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在网上做了些关于教育类的问答,本来打算写一篇讨论“自尊感”的文章,不过偶然看到一个关于:当面破坏孩子玩具(有意的),对孩子会有多大影响?这个问题的下面,居然有1000多的回答,很多人都回忆了自己幼年的类似遭遇,表示了对自己的影响,可见这样的事件真是经常发生在家庭当中,而且相当的普遍。就这个话题说说自己的想法。
破坏孩子的玩具就能听话,是爸爸妈妈们的杀手锏!
很多家长都是因为孩子做了些不该做的事,范了些家长认为的错误,而教育了也没什么用,就用直接当面毁坏玩具这样有冲击力的方法来惩罚孩子,用以警告,用句俗话说就是:杀一儆百。然后大多数情况中,孩子并没有范什么大错,只是正好触碰了家长的某个神经反应,一下子爆发了,这个过程一般会有几个现象。
1、父母是带有情绪的,有的甚至还有语言上的打击言辞犀利;
2、父母对于玩具的概念是认为我买的,所以我有直接支配权处置权;
3、父母会强行的甚至于用抢夺的方式从你的手中或个人空间的中拿到;
4、父母会刻意用一些意想不到的手断当着你面破坏你的玩具;
5、即使在你表达恳求时,也决不停手,必须让你看到后果的严重;
如果是爸爸这么做,说白了就“你老爸要让你知道跟我作对我有的是办法让你好看!”而做所有这一切的目的就是让你“改过自新”,如同我另一篇文章《斑马线上,小学生90度鞠躬致谢的司机如果是你!》中提到贿赂型、权威型父母一样,不过用到这一招的父母,显然前面两种方式此刻已经失灵了,必须用上杀手锏。可以说,通过上面这一系列的行为,最终都能达到目的,甚至一劳永逸。
这个大招真的很“管用”,因为孩子一定会屈服的,对孩子来讲可能代表着成就感的自制玩具车,可能代表着梦想的皮球玩具,也可能代表深厚友谊在家人不在时陪伴自己多少日日夜夜的小兔子玩具在自己的前面被消灭,那种无助与失望是人的本能,而这一些在父母眼里不值一提,很多评论中提到成年后再问到自己的父母,他们根本没有印象发生过这样的事。
对于孩子来讲,有的玩具是永远无法替代的
记得很早之前听过一个故事,大概是讲一个孩子脾气很坏,父亲让他用钉子订木板最后改变了他的情绪,但木板上的孔是永远无法消除的,也就是就算你犯错道歉了但伤害还在那里。
在大人眼中,玩具是自己买的,不会考虑孩子对于玩具的情感,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玩具家长可能是无意搞坏了,而对孩子说:再给你买一个新的时,孩子并不会停止伤心和哭泣,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无理取闹、小题大作,甚至因为这样的事来训斥孩子,没有认为自己有什么不妥,其实是因为没有了解到孩子的情感反馈,可参考文章《90%的父母没注意,但却是一定要有的能力!》。这本是每个人都有的能力却因为一次次家长不顾及孩子感受而造成的情感麻木。
在评论中,看得出很多都是成年人了,他们能回忆起当时的很多细节,包括那时的心情,纵然现在也过着正常人的生活,但那段经历在当时毕定影响巨大。所以当他们大了,不再人有管了,就开始变相弥补当初的缺失,而与父母情感的裂痕将伴随他一辈子。
善待孩子的玩具,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
在电影中经常有这样的桥段,主人公看到父母还保留着自己儿时的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但自己很喜欢的物品时,所有美好的回忆也都回来了,所有的困难也就克服,但这绝不是夸张的表达,对于幼年时的情感这些玩具物品都是价值的,所以请善待孩子的玩具。
作为父母必定要先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管在外面有多么的不如意,当走进家门时,请只把温和友善的情绪带回家,教育孩子的方法本来有很多种,真正的教育,不是让孩子顺从而是启发他们,不是让孩子害怕而是帮助成长。与孩子一起玩玩具,已在当今成为西方国家做为亲子互动研究的专门课题。
最终让孩子变得更好!要记住,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人来看,我们只是孩子的向导。
----365天训练营第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