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人生》是季老先生在耄耋之年写的关于人生感悟的一本书。它几乎囊括了人生所有的基本课题。包括人生的意义,命运的偶然,时光的流逝,成功的要素,处事的态度。季老先生根据亲身经历,从小事出发,道出了自己一生所经历的沧桑,自己的所思所感。
季羡林老先生是国际著名的“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季羡林谈人生》这本书是在季老先生望九之年,人到暮年的时候,回过头来结合自己一生的所思所悟。
季羡林老先生说 :不完满才是人生 。
在《季羡林谈人生》这本书第一章标题为“不完满才是人生”。季老先生说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100%完满的人生是没有,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他以苏东坡的词作为例证“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他说这些名句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更残酷。
至于我们平头百姓,日子就各有各的日常。“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小到早市被小贩“宰”了一刀,公共汽车上被别人踩了一脚。大到我们工作中的升职加薪,都有不完满的地方。看似平淡又不平凡的人生,我们每个人真实的人生,每个人都要经历不完满的人生。
季羡林老先生说:尽人事听天命。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陶渊明的这首诗是季羡林老先生所推崇的人生态度。“我现在就是抱着这种精神昂然走上前去,只要有可能,我一定做一些对别人有益的事,决不想成为行尸走肉”。这句话就是它对尽人事的一个清楚明了的,对自己观点的阐述。“未来的路也不会比过去的更笔直、更平坦,但是我并不恐惧”。这是他对后半句听天命的少而明了的阐释。
人处在家庭和社会中,有时候恐怕需要讲点容忍的。
提到这个“容忍”二字,尤其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更应该学习。现在快节奏的快餐式生活,让很多人常常心浮气躁,对别人零容忍、愤世嫉俗。这对于我们待人接物、处理日常的事物都不利 。季老先生举了一个例子,唐朝一个姓张的大官家庭和睦,美名远扬,一直传到皇帝的耳中,皇帝赞美他持家有道,问他道在何处,他一气写了100个“忍”字,这说的非常清楚,家庭中要互相容忍才能和睦。
在旧社会新年贴春联,只要门楣上写着“百忍家声”,就知道这一家一定姓张,中国姓张的全以祖先的容忍为荣了。话又说回来,季老先生说,容忍虽然是一件好事,甚至是一种美德。但是也必须有一个界限,处事要学会忍,但不是事事都要忍,有悖伦理,轮常、法律法规的行为,我们一定要说明白,据理力争。
《季羡林谈人生》是我们季老先生一生的感悟、感言,他既像一位老人拍着我们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要走的人生和所处的世事,也像一位老人在和我们促膝长谈,告诉我们人生平淡,但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