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听说北师大要启动“中国脑计划”,高兴的同时也在思考一个问题:脑神经科学领域发展之快,我们对人类大脑了解的愈发透彻,自圆其说的一些心理学理论在一点点被证实或被质疑或推翻,显然令人激动。但就像黎明或黄昏时那层柔和的光线,美和幻想在朦胧和神秘之中,一旦太阳升起或是落下,万物显形乏味。所以我要抓住在一切都还没那么明晰之时的神秘和朦胧感,尽情浪漫和自圆其说。哈哈哈哈哈,因为也许到那时,大家的语言是这样的:我遇到了一个让我产生化学反应的人,初步预测多巴胺、苯乙胺和后叶催产素还能自产自销900天。
今春时从《到灯塔去》的明亮读到暗淡,后再没读什么小说。今年读了太多所谓“有用”的书,但心里也明白,从一个门类读一个门类,到头来也读不出什么,而文学艺术,恰是给我们从狭隘的一个门类中跳出来去看到本质的途径之一。本质是说,原理、人性和规律。现在想想看,所谓“有用”的书籍、信息不过是缓解现代人的知识焦虑罢了。年末重拾“闲书”,先是《北京折叠》,不佳,早早放弃。后是阿乙最新长篇,文字依然那么好,魔幻的意味少许些,内容还有待观望。看得出,这将是一个作家写作的新阶段。
关于家庭中的仪式感。我以前有位家长,会和自己的先生、一岁半的女儿一起从家中去接刚上完课的儿子回家,每次一家人和其他人问好和再见的笑容足以打败世界。在旁的我,也被这份幸福感染。家庭中无小事,彼此出门前的一个吻,睡前的晚安,重要节日的礼物,生日,甚至结婚纪念日统统一样重要。人类意志力不足,一年两年爱和感激的话还挂在嘴边,老夫老妻就不容易了,习惯有时候也意味着平淡和无趣。仪式感则告诉我们,爱是频率,爱需要被提醒。
读到一篇新闻讲岛国新产业「提供完美的人际交往服务」,租一个人到你身边,演你所想要的所有的戏:恋人、夫妇、儿女、朋友……付出的仅仅是金钱代价。好好玩,不过散戏后的失落感应该还是没办法被弥补?《Truman Show》中,尽管楚门被全世界尬演,他依然要从幕布制成的“天空鱼肚白”前绕过,勇敢的逃到现实中去。虽然现实中有不完美、失败,但楚门不愿活成假人,他要心贴着大地。这产业像是大脑不再自产内啡肽这种快乐的物质,靠着毒品供给快乐,正如自身爱的匮乏,才催产出“演我爱你”。是不是人的悲哀之一?
你说,对当下的我们来说,是不是时间最公平?前段和朋友聊起“睡不起觉”这类话题(此处请不要有歧义),假设是在每人时间均公平的大前提下,你用你所拥有的两个小时拿来睡觉,而别人用那两小时来读书或工作,日积月累,睡觉的时间成本就变大了。更多人以生存焦虑驱动着去工作和学习。不是说疯狂工作和学习不好,我也经常一不留神就滑进二者的深渊。只是说,暂停后的独处、沉淀、和他人之间的爱、和世界亲近,同样重要,有时候也要提醒自己区别于工具,而是一具活生生的肉体。
一个喜欢的自媒体发文章问大家,如何看待付费知识平台?我说,像是我们在买快速药。不可否认,这是现代最优化的学习方式,通过大量信息轰炸改变认知,把自己原来的level往上推一推,也没什么不好。那同时我们丧失的是什么?读经典的能力?还会有人重拾《奥德赛》这样“慢而无用”之书吗?服下“未被淘汰”的药,服下佛系自嘲的药,用昂贵并无卵用的化妆品,服下保青春的药……在这种假设之下,也许思想需要快速药,而心灵需要慢速药?心灵与纯美事物这种慢速药相遇时,内心柔软至极,自我显现,无比真实。
有时候我在想,人与物件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两年前在旅行中买到过一个尼泊尔挂牌,极喜欢,去年又在旅行中遗失。每每看到它的照片,甚是怀念,无法摆脱自己想要占有的心。
上图的杯子是在别人家偶然遇到了,我想这样的关系蛮不错,我欣赏,观望,但不占有。
有次朋友聊起她的同事,说此同事说话太直,不会搞关系情商太低。我说,那你喜欢他吗?她想了下说还挺喜欢的,因为他确实专业能力强,说的话也没错。这让我想起有句话说,都中年了还活的像个少年,一定不容易。我们时常会矛盾,既想要听到真相,又希望真相被蜜衣包裹。世间圆滑的人多你一个也不多,人人为了自身的“清白”,清白是说,为了不让他人讨厌你,而不做实际上正确的事,不发声不会被攻击,不做事不会做错事。但我想我们私底下爱的,还是那些棱角分明可爱的人?有时候想,挣脱这身皮囊后,人不知道要自由洒脱多少倍。
昨日返乡,车厢内混合着瓜子电视剧的声响,以及,胃部酸涩,这让我头晕不止。迷糊中突然看到自己,在与亲近的人相处时,脑中所想到用语言表达再到行动,相差的时间太久,也因为此错失了很多运气。希望自己能变的更勇敢和多表达些。
-END-
尼摩于2018.2.9,新的一年就要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