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周末无聊去找活动玩,搜到一家学咖啡拉花的半天课程,报名之后进入了一个社群,从活动策划-活动推广-引流个微-引流社群-朋友圈推广,一系列操作不亚于一家微型的新媒体工作室,但最后发现这一整套的活动仅仅是小小的个体咖啡厅运营的。
除了那家咖啡厅以外,我看到不少简餐、桌游、密室逃脱等实体店都纷纷有自己的公众号、社群和微信,日常在群里会发发红包和优惠券来促活,但是辛辛苦苦拉来的群最后还是免不得慢性沉寂。
这种现象有点像10年前的官网热,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希望拥有一个官网对外展示形象,而现在这波“官网热”延伸到“公众号热”,甚至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都热衷于成立自己的新媒体专员去搭建自己的新媒体矩阵。
蜂拥而至的追捧,盲目热火朝天,更多企业发现在新媒体投入和回报根本不成正比,而新媒体又如同10年前的官网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流传江湖的0成本爆文10w+、单篇增粉1w、头条广告卖上万的新媒体神话为什么到我们这里却变成寥寥可数的员工粉、朋友粉?
诚如《娱乐至死》所言,内容的载体对于用户有着至深的影响。而新媒体原生载体就是在一个个不到六寸的屏幕上,3-4分钟的注意力分割的使用场景。
因此,新媒体的原生土壤就是和高频低价相匹配的产品所共生,新媒体最火热的时期也正是又这类的产品所带起来的,如化妆品、广告、淘宝商品等。
高频低价的“刚需”(衣食住行)的行业,新媒体中的公众号、小程序、社群、个人微信、抖音、微课都是引流变现的天然武器。
而当新媒体进入大众视野,传统低频高价为主的企业看到想分一杯羹,需要大量的新媒体运营岗位都蜂拥而至,而过去一个月关于停更“双微一抖”的讨论正式过去“公众号热”的一种急刹。
而对于低频高价的行业(教育、金融、保险等),企业对新媒体的定位应该更加清晰,用“传统的新媒体打法”来实现“爆炸”得到的是必然是不尽人意。
对于这类型的企业,我认为关键在于堆砌足够的用户信任来完成购买动力,这需要一套完整新媒体矩阵,而“品牌号”+“内容号”组合拳是搭建矩阵思路。
01 内容号
在高频低价的产品,对用户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冲动要求比较低,因此直接使用一个号就可以完成内容+销售的模式,常见于文末二维码导流微店直接购买。
而低频高价的产品,内容和销售必须分开,因为即便你内容写得再软,再好,也没有粉丝会因为一时冲动而买这么贵的产品。
如果用消费者行为学AIDMA法则来解释
内容号承接的就是用户从注意(A)、兴趣(I)、欲望(D)这一段路程,从数量上,内容号可以多,从风格上,要软,粘性最高的内容号往往是某一垂直领域的KOL,与用户越近,用户粘性越大。
内容号主要从两个点发力:
一是内容的质量:需求自身内容输入的能力和受众接受的一个平衡点,2018年纯使用内容增粉千万的今夜九零后的创始人曾经说过他创造爆文的方法论,一是每篇文章诞生前先发给几个好友/粉丝来看,让他们截图反馈是从哪里不想看(跳出率),然后着重修改跳出率高的章节;二是“8+8”法则,8小时写完一篇文章,再加8小时用于修改,保证文章的质量。
二是寻求更加新鲜的推广方式:如小程序、微课、裂变、H5、漫画、视频等形式,减缓用户对图文的疲倦度。
除了公众号以外,客服微信、客服朋友圈、社群也是贴近用户极好的方式。但是现在许多公众号辛辛苦苦搞活动,文末导流,拉社群,用户加回来的却是除了头像是QQ萌宠/年轻美女,其余发官方广告、优惠信息、自动回复的冷冰冰形象,与用户零互动,总是希望用各种第三方自动回复机器人来满足用户,这样的惰性策略又怎么能够吸引起用户的信任呢?
(社群的三种类型,无论社群处在任一阶段,回想加过的林林总总的群,活跃的社群一开始必定有活跃的官方管理者进行带动节奏,冷冰冰丢链接和自动回复的社群无一成功)
02 品牌号
变现才是一个新媒体商业价值检验的唯一标准。品牌号承接的是用户从记忆(M)到行动(A)的收尾。内容号公众号通过推文活动,链接到品牌号上,让已经有购买意愿的用户看到品牌公信力的一面,击溃最后一道防线,完成购买动作。
因此品牌号对于已经在内容号沉淀了信任基础的用户来说,价值就在于评价和对比,因此品牌号在定位和内容可以稍官方,购买路径必须短,让用户能够轻松购买。
新媒体早已进入下半场,微信也早已收到抖音、快手、小红书,或是社交软件、手游等替代品的冲击,日后的留下来的必定是越发稀释的用户注意力,这对运营团队对自身产品的优劣和传播理解要求越来越深,而对士兵而言,盛大的战场才刚掀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