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位当妈妈的朋友在电话中向我求助,说上初中的女儿突然和她谈到关于谈恋爱的事情。女儿告诉妈妈,出现了一个比较喜欢的男生,并且那个男生好像对她也有点意思,想尝试谈一场恋爱了。女儿还问她:如果以后选女婿,会有怎样的标准?妈妈心里既好奇又担心,也有一些困惑,就建议女儿要不要找我聊一聊。因为上次这个女孩儿和我有一次比较愉快的对话,女儿也就欣然答应了。除此之外,似乎还有还有一些关于学习上的压力,也想要得到一些开解。据说,女儿近期还因为成绩的问题流过眼泪。于是,我们约好周六找一个时间见面来谈。
到了周六晚上,女儿因为要忙着赶作业,就选择在电话中来和我谈话。一开始,我们打大约20分钟的电话,电话中大概澄清了“谈恋爱”这件事情背后她的考虑、她的意愿。后来妈妈来了她的身边,我们便改用视频的方式进行三方共同对话。对话到期中,母女俩又觉得爸爸也可以加入进来,于是,最后爸爸也加入进来,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在这接近两个小时的对话中,我们都坦诚的沟通,听到彼此的心意,在心意满满中结束了对话。
第一部分,和孩子的单独对话
孩子打电话过来时大约晚上七点过,我们的这段对话大约进行了20分钟左右。一开始,她说很不好意思来说这个话题,但觉得我比较能够理解到她,后来还是很勇敢的跟我提起“想谈恋爱”这件事情。她说她喜欢上了一个比较优秀的男孩子,这个男孩子还专门送了东西给她,感觉就像是在表达心意。她想去尝试一下,谈这样一场恋爱。她说这个男孩子有很多方面和她很相似,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和他在一起的时候会比较放松,这个男孩子还可以帮助她的学习,也可以缓解她学习上的压力。在了解这部分恋爱的期待后,我提议说,好像“谈恋爱”这个词是乎不太能准确的表达你的心意呢?她表示同意。我说:如果你要换一个比较更靠近你的期待的语词来形容这件事情,你会觉得是什么?她说:大概是一个“伴侣”的关系吧!我说:好像这个伴侣也不是通常所指的结婚以后相伴终身的这样一种“伴侣”的定义吧!她说:是的,也不是那种。我又说:那好像是一种“成长中的伴侣”。她表示同意:对,就是“成长的伴侣”。
她说和妈妈也聊起了这件事情,但妈妈没有明确地表达意见,好像也有一些理解她,也没有表示反对。在和她澄清这件事情的期待以后,我也很坦诚地和她聊到之前和她妈妈的沟通概况,以及她妈妈所担心的话题。她也很想知道妈妈的真实心意和态度。我说:在绝大多数父母和成人的角度,我们大概都会担心两件事情。第一,是否会影响学习,影响升学?第二,担心会因为这件事情带来很大的情绪波动,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甚至危及安全。我接着说:大约你的妈妈也是这样的一种心境吧。
这时,电话中的那头,好像她的妈妈来到身边。我就问她是否愿意让妈妈也来参与我们对话,她表示同意。为了更好的沟通,我建议我们的对话改成视频通话。在妈妈离开去另外准备通话手机的时候,她跟我说,特别希望通过我帮助表达她刚刚说的这些真实的想法,让她的妈妈可以清楚了解并理解。我回应了她的这个期待,说可以试试看。于是,我们进行了一次三方的对话。
第二部分,妈妈加入对话
妈妈加进来后,我先帮忙简要回顾了一下刚刚我们所谈到的内容,进行了摘要转述。我一边说,一边征询孩子的意见,向她确认我是否表达准确,以便清晰、如实地呈现我们之前U的对话内容和她的心意。在回顾的过程中,妈妈也加入了她对女儿的一些看见。最后,我着重提出,女儿口中这个“谈恋爱”的词似乎并非我们通常所讲到的谈恋爱,而是有着独特的内涵,而孩子所给到的这个定义是“成长中的伴侣”。我也帮她澄清了这个并非普通意义上的伴侣概念。然后,我们进一步澄清概念。我说:好像有点是“男闺蜜”的概念。孩子说:比男闺蜜好像要更近一点。大概是“朋友之上,恋人未满”。妈妈也几乎和孩子一起说出了“恋人未满”这句话。母女俩默契了一下,都笑了。孩子也确认了这个说法是比较符合她的想法的。至此,我们都明确了,孩子的期待是一个“朋友之上、恋人未满的成长中的伴侣”关系。
接下来,我问妈妈:当你知道孩子的期待是这个样子的时候,你会怎么想呢?妈妈很真诚的回答:其实当听到孩子有这样的想法时,第一反应是惊讶,也有一点欣喜和好奇,觉得孩子是在成长,开始面对新的话题了。但同时也会有一种担心,担心她的情绪因此会有大的起伏,给她带来伤害,也担心这样也会影响成绩。女儿听到后,向妈妈做了一些解释——其实是放松并帮助学习——语气中既有想把控自己生活的愿望,也带着让妈妈可以放心一点的心意。
对话中,我发现关于“压力”这个词在孩子的生活中好像是一种特别的存在,是她一直想去好好面对的部分。包括找“成长的伴侣”这件事情,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意图也是想缓解学习带来的压力。于是,我们把话题转到了关于学习压力这件事情上,孩子很自然地回忆到在上次访谈中她谈到压力构成。她说当时的压力有7分:觉得2分来自自己,两分来自老师(学校),还有3分来自自己的父母。而到经过刚刚的访谈,她再度整理后,发现自己的压力结构有所变化,觉得自己给到自己的压力有4分,来自老师(学校)和爸爸妈妈的压力分别有2分。我问她怎么理解这样一种变化?孩子说,因为妈妈更加理解自己。所以觉得要减轻一点。然后,觉得自己的内心压力都是自己给自己的,因为觉得自己能力上是可以的,但是却没有怎么达到想要的效果,所以会觉得压力会大一些。
第三部分,爸爸加入对话
谈到这里,母女俩彼此间的理解都增进了几分,孩子的身体也开始放松下来,显得没有那么紧绷。这时,妈妈提议到:其实爸爸还有很多的担心,要不要请爸爸进来也一起说一说呢?——在之前的这些对话里,谈到有关与爸爸互动时,女儿的表情会显得有一些耐烦,以及一些抵触。因为是一直是爸爸在帮忙安排学习和进行一些辅导,他们父女俩最近会为了学习的事情有一些争执,女儿也不敢直接跟爸爸去坦露关于“谈恋爱”这件事情——但当听到妈妈这样的提议,女儿虽然显得不耐烦,但是还是说:那好嘛,就让他也来谈一谈吧。
于是,妈妈就走出房间去叫爸爸进来。爸爸说他喝了一点酒,但还是来了。妈妈对爸爸说:没关系,你来听一听,让老张帮忙沟通沟通,听一听女儿有什么想法。爸爸进来前,我征询女儿的意愿:是不是还是像跟妈妈一样,先去帮你做一些表达呢?她赶忙点头表示同意。
爸爸进来时,还有些腼腆地说不好意思,又说: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来面对这些事情。这时候,女儿把手机镜头推向了爸爸的那方,让我有机会和爸爸面对面。于是,我又把刚才我们的谈话内容简要的回顾和综述一下,也特别谈起了女儿理解的有关学习压力组成部分的变化。这时候,爸爸很真诚地对女儿说:“关于学习压力这部分,我想说清楚一点。其实我心里是有一个底线的,就是在年级的排名不掉出xx名。而你现在的水平其实远已超过了这个警戒线,所以你不要太担心,爸爸是相信你的。”爸爸很真诚的去讲到这个部分。他又说其实相信女儿的能力,也建议如果女儿可以在数学方面多仔细一点,估计还会更好一点。“只要你在爸爸所设想那个底线之上,我们做父母的就很安心了。”
爸爸说这是第一次给女儿讲到关于这个底线。我问女儿:当你听到爸爸这样说的时候,你的感受如何?女儿没有直接回答,但看了看爸爸,又点了点头,看起来又轻松了一些。然后,我们又讨论了关于“成长的伴侣”这件事情。爸爸也差不多持有跟妈妈相同的看法。然后,他特别表达了一点:“不希望你因为只是自己的想法,而那个男孩子却没有,这样会让自己失望、伤心。爸爸不希望你伤心,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更快乐,不受伤害。”有了这样的表达,我看到女儿就更加的放松了,看爸爸的表情也更加柔和了。我再问女儿听到爸爸这样说的感受。她点点头,说:这样可以更理解爸爸和妈妈了,自己心里面也舒服多了。我继续问她:现在,会怎么去看自己的压力组成呢?有没有一些变化?她说:现在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又减了一分,没那么大了,同时,来自爸爸妈妈的压力也减了一分呢。我说:好像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和来自爸爸妈妈的压力有同步的变化呢。她说:是的。听到爸爸的底线,就会觉得自己也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了。而且觉得自己也是有能力的,只要再努力一点,可以决定好自己的事情,把成绩提高一些。然后,她也说:这样更安心了。觉得爸爸妈妈是自己的坚强后盾,自己可以依靠着他们,勇往直前。
结束部分
我邀请他们一家人轮流说一说今天的感悟和收获。我让妈妈先来,然后是爸爸,女儿最后说。妈妈说:今天的氛围很好,女儿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自己也更多地理解女儿了。爸爸说:好久没有这样给女儿坦诚的交流了,把该说的话都说出来了,觉得这样的沟通很好。最后,女儿说:好像压力会小好多了,没那么困惑了。我问:带着这样的思考继续往前走,你会想怎么做呢?她也说了一些自己的打算。
我也向他们一家人表达感谢和祝福。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会有一些触动,觉得他们一家人这样的真诚表达特别珍贵。希望这个发生会成为孩子成长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而这个夜晚,会成为他们家庭时光中一段珍贵的回忆。
感悟和反思
首先是敬佩这对夫妻,面对女儿步入青春期,虽有无措,但会带着爱慢慢去理解孩子,尝试靠近孩子。既有担心焦虑,也有对成长的一份期许,充满耐心以及智慧,这实在是很不容易。【或许,读者朋友还可以从这对夫妻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呢,可以思考思考。】
其次,青春期这样一个狂风骤雨的巨变期,实在是需要被父母看见,被父母看见的孩子是幸运的。愿意和父母分享的孩子也是值得欣赏和鼓励的。那些浮在面上的青春期议题,比如所谓“早恋”,所谓“叛逆”,等等,不过是生命成长的一种呼唤,一种宣示,甚至一种呐喊。
再次,便想到家庭访谈中一些思路。如果创设一种真诚平等的氛围,让每个成员有机会好好表达自己的内心,再引导出一种见证式的支持性对话,家庭的沟通和融合就会比较顺畅了。
后记:
凌晨12点,爸爸给我发来一条讯息,说又和女儿谈了接近一个小时。我们有了这样一段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