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导出结果的只有“行动”
本计划书是参考《从行动开始》制作而成。
第一、行动开始阶段,提供三个原则帮助顺利启动
1、当下原则:目标应当符合自己当下能力
具体的目标要和当下的能力结合,否则即便制定了一个大目标也启动不了。
我的目标是提高写作能力,看完一本书能写出一篇条理清晰,别人也看得明白的文章。至于,文字优美,人人点赞暂时不奢求,不符合自己当下的能力。
2、自我原则:制定自己的目标
大多数人容易把别人的目标当做自己的目标在追求,这样很容易失去动力,半途而废。只有去为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目标努力,才能让改变真正发生。
当我看完一本好书,觉得这书太棒了,想推荐给更多的人,却不知道怎么表达。比这个更头痛的是时间久了,我自己也忘记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内容,而写出来是最好的办法。写作可以把自己得到的知识分享给他人,而这件事本身也能提高我对书里内容的理解。付出一份努力,收获两份成就,这买卖绝对划算。
3、微小原则:把目标拆解为简单易行的步骤
把一个大目标拆解成微小的步骤,容易操纵,成功率就会大幅提升。(这个方法和《微习惯》讲的把习惯缩小,降低行动的阻力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将写作目标拆解为三步:①每天写日记;②每周从《每天听本书》选一本写笔记;③每月自己看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
第二、遇到挫折阶段,使用一个工具避免放弃行动
在培养写作能力的路上,少不了经历挫折,如:每天的日记不知道写什么;觉得自己写的太差,自暴自弃……可能会因此丧失信心,放弃行动。
这时候可以利用书中介绍的工具“实况转播”:把发生的行为像电视转播一样,只确认能够看到的现象事实,不做解读和描述。(这个方法跟《落差》里的区分“真烦恼”和“假烦恼”类似)
遇到挫折时,诚然的接受自己暂时写不好这个事实,不对此做坏的解读和感受,给自己带来假烦恼。有一点要时刻提醒自己“不高估短期成长,不低估长期成长”。
第三、行动坚持阶段,应用两个技巧让行动更有效
1、ABC法则
ABC法则:是指人是否坚持一个行为是受到A、B、C三方面的因素影响。A是这件事发生的前提,B是发生的行为,C是最后这个行为的结果。B是受到A和C的影响,也就是行为受到前提和结果的影响。
①通过改变前提A,来改变行为B。
影响我开始行动的主要是手机,手机一拿在手上哪还有心思写作。所以,回到房间第一步把手机放一边,第二步拿出笔记本开始写,直到完成当天的任务。
②通过改变结果C,来改变行为B。
给自己设立奖励,每天任务完成可以夸奖自己“哎呦,不错哦”。完成大的任务,可以奖励自己看电影,吃好吃的美食。
(类似《习惯的力量》习惯培养的过程:建立暗示(行为开始的扳机),产生行为,进行奖励)
2、劣后顺序
不管做任何事我们都习惯从优先顺序开始,先完成紧急的事情,但想要更有效地行动应该选择劣后顺序,先决定放弃的事情。这样可以减少因做不玩任务带来的精神压力,并能让你将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中,从而提高效率。
除了培养写作能力,我还想看电视、玩手机,这些事情必须放弃。在写作上,我希望自己能写出优美的、被人赞美的文章,这些美好的期望也要暂时放弃。因为,这会让我高估短期取得的成就,从而产生心理落差。现在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按照此计划书开始行动,并坚持一年。
为了实现目标成为理想中的自己,你需要的不是坚强的意志,而是从小做起的行动——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