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11月10日,天气大雾,心情也像被疫情久封下的郑州人,焦躁敏感脆弱低落。回想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但也基本围绕一件事。疲惫不堪,数次调整调整调整。
这一年我不再是傻乐呵的那个女孩了,也没那么傻了,也没那么乐了,只剩下一声呵~
距离2023还有51天,希望犹如新的一年翻篇重来,oh不!时间从不重来,那就继续钟摆,继续咔咔作响罢。
这一年,明白了很多俗气的道理要活在现实,明白了要脚踏实地要靠自己,明白了遇到问题不能逃跑要坦诚沟通,明白了知错不能嘴硬欺骗自己要承认,明白了赚钱不易花钱时候三思后行,明白了要隐藏自己的坏情绪要表现好情绪,虽然这点还不能做到,故而在代价里改正克己。
当然,之前自以为是的认为做人本该坦诚温暖,后来醒悟并非如此,要看到社会的多面性,这一点也是在社会的毒打里幡然醒悟。比如挂在脸上的坏情绪是一把利剑,刺痛自己也刺痛他人,要收起来了以免误伤。想说的话不能直抒胸臆要换个方式表达,方可你好我好大家好。
自己的固有模式固有思维,反向刺痛自己,于是决心做出改变,扬弃,思考,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不对他人飙狠话,不指责他人,不抱怨他人,控制自己的情绪,多付出,多赞美,多理解,多包容,及时调整情绪,不拖延提高效率,嗯,很好,还有呢? 我在梳理自己的想法,但这些好像都是在为别人考虑,为自己呢?把精力回归于自己,致力于提升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呢?做瑜伽拉伸放松筋骨,跳拉丁感受肌肉收缩与速度切换,读书打开新视野开辟新思路,旅行感受不同人生丰富阅历,当然还有很多想做没做的,比如学书法写毛笔字,重拾烘焙做个下午茶增添家庭温度等等。
不断调整,修改,但依然要做真实的自己,比起别人怎么看待我,我更在乎自己怎么看待自己,倘若有一天,我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便像丢了魂,不知道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大学》讲诚意正心,要诚实于自己啊,比起欺骗别人,好像欺骗自己更难。倘若连自己都麻痹,欺骗,那追求的又是什么呢?我尚未思考出答案。
很欣慰,今天打开海灵格的书,其实买了很久了,今天终于有缘打开它,他讲道:“真相若被看到,便是友善的。”你怎么看这句话呢?很多时候真相像平安夜的苹果,被手巧的小姑娘认真打包,精美绝伦,只有打开的人,才能看到颜色的深浅,表皮上是否有磕碰,咬上一口,才知酸甜。当然,每个人的视觉嗅觉味觉又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苹果,也不见得完全相同。无法看见真相,也无法感同身受。唯有自己品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还在书中看到了关于自由的另一种解释,在这之前,我一直很喜欢北岛所说的,他认为“自由是猎人与猎物之间的距离。” 这句话警示我很久。在这本书中提到:第一种自由是愚笨,正如骏马自鸣得意地摔落骑士。他所得到的却是其后更加收紧的操纵。第二种自由是懊悔,好比一个舵手,船只触礁之后,没有登上救生艇,却在破船上苦等,最后随船淹没。第三种自由是洞察,唯有经历过愚笨和懊悔之后,洞察才会来临。就像小麦穗杆随风起舞,皆因它能弯下柔软的部分,故在强风中,方能持久耐受。我又恍然大迷瞪,嚯~自由的另一种解释,很新颖。接下来他又讲:更伟大的灵魂允许很多的误差,但却可以将那些胆敢违反真相的人,轻易地复归原处。而对于那些允许更伟大的灵魂在他们内心思考的人,更伟大的灵魂便会反过来允许他们些许的自由。就像顺水游泳,与流水化作一体,共同的力量到达彼岸,顺势而为之。
很久不读书,但是不可否认读书带来有益的思考。就像那句俗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不是冰冷的手术刀,但却改变心态的模样,作用在脸上,故而相由心生。
告诉自己,如果找不到答案,不必执着执拗,试着读读书,如果还不能那就是读两本,希望自己悟性高些,不必花大量时间在读书,这样就有时间空出来做其他事情,比如看未看完的唐朝诡实录,小阅读带来大思考,让思维通向罗马,从而获得看问题的多种角度,就减少执着的固执,无谓的争吵,从而收获那一句:嗯,你说的有道理的,超凡心态。带着意识总比无意识更容易改变。
倒计时进入2023,想和2022说:再见吧。去遇见未知的自己。
尽情体验吧,倘若生活只有快乐,也显得索然无味。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