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B站上看到一个视频,标题是“为什么弹了这么多年吉他,水平仍然在初级阶段徘徊?”
这个疑问,其实在我的脑海里盘旋了很多年。
每当我想弹唱一首新歌,不会自己编排和弦和指法,只能去找别人制好的曲谱时;每当我想不看谱弹唱一首歌时,却发现死记硬背了很多遍的谱子,依然记不住的时候;每当我在B站上看到许多吉他琴友,在指板上飞速地变换着和弦,右手不断地展示着我不会或不熟练的演奏技巧时,这个疑问都会不失时机地浮现,不断地拷问着我。
我最初学习吉他,是在2004年的暑假。那一年我参加完高考,在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想着利用这难得的自由时光,去学习一门自己喜欢的乐器。于是,我选择了吉他。
一个星期一节课,一对一教学。一个暑假的时间,我基本上学完了入门课程。已经能够看谱弹唱一些简单的歌曲,也能用C大调音阶弹奏一些单音的独奏曲。但当时老师没有教我五线谱,这让我在弹独奏曲这方面的水平几乎为零。也让我养成了过于依赖六线谱的习惯,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
九月份开学时,我就带着我那把150块钱的“烧火棍”去上大学了。其实现在想一想,还真是可笑。如果我能够穿越回去的话,我再怎么说也得买一把千把块钱左右的入门单板吉他。像那种几百块的合板琴,用的都是非常廉价的木材,最显著的缺点有两个:一是音质差;二是弦距高,手按着特别累。
所以对于吉他入门学习者买琴的建议,就是在经济可承受范围内,尽可能买好一点的琴。一把单板吉他,无论是音质,还是手感,相较于廉价的合板吉他,都有着不小的提升。
我那时竟然都不知道有调音器这东西,而合板琴也非常容易跑音,真不知道我当时是怎么拿这样一把琴,弹了一学年的。
现在想来,入门时的老师,真的是非常重要。教我的这位老师姓董,会好几门乐器,还教人说相声,演小品,委实是个全才。这让我想起了一些乡村小学的老师,一个人教语文、数学、体育、美术、音乐,真是不服不行。
但会的多,也可能导致老师会而不精,且对于吉他这门乐器,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敬畏心理,感觉上比较随意。这位老师没有按教材教我,每次上课都是即兴给我传授知识,上课的内容和课后的练习就记在一本作业薄上。
这也导致我学到的知识,零散而杂乱,根本没有逻辑性和系统性,不得不说,为我以后自学时水平很难继续提高,埋下了伏笔。
大一的暑假,我又在董老师那继续学习,达到了初级水平。这应该也是大部分吉他爱好者所能达到的水平,能够看谱弹唱一些初中级难度的歌曲,常见的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大七和弦、小七和弦,都会抓,和弦的转换基本流畅,右手的伴奏型除了“53231323”,也会一些其他的伴奏型,基本的扫弦节奏型也能够掌握。
但是,老师仍然没有教授五线谱,也没有教独奏曲的演奏。这让我在很长的一个时间段内,甚至都不知道,一首吉他独奏曲的音符,是分为旋律声部和伴奏声部的。
在这位老师那里上完这个暑假后,有十几年的时间,我都没有再找老师进行一对一的学习了。我进入了一种自主式学习,买了一些吉他类的书籍,自己边学边练。那时的互联网还没有今天这么发达,找吉他谱和视频学习资料,也远没有今天这么方便。
我就这样,以一种低效率、低效果、低水平的方式,去自学吉他。乐理这东西,老师没怎么教过,看上去又那么抽象、复杂,不学;E调、A调的和弦按着太费劲,还是C调和G调按着舒服,用一用变调夹就行;复杂和弦按着别扭,还是按简单的和弦吧;五线谱视奏太慢,还是六线谱看着直观……
我这样的一种学习状态,和这个视频里UP主讲到的基本上完全吻合。我看了下评论区,感同身受的也有很多人。不少人的情况就是,上了一天班回到家里,吃过晚饭后,拿起吉他弹唱几首自己喜欢的歌,记得唱到哪里,抓哪个和弦,右手弹一弹简单的扫弦节奏型,能让自己心情愉悦就够了。
至于说和弦为什么要这样编配,如果转调的话怎么弹,如果完全重新进行编曲应如何编曲,则完全没有想过。
2017年初,我在合肥找了一位老师学习古典吉他。那时,我忽然对古典吉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跟一位专业的老师系统学习古典吉他。
老师的岁数并不大,只比我大一岁,某音乐学院毕业,本职工作是附近一所小学的音乐老师。我有一位初中同学,是钢琴老师,本职工作是三中的音乐老师。一般的乐器老师,情况都差不多,本职工作在学校,课下做兼职教课。
这位老师虽然年纪不大,但上起课来一板一眼,科班生的专业性展露无遗,这和此前那位“野路子”的老师风格迥然不同。所用的教材是《卡乐卡西古典吉他教程》和《中国古典吉他考级曲谱1-4级》。
我当时报了20节课,每节课80块钱。当时学完之后,我其实还想继续学习的,但我女儿在8月份出生,无奈只得中断。后面的两三节课,有些匆忙,老师教得比较快,我勉强达到了2级水平。
在女儿出生后,在合肥基本上就没有时间去上课了。老婆此前喜欢画画,还报了一个班,为了女儿,也很久没去上过课了。
今年年初,看着女儿也大了,我就在肥东某琴行,找了一位吉他老师。因为在合肥的话,我肯定没有时间去学的,就只能在肥东找。虽然肥东老师的水平肯定不如合肥,但也没有办法。
人生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你明明知道孰优孰劣,却只能退而求其次。
我找的这位老师,看上去五十多岁,两鬓已有些斑白,属于名副其实的老教师。他和我聊起他年轻时学吉他的情景,吉他品牌单一,最有名的就是“红棉”吉他,那时的琴弦一块钱一根,能用大半年。
我现在的水平已经不属于启蒙阶段,再加上这几年物价上涨,我的课时费是100块一节课,现在已经上完了六节课。用的教材是《弹吉他就这几招》,据老师说,这本书兼顾民谣和古典,比较实用。
这本书还是我上大学时,一位自学吉他的同学送给我的,一直放在家里的书橱里吃灰许多年。现在重新拿起来,在老师的帮助下,温故而知新,又学到不少新东西。目前学到第十课(总共十二课),高把位音阶和换把。
和之前那位年轻老师相比,老教师的特点是经验丰富,教学方式灵活,不太拘泥于课本。就选择的教材来看,这位老师应该是民谣和古典都教,弹唱和独奏兼顾。而之前那位年轻老师,只教古典,20节课全是独奏,没有一首弹唱。
其实我个人觉得,作为普通的吉他爱好者,最好民谣和古典都学一学。弹唱和独奏,可以互相补充,互相调剂,不至于只专注一种而觉得枯燥。
B站上可以搜到很多的吉他教学类视频,尤其是乐理知识方面,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技术水平能不能进阶,能不能弹复杂的曲目,以至后来的SOLO、即兴演奏、编曲和扒带,及最终的真正享受音乐,最关键的就是乐理知识的水平。这也是我们普通爱好者,和科班生差距最大的地方。
其实,乐理这东西,它的内核与数学殊途同归,都是非常精妙,非常具备规律性的东西。好在一直以来,我的数学水平都很不错。
最近在看B站上的一套免费的乐理知识课,讲得非常不错。目前在学习和弦,了解了什么是增三、减三、大七、大小七、小七、小大七、九和弦、挂二、挂四等等。
各种音乐风格,我也在有意识地去接触一些,去感受每一种风格的特点,如:乡村、民谣、朋克、爵士、布鲁斯……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耳朵是感受音乐的唯一途径。
音乐好不好听,耳朵永远不会说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我们学习一门知识能够持之以恒的最大动力。
2024年,愿我能以“空杯”和“归零”心态,重新且系统地学习吉他,学习乐理知识,成为一个真正能够享受音乐、领略各种音乐之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