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签训练营第1拆(R+I) 2017.12.4
【R:原文片段】
选自《逻辑与知识》,摘录自220~221页
世界包括事实,而事实是不论我们对之持有什么样的看法而该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的东西;而且还有信念,信念指涉事实,通过对事实的指涉,信念不是真就是假。
注意到事实属于客观的世界这一点很重要,除去一些特殊的情形,事实不是由我们的思想或者信念创造出来的。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最近有一部电影特别火,《中国合伙人》,大家都在谈论。我犹豫要不要去看,就问了三位看过的朋友。
一位对我说:“就是新东方的广告大片,没什么好看的。”
另一位说:“和大部分港片一样:结构散乱、重心游离、主题薄弱、滥用音乐。”
第三位说:“片尾放CAST时候,我激动地鼓了掌,影院里好多人响应。有的台词我现在还能背出来,‘如果皱纹终将刻上额头,你能做到的,就是不让皱纹刻进心里’。”
结果是二比一,反方数量占优,但我还是去看了。因为那两个说不好的表达加起来也没有第三个表达更影响我。
与此同时,电影界还发生了一个奇葩事件:一部叫做《富春山居图》的电影,口碑奇烂,豆瓣上73.1%的人打出了一星差评,但票房奇高,上映十天票房突破2.5亿。
观察者都目瞪口呆:口碑不好但票房不错的电影并非没有先例,但一部零好评电影能票房过亿,这样大的反差绝对是前无古人。
于是就有各种解释蹦出来,试图理解这种认知失调,有审丑说、狂欢说、时机说、猎奇说……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我认为评论专家们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其实绝大部分电影观众的评论都没能影响其他人。因为大部分人在表达中给出的信息都是主观的。
“不好看”是主观的,“剧情混乱”是主观的,“烂得没有底线”还是主观的。无论你用多狠的词句,仍然属于片段1.1中罗素所说的“看法”或“信念”,不属于“客观的世界”。所以,当其他条件都合适的时候(比如电影高价雇佣的宣传家们用了大量的技巧去推广),普通观众的评论和表达都不足以拦阻买票的人们。这些人可能看到一半就忍不住离场,再悔之晚矣地加上自己主观的评论:“千万别去看啊”。然后悲催地发现自己也是说了跟没说一样。
不独差评如此,反过来也是:真正口碑好的电影也不见得票房好,因为人们的好评也是主观多而客观少。
除非,很多人都学会像喜欢《中国合伙人》的那位朋友一样表达:“我鼓掌了”,这是事实;“影院里好多人响应”,这是事实;“台词我都能背出来”,这还是事实。
一句事实,顶得上一万句看法。我们所谈论的所有内容,总可以分为两类:客观的和主观的。客观的,称之为事实;主观的,无论是看法或信念,称之为观点。能够随时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所说是事实还是观点,是提升表达能力的第一步。这一点知易行难,因为人们习惯说观点,到了习焉不察的程度:刚刚看到的事情、参加的会议、看过的文件,他可以概括、总结、评价,但若有人问“你是从刚才的哪些事实得到这个观点的?”超过一半的人会愣住
作者:Jenny_7c93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52fe33db4a31
來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A1联系过往经验】
人们经常分不清自己说的到底是事实还是自己脑海里面冒充事实的信念或者说更通俗点是带有自己主观特色的想法。
举例说明:我有一好友,之前交了一个男朋友,她特别纠结,那个男朋友到底对她好不好?
她觉得男朋友对她很好,因为这个对象会经常给她送花,如果他出差到外地,就会给她准备礼物,平时她加班即使很晚也会等她,周末还经常给她做饭,所以在她的信念里觉得这个男朋友对她很好,很爱她。
同时,她也发现这个男朋友对她并不好,因为她发现这个男朋友不止她一个女朋友,其中有一位异地女朋友还曾经找到过她痛苦的诉说了自己上当的经历,后期经过各种调查这个男朋友确实是脚踏N条船。
反思这件事情,导致好友特别纠结的点,在于她没有分清楚,哪些是事实,哪些是由事实引申出来的信念。她觉得男朋友对她很好,特别爱她,这是信念,带有主观色彩。而事实就是这个男朋友确实脚踏几条船。信念有真有假,这个男朋友很爱她的信念在男朋友有多位女朋友的事实面前就可以判断带有一定的虚假性。
正如原文所说,世界包括事实,而事实是不论我们对之持有什么样的看法而该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的东西。依据事实来做出判断,而不是依据自己的主观信念来判断,会得到一个更加清晰而准确的认识。
最后的结果是我的朋友最后果断选择分手,那个男朋友确实是一个感情骗子。
【A2规划今后运用】
一句事实,顶得上一万句看法。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可以马上运用。
在本周与客户的理财方案沟通,就可以运用。某些客户在与我协商方案的时候,会表达口头同意或者不发表意见甚至还认同,但是实际上最终操作上会因为各种理由拒绝。那么,运用这个理论,从事实来分析,客户最终拒绝成交是事实,那么基于事实的分析,客户是有异议,而不能主观判断客户认可方案。那么在客户拒绝的事实下,就需要放下自己以为客户已经同意的信念,重新去挖掘客户的真实需求,做到有的放矢的修改理财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