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摩尼去世以百年,佛教开始分化,主要原因是佛教中有很多没有说清楚的理论让大家产生了分歧;毕竟一个人的智慧是难以和千万人抗衡的。佛教第一次分裂产生了上座部和大众部,慢慢的分裂成为了十八个不同的部。
这种分裂与与教团的分派有关,原始佛教发展到佛灭度百年后,宗教色彩极浓,跟婆罗门和耆那教一样,教团组织是依据戒律来行事的,不同的戒律就产生了不同的派系。
两大部派分裂,实际上也跟对佛学理解上的分歧有关,这要追溯到原始佛教本身,佛陀在世的时候,对哲学的根本问题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如“十四无记”等书都记载很多不能回答的问题;例如世界有边无边?有常还是无常?身和命是一还是异样等问题,佛陀都没有很好的回答。例如身与命的问题:佛陀认为在人的一生中就可以得到解脱,释迦本人在三十五岁成道,固然已经解脱,他的弟子中得阿罗汉果的人,也可以不再受业的支配,得到解脱。
但是那些未得到解脱的人将如何解释呢?自然会牵涉到有命无命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不能置之不理的。还有就是十四无记中最后的问题是人死了以后是有还是无?这个问题在佛陀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提出了,佛灭之后就更加突出了。本来佛临死时曾对弟子说,我死之后,你们要依法,依自己。可是形成宗教以后,不仅不能完全依法,也不能完全依自己,反而依佛了。
关于涉及到佛陀未表达清楚的理论,上座部认为要继续维护佛陀原来的理论,采用『分别说』的态度;但是大众部则主张『一说』的态度,认为佛说的要全部肯定。
所以分裂的根本问题是佛的理论还不成熟和完善。
第一次分裂后又过了百余年,又进行了更多次的分裂;在《论事》第一品中就提出了普特加罗(本我)是否存在的问题,因为佛陀是否定本我的;但是大家都觉得这个是应该有的,犊子部是首先提出是有的,但是化地部则认为完全没有。这次犊子部和化地部关于普特加罗的争执被记录下来了。这是佛教的第二次分裂。
到了公元六世纪,哲学分裂出来的各个部派之多如图所示。
可以归为四大系统:一、上座部。二、正量部。三、大众部。四、说一切有部。
每一派系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原则,各个派别的主张多,不易掌握,这里有个方法,就是用诃黎跋摩写的《成实论》,他写这部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评议各部的书法,因此他归结各家的根本主张为十论。
一:法,是否客观存在?不仅讲现象,还要讲时间,就是说,现在是实在,过去和将来是否实在?这个叫『二世有无』。
二:一切有无?即一切现象是否都有?
三:中阴有无?人死到再投生,中间过渡的状态叫『中阴』,有没有这种过度。
四:渐、顿问题,在实践上领会四谛谓之现观,这种现观是渐得还是顿得?
五:罗汉有退还是不退?
六:随眠(使人烦恼的习气)与心相应还是不相应?
七:心性是否本净?
八:未受报业是否还存在?
九:佛是否算僧?
十:有无人我?
这十项包括了当时各派的重要主张。
在贵霜王朝,印度开始有了佛像菩萨像的雕刻了,本来佛陀规定,是不许偶像崇拜的,所以大家也没有刻像。但是有一些希腊人的后代开始信佛后,本来他们就有崇拜偶像的习惯,觉得不能没有佛像,于是他们就开始了雕刻佛像,所以你会看到早期的佛陀造型会有希腊雕塑的影子就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