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之前,一直想对国学做一个系统的总结,却发现无从下手,难以整理。大量的史料堆积在眼前,却很是迷茫。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来说,我们学习的也只是皮毛而已。就是这种畏难情绪,一直阻碍着你我的前进。恰好,【得到】APP上,熊逸老师开了专栏,专门带领大家读经典。此专题甚合我意。我会分阶段性的为大家总结我的所学,也希望大家能通过阅读,有自己的收获。
国学是什么?
提起国学,我总是会先想到《论语》。最近这几年,国学班火热,各种辅导班关于国学的课程,也大部分是围绕着《千字文》、《百家姓》等蒙学诵读为主。大略的讲讲每句话的意思,并引导学生熟读成诵。
我一直怀疑这种对于国学的认知方式。然而,国学是什么,我也一直在思考。
百度百科这样解释: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 “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这种观点,是目前来说最被普遍认同的观点。
我们该如何学习国学呢?
追本溯源,不一定是为了有用,而是在看待更多的问题的时候,能够想到文化的本源。
《春秋》的微言大义,终于让我了解到,为什么古人的科举考试要考“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这不仅仅是为了显示学识的渊博,更因为古人常用引古论今的做法。也就是说,朝野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大臣们经常引经据典,阐明事情应该秉承了哪个道理。而深谙圣人意者,总是会胜出。那些早朝,其实都是古人每日引经据典的一个舞台。所以,背下来经典还不行,还得用经典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事情。
就像,我们当今奉行的马克思主义,你不能仅仅知道理论,你还要知道怎么运用原理解释实例。这种类比,不见得准确。但也足可以说明,引经据典,对于古人的重要性。
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总是看到,古人拿着一本古书,想来想去,看了半天,也不翻一页。那时候,估计是琢磨着明日早朝怎么和其他同僚应对呢!
我们熟悉的和珅,他和纪晓岚都是熟读经典的人才。但乾隆更偏爱和珅,想来还是因为和珅总是更明圣心的缘故。(参见《和珅秘传》)
就在当今,我们说明一个问题,非要引经据典的习惯,还在得以流传。其根源大概就在于此。
《春秋》的“微言大义”
孔子编订《春秋》,言简意赅,记录的通常都是国家大事。体例常为:某年某月某日,某国发生了什么事。
就是这样一部书,怎么会成为宪法意义上的存在呢!
理解《春秋》,就必然从《左传》开始。
儒家经典可以分为“经”和“传”两类,《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传说作者是一位叫左丘明的史官。这位史官,把《春秋》言简意赅的叙述,用小说家的笔法,对历史进行了演绎。然而,正是因为它是从“史”的角度去切入,地位远远低于《公羊传》、《毂梁传》。因为后两者是从政治哲学的角度,也就是“经”的角度,去解释《春秋》的。(经史子集的排序更明确了当时《左传》的地位。)
以此,有这么一个规律:
一部经典究竟是什么意思,它本身讲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怎么被解读的,而谁的解读更正确,并不取决于谁在最大程度上接近经典,而取决于谁的解读被奉为经典。
这句话让我醍醐观点。
国家统治者确立国家宪法,以《春秋》的一切作为行为准绳,那对《春秋》的解释就更为重要了。《公羊传》、《毂梁传》就是对《春秋》做出解释的两大实力阵营。汉武帝“九世复仇”就是标榜《公羊传》的结果,其风格偏于狠辣。而汉宣帝因其祖父对《毂梁传》的偏爱,而格外扶持《毂梁传》,相对来说,更重视宗法,显得更为温婉。
两者对于《春秋》的解释上,本身没有太多的差别。但这些细微的差别,只要进入到意识形态斗争中,便会势如水火。
自东汉以后,《左传》的地位逐步提升,而后两者的地位逐渐没落。这是因为:
两千多年历史中的许多沿革、争议、改变,从风俗到立法,从秦朝郡县制到明代大礼仪,甚至从中国的夷狄论、文学观到日本的武士道,都可以一路追溯到《左传》的世界。但《左传》也很难读懂。
《左传》很难读懂的原因:
1.语言古奥。
相信这一点是阻挡大家阅读古籍的一大因素,但其实还不是最关键的点。
2.时代不同。
这一点,才是《左传》难以被现代人深刻理解的关键。为什么呢?在我们一部分现代人的眼中,古代都是封建社会,古代就是古代,我们现代社会以前的时代,都叫古代。然而,我们忽略了,在古代,也有着不同的时期。
春秋时期,小国林立。由于当时的交通不便,语言不通,一个国家扩张到再大一点的领土,要想管理起来,就非常的不便利。周朝开国者的办法,就是化大为小,把子弟、亲戚、功臣分封到全国各地,分封建国,这就是“封建”。孔子的儒学,也就是在那样一种环境下衍生出来的。封建制,是以宗法关系为主的。和后来的封建社会不是一个概念。
这里面,就有一个孔子一直强调的“礼”。孔子的“仁爱”并非我们现阶段理解的博爱,而是“宗法之爱”,是一种“等差之爱”。后来的“礼崩乐坏”指的就是宗法制度的无法恢复,而渐渐被另一种制度所取代。
这种制度,就是“集权”。
因为,文字越来越成熟,交通越来越便利,治大国不再像原来那样困难了。所以,帝王拆散了宗法,推行编户齐民。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再有那么多特权的贵族,中央集权制,整个国家只有一个天子,而其他的人都是臣民。大家不再有宗亲的勾连,也便不复有孔子主张的“礼”。这也就是为什么:帝王虽然在政治上尊崇儒学,却总是外儒内法的原因。
小结:
以上,是关于【熊逸书院】前两周的一个课程总结。其中,有一些刷新三观的认识。
1.孔子一生主张恢复的“周礼”,实际上就是一种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制度。周代的封建制是儒学诞生的土壤,但儒学和孔子,偏偏是在秦汉以后的集权社会里才得到了高度的推崇,两者有着本质上的矛盾,这也就是统治者通常“外儒内法”的原因。
2.《春秋》的“微言大义”并不是从它自身而来。经典究竟是什么意思,它本身讲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怎么被解读的,而谁的解读更正确,并不取决于谁在最大程度上接近经典,而取决于谁的解读被奉为经典。
以上的内容,如有不当之处,也请各位多多指点。
感谢你的阅读。
文|升腾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