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公子忽第二次拒婚
公元前707年,齐僖公二十四年。
夏季,齐僖公和郑国国君郑庄公去纪国访问,想要乘机袭击纪国。结果被纪国人觉察,纪国人做了防备,二国国君无趣回国。
当时郑庄公和齐僖公都是地区小霸主,两国国君屈尊去一个小国家访问,任何人一想都会觉得是别有用心,更何况是和齐国有世仇的纪国。
纪国,也是一个姜姓国家,故城在今天山东省的寿光县南。纪国和齐国是邻居,两国在历史上结过大仇。根据《公羊传。庄公四年》记载,齐国的祖先齐哀公到周天子那里去朝拜,当时纪国的国君在周天子面前说齐哀公的坏话,导致齐哀公被周天子烹杀。
《竹书纪年》周夷王篇也记载:“三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
齐哀公的子孙们一直想报复纪国,直到齐僖公时期还一直惦记着找机会把纪国灭掉,所以这一年两国国君才不怀好意的到纪国访问。
公元前706年,齐僖公二十五年。
这一年,齐国北边的少数民族北戎(居住在今天河北、山东交界地带)攻打齐国,齐国派人到郑国求援。郑国国君郑庄公派太子忽率领军队救援齐国。
六月,太子忽率军大败戎军,俘虏了它的两个主帅大良、少良,砍了戎军三百人的脑袋,献给齐国。
齐僖公一直很欣赏郑国的太子忽,原来就很想把文姜嫁给太子忽。后来遭到太子忽的拒绝。这次他带领郑国的军队打败了戎军,齐僖公又请求把别的女子嫁给他做小妾,十年前太子忽已经娶了陈国的女儿做夫人。
这次太子忽还是坚决辞谢,别人问他为什么两次拒绝娶齐国的女儿?太子忽回答说:“我以前没有为齐国做什么事情时,尚且不敢娶他们的女儿。现在根据我国国君的命令,到齐国解救危急,最后反而娶了妻子回国,这是利用我们郑国的军事力量而成婚,我们郑国的百姓将会对我有什么议论呢?将会怎么看我呢?”
当时跟着太子忽的郑国大臣祭仲也劝他说:“您一定要娶齐国的女儿。我们的国君---您的父亲,他喜欢的姬妾很多,喜欢的儿子也很多。您将来如果没有强力的外援,继承我们郑国国君的位置将会很难。其他三位公子都有可能做国君。”太子忽不听劝告。把娶齐国女儿的事推脱给了他父亲,用他父亲郑庄公做挡箭牌,最终还是坚辞了齐国的好意。
当时,除了郑国的军队来救援外,其他诸侯国家也派出军队帮助齐国防守边境。
齐国人给各国军队馈送军需品和慰问品,让鲁国的大夫来负责分配这些物资。鲁国的大夫依照各国爵位的高低次序来分配这批物资。由于郑国是“伯爵”,在郑国的前面还有几个“公爵”、“侯爵”的国家,所以郑国的次序排在了后面。太子忽认为自己功劳最大,应该第一个分配到相关的军需物资,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对鲁国人的分配方法很恼怒。
四年之后,郑国联合齐国、卫国出兵攻打鲁国,以报复这次受到的侮辱。
公元前702年,齐僖公二十九年。
冬季,齐国军队参加了郑国对鲁国的报复行动。郑、齐、卫三国联军和鲁国军队在郎(鲁国都城曲阜近郊)地作战。这次战争的起因就是四年前鲁国人分配物资时把郑国人排在了后面。
郑国这次攻打鲁国前,请求齐国出兵。齐僖公为回报太子忽,又率领卫国军队一起帮助郑国。
《春秋》经记载这次战争,写做“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不称这次战争为“侵伐”。先记载齐国和卫国,是按照周室封爵的次序。郑国是这次战争的发动者,按规矩应该把郑国写到前面,《春秋》经以这种方法来讽刺郑国,这也是“春秋笔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