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己也30岁了,算一下离开家断断续续也有10年了。从2007年上大学,到2012年留学海外,已经很久好好没有陪在父母身边了。前几天半夜醒了,躺在床上看着窗户,这个角度多么像家里自己卧室的布局啊。忽然有点想家了。
印象里上次看到这种情景应该是读中学的时候了。那时候父母还都年轻身体也没小毛病,记得最深的就是学校早上要求6点到校,母亲每天早上5点不到就起床给我做早餐,不管春夏秋冬,几年如一日。尤其是冬天,早上冷的不行,母亲依旧早起做饭,5.20左右叫我起床吃饭,然后再趁我吃饭的时候下楼去小区的车子棚把我的自行车推到单元楼下,无非就是想给我省点时间,让我多睡会,多吃几口热乎饭,少走几步路。一转眼都十几年了。恍如隔世却又历历在目,不禁有点感伤。
2007年读大学自己就像脱了僵的野马,没有了高考压力,没有了做不完的习题,没有了周周的模拟考试,各种束缚都烟消云散。开始了一个“新”的生活。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日子,过完了整个大学。现在想想多少有点后悔没有好好珍惜大学里的生活。那时候放寒暑假回家也就是想着玩,没有花太多时间跟父母聊聊天,尤其是父亲,或许是他不愿跟着时代一起进步,学习接触一些新事物。最大的乐趣就是在家看相声小品,大都也是一些老桥段,台词基本都能背出来,但还是乐此不疲的一遍又一遍的看着。或许这种不用太动脑又能让自己哈哈大笑的方式最适合他。
2012年留学,当时说是读个研究生学成回国,没想到读完2年,毕业之后又呆了3年多,一晃眼马上都6年了。读书的日子是苦逼的,老师一个礼拜上2节课,讲几章的内容,然后就是自己课下慢慢消化,完全不同于国内的教学模式。本身英语就不好,遇上印度老师,更是连蒙带猜的体会老师讲的内容,记得有一门上了一大半了,才知道老师说的jero就是zero。吃不好,睡不好,尤其是到了考试周,啃面包就成了常态。无时无刻都在想着赶紧回国。然而每年年底回国,大部分时间也都是在北京飘着,或者找实习,或者考驾照,睡表姐家的沙发,一睡就是一两个月。回家陪在父母身边的日子也是寥寥可数。
当时很不理解父母省吃俭用,非要花钱让我出去读书,本科毕业安安稳稳工作不就好了。因为这个还经常和母亲吵,自己一个人在国外,吃不好睡不好,花钱找罪受,各种苦逼生活,租的隔板屋子不下床就能拿到屋里所有的东西,屋里各种大蜘蛛,大蟑螂,时不时还有两只老鼠。常常埋怨母亲说自己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为啥还要留学。现在回头想想只能说自己的眼界太低,不懂父母的良苦用心。只知道一味地抱怨自己生活拮据,却不知道父母也在节衣缩食,为了省5毛钱的公交钱还要算着得走几站地再坐公交合适。父母为自己付出那么多,看着父母的头发,感觉真的不再年轻了,现在是时候替他们撑起一个家了。母亲说过“30岁前子靠父,30岁后父靠子”。马上就要回国了,也能离父母近点了,可以替他们分担一些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可怜天下父母心,愿天下父母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