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天 2017-09-19 多云间阵雨
今天,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大家介绍关于家庭教育的两个理念和一个模式。
第一个理念:关注正向
我们很多人传统的思维模式是“关注问题”。当事情发生以后,我们关注的是:发生了什么问题?什么地方发生了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问题的发生?
“关注正向”的思维模式是,事情发生了,我们要关注的是:
既然问题已经发生了,那么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呢?哪些地方做得相对好一些呢?这些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怎么做到的呢?如果想要再好一点,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举个关于孩子考试成绩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你的孩子期末考试得了98分。当孩子把答卷交到你手中的时候,你最关注的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会这样说,怎么错两分啊?多可惜呀,差两分就是满分呀。来叫我看看是哪里错了?是怎么错的?是不是又马虎了呀?
你放着已经得到的98分不去关注,却关注那已经失去的2分。
孩子心里会说,我考了98分,我容易吗?对于那些心理容易受伤的孩子,他会想,是呀,我怎么又马虎了?我怎么这个好马虎呀?我怎么改不了这个坏毛病呀!孩子所产生的情绪是自责,是后悔,是自我否定。是负面的情绪。是对考试和学习的恐惧和厌恶。
这就是关注问题的思维模式带来的后果。
那么,“关注正向”的思维模式,会怎样处理这样的事情呢?
哎哟,真不错,你考了98分呀!你平时是怎么学习的?在考试的时候是怎样做的,发挥得这么好?
这样的问话,会引起孩子什么样的思考呢?他会想到,平时学习是如何的努力,是如何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如何预习,如何复习,考试答题的时候是如何地认真。
如果再问他,你想不想得满分呢?要想得满分应该怎样做呢?
孩子就会构想,对失去的这2分的补救办法。比如:我再认真一点就行了,或者是,我只要多背一个单词就行了。于是,他就会期待下次考试,期待怎样去得满分。
孩子的情绪是:是自信,是喜悦,是自我肯定。他会告诉自己,我很努力,我很认真,我是有能力得满分的。他心里充满的是正能量,是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和动力。他期待下次考试能得满分。这样的孩子怎么会厌学呢?
也许会有家长说,我的孩子只考了80分呀。那也要关注正向,你是怎么做的,能考到80分?要想考81分,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
还有家长说了,我的孩子考了58分,不及格。关注什么?还是关注正向。
这个成绩差两分就及格了呀,只要两分就行。好好看看卷子,从哪些方面提高两分最容易呀?具体怎么做就可能增加两分呢?怎么做,就能够保证增加两分呢?
其实每个事件中,都包含着大量的正向信息,只是我们的习惯于从负面看待,而把正向信息给忽略了,整天看到的都是问题,不足,不如意,这正是我们觉得生活“糟糕透了”的根源。
关注问题是和关注成绩,会带给人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影响。
这是我给大家介绍的第一个理念:用积极的思维模式,关注正向,关注成绩。
第二个理念:关注解决
传统的思维模式是,遇到问题先找原因。还要分析主观原因一二三,客观原因一二三。认为只要找到的原因,就能够解决问题。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即便找到了原因,也不可能从原因着手去解决问题。
比如,一个刚上班的年轻人,性格怯懦,内向,在人面前基本不敢说话。我们去深挖形成这种性格的原因:
上大学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
上中学的时候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没有。
上小学的时候受到了什么的打击?没有。
上幼儿园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刺激?没有。
最后发现,是小时候父母对他的要求特别严,不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要事先得到父母的许可,否则的话,就会受到严厉的训斥,最终形成了这种怯懦、内向的性格。
原因找到了,怎么解决?能回到小时候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还是只能在现实的基础上,去想办法增强他的自信,改变过于怯懦和内向的性格。
在实际生中,还有很多问题,是很难找到的原因的。如果一定要找原因,就会像“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纠缠不清。
举个例子(略)
所以呀,有时候找原因,这不仅不能快速解决问题,还会把问题复杂化。到最后,还是要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就象刚才的例子,要么先买空调,要么先买冰箱,要么空调冰箱一起买,要么空调冰箱都不买。那么为什么不能直接去解决的办法呢?所以,遇到事情不要过多地纠缠原因,不要过度地纠结过去。讨论问题只能带来更多的问题,关注解决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这是我给大家介绍的第二个理念:用积极的行为模式,关注未来,关注解决
第一个理念:关注正向,关注成绩。第二个理念:关注向未来,关注解决。概括起来说,就是八个字:关注正向,关注解决。
这两个理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在很难。但是如果你真正的用这两个理念去看待事情,去解决问题,去和孩子沟通和交流,你会发现,孩子真的没有那么糟糕。孩子真的会很快向好的方向发生变化。
举个例子吧。
比如,我们如何用“关注正向”的理念看待孩子的成绩。
考78分。还不错呀,差两分就是优秀了。
考62分。还行,最起码及格了。
考58分。再有2分就及格了呀。
考最后一名。只要稍微努力就可以超过一个人呀。
,如何用“关注解决”的理念来解决问题呢?
你的孩子考了58分。你可以和孩子说:还不错呀,还有两分就及格了呀。来来来,我们分析一下你的卷子,看从哪些方面最容易再得两分。是算题,还是填空题,还是判断题,还是其它的什么题。题型找到了,我们再来看看这些题考的是什么内容。是哪一课的内容,是需要理解的,还是需要记忆的。先把这一题弄会。再接下来,这一课当中还有哪些和这个题类似的知识点呢?让学生自己找找,找出来以后,让学生当个老师,这个知识点,你是出题的老师,你会怎样出题呢?还能不能变成其它的题呢?有这么三两题练习的,孩子不就及格了?然后再和孩子讨论:怎样把这样的方法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呢?你准备从什么时候开始用这样的方法呢?你准备怎么用这些方法呢?
这样与孩子交流,保护了孩子的自尊,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明确孩子的目标,制定了提高的计划。下一步就是落实了。
就是说,当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以后,最重要的不是生气、发怒,而是要找到解决的方法。孩子考58分,你把他批一顿,就是把他打一顿,能变成60分、80分吗?要想变成60分、80分,还是要找到让58分变成60分、80分的方法呀。生气是没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重要的。
在这里,我还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引导孩子自我成长的模式:
目标-资源-一小步
这个模式的核心意义是:让孩子给自己确定一个努力的目标,和孩子一起充分发掘孩子自身的动力,鼓励孩子开始行动。
先说目标。
目标,是一个人愿意为之付出而在未来实现的愿望。没有追求,没有目标,就会失去动力。确定目标要把握几个要素。一是自力可成。即通过个人努力可以实现,否则就失去了意义。孩子这一次考到了第30名,你下一次要求他考到第一名,那是不现实的。二是可量化评估。比如练习50个字,背诵某一段文字,做15道数学题等,一定要具体。“把字写好”,“专心写作业”都不是具体的目标。“把字写得都像这个几个字一样”,“用十分钟时间把这三道题全部做完并保证正确”,这样才算是一个目标。对于三是要有时限制。即要在某一时节点或某一时间段内达成目标。四是自我期待。当这个目标由孩子自已确定的时候,目标会成为孩子的动力 。当这个目标是家长为孩子制定的时候 ,这个目标就会变成 孩子的压力。
再说资源。
这里的资源指的是孩子为了向目标而采取行动的动力。只有目标没有动力,目标就永远只是目标,不可能成为现实。那么促进孩子努力行动的动力 有哪些呢?
一是经验。过去成功的经验,是孩子最大的动力源泉。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来挖掘孩子的动力。
二是例外。你说,我的孩子成绩 一直不是太好。那就寻找 例外 。这里的例外 ,指的是从过去孩子做的比较好,或者相对比较好的时候。比如说,孩子的各科成绩只有六七十分,只有语文考了八十多分。我们就可以把语文当作例外,来和孩子讨论:你是怎么学习语文,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成绩?还有呢?还有呢?这些方法有哪些还可以用到学习数学的呢?如果把这些方法用到数学上,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通过对例外的讨论,孩子会发现,原来我是能行的,我是可以做到的。从而对下一小的行动确立信心,增强动力。
三是对未来的期望。我们可以这样和孩子讨论:如果 实现了这个目标,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你会对自己怎么说?你希望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为自己庆贺?走路姿势、说话的语气会有什么不一样?类似这样的谈话,会增强孩子对实现目标的期望程度,也就会增强孩子行动的动力。
四是重要关系人。我们可以这样和孩子讨论:如果实现了这样的目标,谁会最先发现呢?他会怎样对你说呢?你希望他会对你怎么说呢?你们之间的关系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呢?重要关系人,对孩子的影响其实是很大的。只是很多时候被我们忽视了。关于这一点,每个家长回去以后,都可以细心地试一试。
此外,还有其它的资源。
小贴士:今天家长课堂的内容对你有什么样的启发?你有什么样的打算?你打算从什么时候开始落实你的想法?想象一下,你的想法得以实现,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