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这是小学课文里印象很深的一段话,来自朱自清先生的《匆匆》。
看陆庆屹的《四个春天》,就想到了这段话,和电影的意境很像。导演用平实的镜头,拍纪录片的方式,见证了平淡生活里的春去秋来。
第一个春天开始,是新年即将到来的气氛:做腊肠、准备年夜饭食材、挂灯笼、写对联、烧纸钱祭拜故人。打工的游子们都回了家,欢欢喜喜辞旧迎新,一副典型的南方小镇的新年景象。
不过那些色泽鲜艳、琳琅满目的食材,要说是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一幕,我也相信。年夜饭总是过于丰盛,就像纪录片里妈妈讲的那样:“每样都吃不了多少,又每样都想尝尝。”
过年的阖家欢乐,是兄弟二人在家陪伴。然后是远嫁的姐姐回来了,一家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说笑笑聊日常。
在那些平常的家庭生活影像里面,我们不仅看到了父母悉心为孩子们准备饭菜,孩子们陪伴父母的其乐融融,父母之间的相濡以沫。我们更看到了对生活里一切平淡小事的仔细观察和热爱享受,还有父母间和子女间平等的尊重和关爱。
导演是家庭里的一个儿子,总是躲在机器后面拍家人。妈妈偶然提到一句:一天到晚摆弄个鬼摄像机,口气并不是嫌弃,而是笑嘻嘻的打趣。而孩子们也会打趣父母,吃饭的时候来喝个交杯酒,再表演个唱歌节目。仿佛彼此都是对方亲密的朋友。
父母并不总是父母,也不是生来就是父母。他们只是在陪伴我们的时刻里,总是扮演着父母的角色。但他们作为自己,也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纪录片里的那一对父母,因为孩子总躲在摄像机后面记录观察,所以展现出来了他们丰富的十八般才艺和对生活乐趣的浓浓热爱。
而我们,又是否了解自己的父母呢?在那些不是作为父母而出现的生活场景里,他们自己的生活里,有哪些偏好乐趣呢?
如果纪录片就这样记录下去也很好。在家庭生活的细枝末节里,看到那一对父母的生活乐趣,看到南方小镇上人们的生活日常,看到无数中国家庭文化的缩影。立足于现实主义,又平添了些许诗意和治愈系。
但如果是这样,这个片子也许不会拿到FIRST影展的最佳纪录片,同时也提名了金马奖的最佳纪录片。
因为这个片子同时还记录了意外和生命的无常。记录姐姐在和病痛抗争时是何种姿态,记录父母在操办至亲之人的丧事是何种仪式。还有在至亲之人去世后,漫长岁月里的无尽回忆和孤独。
也许是巧合,前半段片子里开朗爽快、欢声笑语的姐姐,在后半段得了癌症。人很快的消瘦下去,形如枯槁、不得动弹,事无巨细都靠父母悉心照料。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悲痛难以想象,而小镇丧礼的哀悼音乐又加重了这一点。悲痛之下,仍有礼仪。而因为礼仪,又更显悲痛。第一次通过纪录片,这样完整而直接的面对死亡、面对丧礼。
年复一年的上坟,除草、浇水,哪怕人不在了,但坟头不能荒芜到杂草丛生。大家家乡可能也有这样的传统,不管是祭拜还是打扫,都代表已故之人仍有人料理身后之事,有人惦念。就像《寻梦环游记》里的那样,一个人真正的死去,是世界上再也没有了记得他的人。对逝去之人的怀念,大概是中西方文化里的共通点。
姐姐走后的纪录片子里,一家人不管是上坟,还是翻看以往的回忆录影带,都多了一丝若隐若现的遗憾和悲凉。但却也没有人揭穿,成年的家庭成员里,总是羞于说起爱、羞于表达思念。
“多希望你在就好了啊”,这样遗憾悲伤的心情一目了然。但说出来也无济于事,只是徒增伤感。也许快快乐乐的面对生活,笑着说起回忆,更是一种坚强的缅怀故人的方式。
后半段片子里有一段妈妈在做腊肠,一边做一边很轻松地聊天,说你爸爸最近越来越离不开我咯,我在这边忙事情,他隔一会儿就要跑过来看看我……虽然是笑着说出来,但却让我泪流满面。尤其是在姐姐去世后这样讲出来,更多了心酸。
风风雨雨一起携手走过了大半生,幸福的时刻很多,苦难的日子也不少。以为在一起的日子已经足够久了、拥有的回忆已经足够多了。
但在一起经历了那么多之后,反而越来越想要握紧爱人的手。时间怎么都不够,而我总在害怕失去你。
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四个春天》上映于2019年1月。在返乡过年前的冬天,片方的宣传语是“跨越山海,勿忘回家”。
人确实应该经常回家看看。回到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去好好看看那里的一草一木,人情世故。也许时光不再,风景人文也随之变迁。但那里铸造了我们的年少性格,也是我们人生的起点。当我们回家看看,才发现自己从哪里出发,又走了有多远。
最后附上《四个春天》精彩短评几则,祝观影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