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看完了林培源的《小镇生活指南》。
书赫然打着“潮汕故事集”的主题,出版时间正好赶上五条人出圈引来的潮汕文化热。
——开始抱着害怕看到迎合他人猎奇心理或者刻板化符号化描写的想法,我甚至连书都没买,只在三四次逛书店时断续读完。
对我而言,这是一本阅读起来并不得心应手、反而有点负担的书。
两个原因:一是作品本身基调并不快活。它倾向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写法,重于塑造人物、讲故事。故事描写的都是小镇相对边缘的人物,他们的人生没有特别重大的起伏或转折,更多的是在不同的矛盾、困境中挣扎。二是作为潮汕读者,对待这部作品的眼光会自然地变得挑剔。读书过程中,我格外关注书中潮汕方言与现代汉语的结合是否融洽易解,以及地域文化进入文学后产生的效应。这要求作者的技巧和情感达到某种高度,并且这种高度还要统一并齐。
因为见过不少狭窄的、或者失败的试图表达潮汕文化的作品。那些创作里,这个地方被过度消费,风俗神秘奇幻,充满刻意的市井气味。
我一度也怀疑这部作品的完成度和真诚度。
所幸,担忧的事情没有发生。
书本让我回想起世纪末80、90年代的潮汕,偶尔读到一两个虚构的民间习俗也不觉得冲突。文字的距离很近,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都能下意识地从从前生活的南方小镇找到相似的投影,无一例外。
而最喜欢的地方,莫过于故事总是开放的,没有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没有绝对解决的问题,没有绝对的悲喜。
我曾经也想冒着失败的危险写写故乡,但一直没敢。
碍于我们处在彼此抗争的阶段,我正试图忘记它的恩惠和宽恕,准备挣脱、逃离——这种情境下的表达大概会非常别扭,非常奇怪。
所以,作者平等的视角、内敛克制的叙事风格,都能让我对潮汕文化沉重压抑的一面产生共鸣。但不仅仅是广为人知的繁琐的秩序礼数、人情世事那么简单,这本书更关注的是个体在这种文化包裹下的局限性。
世界倒塌了,没有轰然作响,而是平静不起灰尘;世界还可以重构,但生活仍旧不见起色。
看完书时,想起今年有次和同样来自潮汕的朋友聊天,聊到故乡难以撼动的潜在价值标准,女性的依附、奉献、至今仍然有限的独立性,和各自身上牢固保留着的一套伦理。
继而不得不承认彼此都更加适应(并非亲近)现在工作的城市。
这在每次从家返穗的路上,看着窗外一点一点熟悉起来的景色时都能强烈地意识到。
如今回家,依旧招架不住一些长辈们冲茶谈天的情景。
天经地义的言语间,潺潺流露出这片土地滋养的某些特性,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沉重,失望和气馁。而我早就失去反驳的兴致,大部分时间待在房间里,或者和故乡所剩寥寥无几的朋友到外夜游。
有时觉得是不是这样实际也跟没回家差不了多少,但每次即将起行离开时,父母亲依旧会作挽留的努力。他们能够感受到我身上的“离经叛道”(或者对他们而言更像是不成大器),同时追求、在意心中那个团圆美满的仪式。
但谁又说得准呢,我对故乡的失望,也许只是因为上面说过的原因——有时对待熟悉的事物,人的眼光会不自觉变得挑剔(尽管内心深处实际存在偏袒)。简单来说,就是“自黑”,一方面避于被质疑“王婆卖瓜”,一方面抢先一步防御了来自他方的恶意相向。
我一直在期待,某天和讨厌它的那部分达成和解。但不清楚,是变得强大后才能释怀,还是释怀后,才能得到更大的力量。
去年回家,有天夜晚和朋友开车溜达。看到这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时,心里突然想起那句话: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
——这话说的是潮汕的建筑,又好像不只是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