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苗苗并不是我的真名。
读高中的时候,有天我妈妈的同事们到我家打麻将,带了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稍稍敏感,漂亮乖巧。大人们在阳台上打着麻将,让我陪她玩。作为一个半大的青春期别扭的孩子,我并不知道要怎么跟一个这么小的孩子玩,也不知道要跟她聊什么。半响我问她,你叫什么名字啊。她说,我叫苗苗。然后凑在我身边,一边随意的摆弄着玩具,一边开始绪绪地跟我说话。她告诉我她妈妈很凶,有时候会吼她,爸爸也很凶,有时候也会吼她。说的别的什么不记得了,只记得我听着一个小女孩稚嫩的倾诉,心里有些感同身受的心疼,也一边心里觉得,苗苗,真好听的名字啊。
晚些时候,她爸爸来接她先回家,站在门口大声地叫她,苗苗,回家了。苗苗放下手中的玩具,蹬蹬地跑过去牵着她爸爸的手走了。那是一个看起来粗枝大叶又稍显暴躁的男人,可大声地叫着苗苗,也没显出有多凶的样子。
我心里想,苗苗,这个名字真好听啊,再凶的人叫起来,似乎都有温柔宠溺的样子。如果我有个女儿,我要叫她苗苗。
可是渐渐长大,我明白我并不想生个孩子,也嫁了个并不那么想要孩子的老公老王,我们一拍即和地决定不要孩子,当丁克也挺好。但是有时候还是会幻想下,如果我有个女儿,叫她王苗苗的样子。
现在,王苗苗是我的网名。
其实我说自己是丁克可能并不太准确。“丁克”本来是从英文“DINK”来的,是“Double Income No Kids”,即双收入不要孩子。所以作为一名家庭主妇,其实我并不能说自己是丁克。但是在国内,现在丁克主要是指不要孩子的夫妻,好像并没有人认真计较是不是夫妻双方都有工作或者收入。而且用“已婚但是现在及以后都不打算要孩子”来描述我们也太复杂,我暂且称自己是丁克吧。
我和老王恋爱一年结婚三年,经常有身边的朋友同事长辈问我们什么时候要孩子。老王并不太好意思直接表现的与众不同,只是搪塞说,养孩子压力大啊,养不起啊。我问老王,如果我们现在非常有钱,家财万贯,你想要孩子吗。如果恰逢老王打游戏,他会随口说,生个玩玩也行。再问生了干嘛。他说,我可以跟他/她打游戏啊,可以教他/她我会的东西啊,还可以吼他/她说“去,找你妈去”。我在心里嫌他幼稚。但是更多的时候问他,他会想想说,不要,小孩子很烦的,老哭,闹,不能沟通,还喜欢到处乱画。我两岁多的小侄女在我家玩时,趁大家不注意,把白墙当白纸,画了一些抽象的、乌漆麻黑的道道。他耐心地说不能在墙上画画只能在纸上画之类的教育了半天,结果不久在米色的沙发扶手上又发现一条黑黑的长线。处女座的老王非常沮丧,说,如果生个孩子,一定要送回你妈或者我妈那养,长到四五岁能沟通了再接回来。
老王不喜欢五岁以下的小孩,不能沟通不能讲道理。我跟老王不一样,我喜欢五岁以下的小朋友。不,最好三岁以下的。软软的,萌萌的,小小的一个人,做什么都可爱。如果生个孩子可以永远不长大,也许我会考虑的吧。可是孩子,总是要长大的啊。
我有仔细的想过为什么那么不想要孩子。
从经济方面来讲,老王的工资不高但是也不低,如果不要孩子,我们俩还是可以相对轻松地生活。当初刚在一起时,老王的工资还很少,我们俩个人都上班。晚上下班坐地铁回到家已疲惫不堪,有时候再加下班。做饭是没有力气的,可是吃什么呢?中午在公司吃快餐,晚上回去还吃快餐吗?看起来是件小事,可一天三餐到底是重要的事情。吃不好这件事直接剥夺了我们的幸福感,让我们觉得是在捱着日子,而不是在生活。商议后决定,我在家工作,顺便做饭。近来我本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工作因为各种原因停掉了,我彻底成了一名家庭煮妇。但是老王在我们在一起一年后跳了槽,收入涨了不少。如果养孩子的话,压力会有,但是也不是不能养,毕竟好多人也是这么过来的。
从家人支持方面,难得的我妈和我婆婆都有真诚地表达过想要帮我们带孩子的愿望。
但是我就是不想要个孩子啊。
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特别厌学的人。小学时还好,毕竟简单。到初中的时候,就开始严重偏科,数学和物理已经听不懂了。到高中的时候,已经彻底听不懂了数学老师在讲什么了。也许不是真的听不懂,只是因为不感兴趣,所以很排斥。无论是听讲、做题还是测验,对我来说都是种折磨。如果一直以来我都是个成绩偏差的学生也就罢了,老师家长抑或是自己,都不会有太大的期待,压力可能还小一点。但是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我是个很会考试的人。平时测验的时候,数学别人考120多分我只能考90分,可是一到大考,很难的数学题目,别人都只能考90分的时候我考120多分。可我觉得平时我是绝对不会做的啊,平时看到那些题目我都焦虑地想死的啊。慢慢的,已经不只是数学,政治地理化学历史,甚至我擅长的语文和英语对我来说也成了极大的困难。平时别人看起来不是背书就是做题,只有我,像一头困兽,焦虑迷茫不知所措。
高二的时候实在太痛苦,我无法忍受每天看着那么多题目不感兴趣也不会做的压力,于是有一天跑去跟班主任说想转去考美术。考美术不需要每天做那么多题,不需要那么高的文化分。班主任听完我的想法,一方面委婉地表达了考美术要从小学起,另一方面说,你成绩那么好,考什么美术啊,考美术的都是成绩不好才去的。我跟班主任说,我成绩一点也不好,每次考试考的还不错都是运气。班主任说,一次两次考的好是运气,次次都能考的好,那还是运气?
想转去考美术来逃避学习的方法失败了,于是我开始在压力太大时逃课,但是到了校外,想着都在学习的同学,心里充满了罪恶感;跟好朋友策划离家出走,未遂;痛苦地想着要不要去死一死,于是去看了心理医生......折腾成这样,好歹我以比一类线多十分的成绩进了所一类大学。
可要让我再重新经历一遍这种劫难,哪怕是陪着我的孩子,不,看着我的孩子经历一遍,我也打死都不愿意了。更何况,现在孩子的竞争已经更激烈了吧,从小学就开始的各种培优,从幼儿园就开始的各种入学考试,我真不确定我这样一个心里脆弱的娘能培养出一个心理坚强的孩子。
而且这个世界上有多少我自己想要尝试和了解的东西啊。美食、瑜伽、电台、滑雪、复活节岛的石像、瑞士雪山上的小木屋......我都想要去试一试,想要去看一看。我不确定能把一个孩子养成她想活的样子,所以不打算把他/她生出来。但是我已经存在,我要把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仔细想想,我们不想要孩子的理由似乎都很肤浅。老王怕孩子小的时候不能沟通,参杂着经济压力;我怕面对孩子的学业,也害怕不能把他/她养成他/她想要的样子。很多人说,这有什么的,不是什么严重的理由啊,大家在没生之前都这样,生了之后就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啊。
无论别人说的多么轻松,都不能改变我们的想法,我们还是坚定的不想要孩子。
我妈很忧虑,问我,你现在还年轻,年轻的时候大家都想要轻松,等你老了怎么办,别人儿孙满堂,你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我想,首先,我是个从小习惯孤独并且耐得住孤独的人;其次,我和老王不像我爸妈,把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寄托在儿女身上,我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朋友;最后,我们已是成年人,既然我们已经在年轻时作出选择,无论年老时后悔与否,我们都会承担后果。
不到年老时,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