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么样才能把学习效果提升,成为高段位的学习者呢?
我认为要做好三个“握手”。
一、 人和知识的握手
——人生有涯 VS知识无涯
(一)分清类别
知道自己要学些啥,哪些可以必须学,哪些不必要学,要学到什么程度。
有的是为了扩大资讯,有的是为了放松身心,有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有的是为了形成知识体系、强化价值的。
(二)明晰方法
看清目的、明确方向之后,对于方法的选择就好办了。
在几大学习内容中,属于不同的类别,可以排个优先级,同时出现了,都很想学,重点把时间分配给哪一个,其它适当舍弃,或者不花那么多精力,做“减法”。
比如:
扩大资讯的,知道就好;
放松身心的,做家务洗碗时听听就行;
解决问题的,了解到方法立刻投入解决问题就可以;
形成体系的,要懂得如何不断内化成知识、技能、才干。
如果不加思索,看到就要,知道就拿,一直做“加法”,以为学得多就等于进步。那是哄自己开心。
(三)定向耕耘
你的精力根本不足以对全部分享或微课平均用力,那么得有个筛子,选出哪些是需要花大力气学透的,这样有方向,不会零散,随意地捕获不相关的知识。
怎么选呢?
这里给各位提供两种找到定向耕耘的途径。
1.对你现有知识技能进行分类,找到哪几个方向
以擅长和不擅长、喜欢与不喜欢两两组合划分出四个区域。什么叫擅长,就是比周围六成人做得好就算。
擅长又喜欢的,是优势;
不擅长但喜欢的,是潜能;
擅长但不喜欢,是退路;
不擅长又不喜欢的,是盲区。
目前属于优势的要加大优势学透、外化,让别人知道;
属于潜能区的,哪些想变成优势的也要学透。
另外,大学生、职场人士首要解决的是生存的问题,属于这方面的必备知识或岗位要求的能力也是需要学透的;如果这类知识、技能落在你的盲区,要想办法搞起来。
2.在每一个方向的精深上,基于知识深度,分出3种知识,从低到高分别是:
领域基础知识
通用知识
专业知识
画出来像一个宝塔。
从知识金字塔来看,你在顶层专业方面涉及越多,越能巩固自身的优势。想要精深的方向再往顶层吃透。
二、 知识和场景的握手
——道理都懂 & 过好生活
对于成人而言,重要的是做好知识与场景的“握手”,让知识与具体环境互动起来。
(一)知识解码
这句话叫:“道理都懂,就是过不好生活”。其实,过不好生活,就是道理没有用起来的结果。
知识怎么能用起来?你得先知道课程上传递的是哪一类知识,或者说清有哪几类知识。
知识类型通常可以分为三种“道、术、用”。
“道”是比较大而泛的格局认知、统领理念、方法论、道理等等。
“术”是在理念与方法论之下的流程、步骤等等。
“用”是这些“道”和“术”在实际场景中需要的清单、经验、如何配合工具用得更加到位等等。
这样能罗列一份清单出来,然后把这份清单导入行动管理体系,帮助提醒你什么时候得去做,做成什么样。
(二)大眼模式
如果你想加深知识的印象,还需要经常在具体的场景中去联系上。
除了那种专业性特别特别强的知识以外,职场上通用知识,大抵会有共通之处,可以进行相互联系,知识迁移。要不,怎么会有融会贯通一说?
只要变成“大眼睛”模式,像放大镜一样,就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好多个“老师”。这些“老师”,和拿着课本在讲台上谆谆教导我们的老师不同,需要你主动出击,主动提问,对方才会教你东西。那些“老师”不会主动开口,他们就是“文事物”,都是不要钱的老师:
你所读过的文(文以载道),
你所经历或见闻的事(知事明智),
你所感受的物(格物致知)。
(三)作品声音
还记得当年初中课本上,《论语》学而篇开头的那句“学而时习之”,被译成了“学习,然后经常温习”,把“习”当作“温习”之意。
其实,这个“习”并不是强调“温习”,而应是“实习,践行”。从甲骨文的字形可以看出,“习”的原意是一只正在练习飞翔的小鸟。
也就是说,学习=学+习=知道+践行。
所以,在课程或分享上学到的内容 ,除了加深印象外,还要多多践行,学透它,还要用透它,而不是停留在你的口中说:“我懂”,只是增加了一点点掌握知识的满足感而已。因为你掌握多少知识,更多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
最基础的做法是,改变自己的行动,把知识实现场景迁移的运用。
晋级的做法是,想办法用这些知识设计形成自己的作品,发出作品的声音。
这些作品可以是视觉化导图、分享、文章、课程,也可以是完成一个漂亮的项目,等等。不要把“作品”想象成什么鸿章巨著这么大型的成果,可以是小小的。比如,听完“断舍离”有关的分享后,你可以写篇有关的文章,把家里整理得干干净净,还可以发起“每天3分钟断舍离”活动,这就是一连串的作品了。
三、 人与人的握手
——抱大腿+抱伙伴
这里的第一个“人”是指学习者自己,第二个“人”是指导师或者是学习伙伴。
在学习极其重要的新知识时,最好能有导师,起码也要有学习伙伴可以交流。
有导师是抱大腿,有伙伴是抱团。
导师和伙伴有三大作用:
一是当我们看到榜样是如何做事之后,自己也有充满电的感觉;
二是看到有人在前头探路,可以看到希望,自己跟着跑在后面;
三是即使我们对知识吸收得特别好,也能在具体场景中运用,但无法保证作为新手的我们不会犯错。这也需要有别人的提点,毕竟“旁观者清”。在心理学家看来,“获得反馈”也是我们进步的一个重要方法。
以“要事第一”为例,这个道理许多人都懂,可是真正在每日计划执行时,是不是真的能做到的呢?
在日计划执行当中,明明都设好了高优先级的事情,可是一有时间,还是不由自主地选择从简单容易的低优先级开始做起,这哪里是“要事第一”呢?这种惯性就维持不变了,你甚至还自我感觉良好,以为把重要的事情设成“高优先级”就是“要事第一”呢。
所以,咱们还是需要有人帮助你敲敲脑袋,帮你及时推回正确的轨道去。这就是导师和伙伴的力量。
怎么做好“人与人”的握手呢?需要你找准导师,找到伙伴,而且他们还愿意帮你。
找到伙伴比较容易,只要双方都是在学习同样的知识,可以互相提醒,结伴前进,保持真诚和学习的态度就可以。不过伙伴毕竟是伙伴,都是摸索中前进的学习者,有一些学习上的盲区或坑坑也是不太了解的。导师可以更有效地减少学习的弯路。
找到提点自己的导师不太容易,他们经验丰富,却通常也比较忙。现在好,有值乎、厅客等问答平台。
不过,这里还是有三点技巧可以关注,让导师愿意帮助你。
首先你得是愿意帮助自己的人。如果连百度上轻松一点就能找到的知识,都不愿意去搜索一下,连他文章里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都不愿意先去看看,谈何他会跟你讲多几句?
其次是提问要走心。比如有的伙伴绕来绕去说了一堆内容,但是想问的是什么问题呀,没说清楚。所以,请确保是一个优质的问题,起码也得是一个清晰的问题,一来是不耽误老师的时间,二来也是提升自己思考的能力。
第三是提问前可以自己先摸索一下,如果最后自己搞不定,提问时可以说说为什么他的帮助对你意义不同,然后展示出你做足的功课,再精确、简短地描述你的请求。
最后,无论对方给了什么回复,都记得表达感恩。积极的反馈能给人留下好印象,也容易得到之后更多的回应。
关于如何学透一次分享或课程,你还记得上面讲了哪三个“握手”吗?
来温故知新——
1.人与知识的“握手”
2.知识与环境的“握手”
3.人与人的 “握手 ”
这三个“握手”的比重是如何呢?
人与知识的“握手”,占10%;
知识与环境的“握手”,占70%;
人与人的 “握手 ”,占20%。
其中,知识与环境的“握手”比重最高,极其重要。所以学了那么多,没用起来或者用的时间不够持久,轻易放弃,就不要嚷嚷课程的知识没效果。这三个“握手”的比重也千万别搞错呢。
这正体现了著名的成人学习“721”法则。
学习效果的提升,70%来自于实践,可以说是知识与环境的“握手”;20%来自于导师和伙伴的帮助,可以说是人与人的“握手”;10%来自于纯粹的知识学习,可以说是人与知识的“握手”。
知识爆炸的时代,决定了我们必然是终身学习者,需要不断地学习如何学习。总以为我们懂得怎么去学习,实际上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