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像间谍一样思考》;【美】卡尔森
晚上11点,好友发微信给我,请我帮他参谋一下他现在的状态。因而有了我们之间的这样一段对话。在这段对话里,我没有给出任何意见,而是利用提问诱导,让他自己思考自己的问题。
好友:我觉得我的时间大都用在工作上,然而我并不想让工作占用我的太多时间,但是没办法不去做,所以我现在想是不是应该换一种生活方式,近期特别想换个工作环境,求指导。
若是之前的我,一定会帮他分析利弊,然后再给出自己“自以为是”的意见,然而我意识到,最了解他情况的依然是他自己,所以我采用提问,徐徐诱导。
因此我给出了回答,如下。
我:我没听明白,第一,是你们公司剪辑室是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还是这个行业都是这个样子?第二,换个公司会不会好一点?工作之外你想做什么?3,换个工作环境,你想做什么?
我提出了问题,我的好友也给出了相应的回答,所以我们的对话继续深入。
好友:1.我们公司人少,做的事情比较多,别的公司可能好一点,也不会一定。2.工作之外,至少可以去溜达溜达,读书弹吉他。3,换个工作换个好心情,现在比较郁闷。
好友的回答不仅让我了解了他的状况,也让他自己更加清醒的看待这个问题。但是我依然没有停止,继续抛出了问题。
我:我觉得你可以考虑一下几个问题:1.这个公司能为你提供什么?2.这个公司的成长空间?你还能学到什么?3.你下一个公司,会不会更好,你的期待是什么?
这样的提问,我们的对话还在继续。
好友:1.公司近期发展挺快的,以后可以提供高薪酬高职位。2、成长空间还是有的,以后可能会多动脑,少动手,往编导方向上走。3、下一个公司不好推测,我期待的就是既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迹天涯。
好友回答完这个问题,有些倦意,婉转的道了声晚安。
我知道,思考这样的问题确实很烧脑,但是我还是提出了最后的问题。
我:以后是多久以后。三年还是五年?你愿意等多久?2.成长空间具体是指什么,向编导方向发展具体需要做什么。3、下一个公司有没有意向,观望一下?4、这个工作性质,可不可以达到朝九晚五的状态?
因为我了解,我们大脑对思考的懒惰,不想给他太多压力,因此我又坠了一句话:不用回答。
我的好友回答说他会好好思考的,因此我们结束了这个对话。
我想生活中,许多人都曾遇到别人向自己请教一些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的问题。这时候采用诱导策略帮助朋友,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要知道,做出选择的永远是他们自己,我们只能采取对策倒逼他们认清自己。
同样,对于我们自身也应该常用这种方法,探寻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