2019年4月17日晚上10点多,卢浦大桥宽阔的桥面上车流穿梭不息,一辆白色汽车突然停在大桥道路中间,过往的车辆纷纷鸣笛示意。不久一个男孩突然从车上开门跑了出来,毫不犹豫地从大桥上一跃而下,全程没有看家人一眼。
看到新闻中的母亲悲痛万分,用手捶地的情形,让人十分心酸。而当孩子愤而轻生的原因爆出后,则更让人感慨:竟然只是因为与同学发生矛盾受批评,一时想不开,便选择跳桥。
17岁的少年,花一般的年纪,本应该是最青春、最有活力的阶段。而现实却用这样血淋淋的惨剧提醒所有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提供物质条件、追求优异成绩、鼓励身体锻炼以外,还要警惕心灵培育的缺失,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 (教育学方法)--百度百科
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并增强抗挫折能力的目的。
本来在家庭教育中,如果运用得当,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是锻炼提高孩子潜能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可时下说到“挫折教育”,却是一片喊打之声,究其原因,很多父母曲解了挫折教育,对孩子只是一味的给予“挫折”,却没有蕴含“教育”。
记得还有则新闻,父母让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做挫折教育,让其独自乘坐火车去外婆家,却没有指导好相关步骤,小女孩根本不知道安检流程,进站出站,于是只好站在火车站的进站口哭泣,最后是路人报警才将其接回
还有这样的.....转自网络
我的天,这些父母是不是对挫折教育有什么误解,还是说理解能力有问题,这娃是你们亲生的吗?
挫折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潜能,打击骄傲情绪,真正享受成功过程,适应现代激烈社会。给予挫折,不是打压、不是谩骂、不是轻视、更不是父母偷懒或者宣泄情绪的借口。
掌柜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有一年暑假向家里要求买个手机。原因嘛,也很简单,那时候是零几年,有个手机还是很时髦的事,自己也想有个炫耀一下。说实话,在当时来说,一个手机还是挺贵的,面对购买贵重物品,很多父母此时很容易陷入两个选择极端:要么就直接买了,然后说到你的任务是学习,其他不用管;要么就直接拒绝,理由还是你的任务是学习,其他不用管......
当时我爸的处理方法,时至今日想想还是很成功的,手机是买了,但是有提两个条件:1.下学期成绩要提高5名以上;2.暑假期间要帮家里做事,去卖柑子;
首先我们说说第一个条件,大家工作中对指标量化考核,但对学习上去经常模糊应对,比如考试要考多少分什么的。很多时候考试题难的时候,可能学霸才考90分,你不问原委,只要满分,那孩子心里能没有情绪吗?
而我爸制定的是一个具体的、可执行的目标,前进5名而已,我当然是满口答应。第二个就是帮家里卖柑子,那时候家里有个桔园,往年都是直接批发卖掉的。那年我爸特意留了几百斤,暑假带我去集市去卖。
在这个过程中,我爸不光和我讲解了柑子生长的知识,比如如何施肥、如何嫁接、如何采摘、如何储存等等,还让我知道了家里经济的部分来源,明白了学习机会的不易,更让我提前了解了社会的百态:因为在卖柑子的过程中,我有见到傍晚偷偷使用假币的小伙,有见到趁人不注意往口袋塞柑子的大妈,有见到来收保护费的地痞,有见到送孩子上学买柑子自己却舍不得吃的父亲。
我想,那时我爸肯定不知道什么叫挫折教育,但他肯定希望让我知道,什么叫粒粒皆辛苦,什么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中国传统中有很多朴实的教育方法,可能不花哨、不时髦,但是很实用。
但无论国内的、国外的教育理论,还是传统的、现代的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的基础应该是对孩子的爱,是理解,是包容,更是一种生活智慧。
通过挫折教育,应该是让孩子了解挫折,理解挫折,最后能够面对挫折,从挫折中成长,在挫折中强大。
愿与诸位父母共勉,也与诸位同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