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得早上看报得知,他的一个密友已被逮捕并被控告为行窃商店。泰得十分震惊。 “不可能。警察搞错了,”他对母亲说。“鲍勃和我曾亲如兄弟,只有我相信他没有犯罪。”
想到木心先生说的一段话: “所谓真实感,是个程度的问题。我们接触了解一个人,只触到某种程度的真实感,人不可能被了解 ”。 连泰得自己都说, “鲍勃和我曾亲如兄弟”,那么,只是 “曾经”而已。人是会随着时间的消逝不断演变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 “认识你自己 ”,渐悟,认识自己,都是人生难题,更何况是别人呢?我们的家人,朋友,我们真的了解吗?我们的父母又真的了解我们吗?不然。每个人在不同场合,对待不同人时,都会展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处事态度,因此每个人本身就有几张不同的面孔。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完全为另一个人打保票?nonsense。
简:我刚刚看到,一些证据可以证明阿司匹林可以制止心脏病发作。
珍妮:纯属无稽之谈。我知道这不可能。我叔叔之前服用了许多阿司匹林,但在去年还是死于心脏病。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环球网于2014年发表的相关文章片段:
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人每天服用阿司匹林,认为它可以预防心脏病。然而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26日报道,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日前宣布:三十年前几乎没有治疗心脏病的有效药物,医生们急于寻找任何可能有帮助治愈心脏病的药物。阿司匹林就是那“一棵救命稻草”。并且,当时一些权威刊物上关于阿司匹林数据的片面报道也误导了医生和监管者......因此虽然阿司匹林可以通过溶解血栓治疗一些心脑血管疾病,但是它可能加剧出血,致使斑块破裂,从另一方面加剧了心脑血管疾病和中风的风险。
首先:用量问题需要严谨对待;其次,需要考虑副作用,以及这个副作用与正面疗效的比例。
因此Jenny对待问题的态度是极其片面的,不可取。
现在根据以上所查阅的知识分析珍妮叔叔之死:首先,Jane的叔叔服用了大量阿司匹林,物极必反,即使阿司匹林对心脏治疗真的有效,不加节制地服用,定会产生副作用;其次,要根据个人体质和身体机能来服用药物,Jane的叔叔的身体内部也许本身就对阿司匹林过敏;最后,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时,同时服用了其他药物,几种药物不科学地混合使用,结果可想而知。因此,Jane认为阿司匹林完全无用也是偏见的。
到这里,问题已经逐渐清晰,二者看问题的方式都是“自以为”的,或通过道听途说的方式获取,或是通过身边所见却没有深入分析而得。二者对待知识的态度均是 “轻浮”的,缺乏严谨性。在此结合Obstacles to Knowledge一节,来解决How的问题——对于你的认知水平要持保守态度——任何你并不完全确定时,说出可能性即可。比如用“我认为”或“在我看来好像”表达而非“我知道”。承认无知是通向知识之路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