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妮.斯蒂儿的《给内心的小孩找个家》是我最近读到的对我触动最大的一本书,以至于我把这本书反反复复地读了好几遍,迟迟没有办法落笔写书评,因为我不愿错过任何一个观点,甚至任何一段文字,我反复的阅读,反复的思考和联想,花费了20多天的时间,才动笔来整理。
正如这本书的扉页上所写的:
这本书令人感动,因为我们孤独、无助、抑郁、愤怒的内心从未被如此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也从未被如此完整而清晰地察觉。
它深入内心,在那个一直被隐藏被遗忘的荒芜的角落。唤起人们深深的共鸣。
它更令人振奋,因为它找到了一条卓有成效的治愈之路,一把几乎能解决所有心理问题的钥匙——给内心的小孩找个家。
1、关于本书中所涉及的几个重要的术语的释义
原始信任的概念:孩童时期在家中被认可、受欢迎的感受会内化为我们积极生活的基础,并将伴随整个成年阶段:这是一种生活和生存上的安全感。有了这种安全感,我们才能变得自信,并敢于信任他人。人把这种信任称为原始信任。原始信任就像内心的港湾,能够给予我们支持和保护。
内心小孩的概念:除了与生俱来的秉性,童年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行为习惯和自我价值感,这些东西被看作是性格的一本分,心理学家称它们为“内心的小孩”。内心的小孩也就是童年所受影响的综合,来源于父母和其他重要的相关任务。内心的小孩是我们潜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童年经历的害怕、担忧和困境,也包含所有在童年时期受到的积极影响。
“内心的小孩”是对童年印记的比喻,用来描述性格当中由潜意识控制的那一部分。内心的小孩可以是积极幸福的,也可以是消极忧伤的。
内心的人的概念:“内心的成人”,他的主管机构是我们的理性和理智,即思维。在成年自我的模式当中,我们承担责任、制定计划、预先行动、认清并理解关系、权衡风险并且调整内心的情绪。
信念:在心理学上,信念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信仰,是对自身和他人认知的集合。很多信念萌芽于人生的早期阶段,是孩子和周围人互动的产物。积极的信念“我很好”来源于被生命中重要人所接受并喜爱,这会让我们的内心变得强大。消极的信念“我不好”之所以滋生,是因为我们曾经不被人接受,或者被生命中重要的人所忽视、嘲弄和拒绝,并由此觉得自己很差劲,这会让我们的内心变得脆弱。
阴影小孩的概念:阴影小孩包括消极的信念和由此衍生出来的负面感受,另外,这也会导致我们产生所谓的自我保护策略。典型的保护策略有:回避、追求和睦、追求完美、攻击,或者追求权力和控制欲等。
阳光小孩的概念:阳光小孩代表我们受到的积极影响和所有让孩子感到快乐的正面力量:自发性、冒险精神、好奇、忘我、活力、行动性和生活乐趣。
2、童年的重要性
阳光或阴影,取决于有没有原始信任。阳光小孩和阴影小孩的性格基本上在我们人生的前6个年头就已确定。
一个人发展的早期阶段非常重要,因为大脑的结构是在这段时间内形成的,包括所有的神经网络连接。因此,身边的人在这段时间对我们的影响尤其重要,会深深印刻在我们的脑中。我们会从与父母的关系中学习,父母与我们相处的方式将成为我们所有人生关系的蓝图。我们将来会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自身,如何处理与同学、同事、朋友和恋人的关系,自我价值感是高是低,对其他人是否信任等等,都产生于这段早期经历。
在出生后的前两年内,孩子通过自己的感觉识别他们是否收到欢迎。孩子通过照料者的抚摸、包含爱意的注视以及声音可以获悉,他是否受到世界的欢迎。由于孩子在人生前两年完全依赖父母,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产生了所谓的原始信任和原始不信任。前缀“原始”表示这是一种深度的存在经验。这种经验会深刻地印刻在我们的身体中。那些已经拥有原始信任的人会有意识地体会到来自内在的自信,这是信任他人的基础。而那些没有原始信任的人内心深处是不自信、不安全的,因而也很难去信任他人。如果一个人建立起原始信任,他会经常处于阳光小孩模式。反之,吐过没有建立起原始信任,那么他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会被阴影小孩所控制。
3、人的四种基本心理需求是否满足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每个人都有四种基本心理需求:关系需求、独立和控制需求、快乐需求、自我价值及认知度需求。可以说,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自身基本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导致的。
以上四种基本心理需求都会对成长的孩子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阳光小孩和阴影小孩正是由此而产生。
4、童年的生活决定成年的行为
乖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很有可能是一个内心受到伤害的孩子。
父母爱的能力有限,或者难以体会孩子的感受和愿望,孩子就会主动承担责任与父母建立起关系,并把自己的基本心理需求暂时放在一边。
为了更好地适应父母的要求,孩子会压抑自己与父母要求相悖的愿望和感受,变得乖巧听话。为此,他付出的代价是不知道该怎样合理处理愤怒的情绪。
愤怒在生命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代表我们的底线和坚持。孩子不懂得愤怒,就会容易在学校遭受霸凌。所以,孩子的自我坚持总是崩溃在父母的权威之下,那么孩子慢慢就会认识到,比起坚持,抑制内心的愤怒更重要。由此,孩子也就没有办法去学习如何处理这种情绪,也不会合理地坚持自己的想法。
父母设身处地思考问题的能力是教育能力的重要指标。
父母设身处地的言行会让孩子学会如何分辨归类情绪。因为父母传达给他的信号是,他的情绪没有问题,于是他就会慢慢学会处理情绪,并用一种合理的方式调节情绪。因此,父母设身处地思考问题的能力是教育能力的重要指标。也就是说,父母有没有共情能力,是孩子接受积极影响,或者消极影响的关键。
内心的阴影小孩常常深受童年产生的信念的困扰
内心阴影小孩的情况:如果他的恐惧、羞耻或者愤怒从未得到倾诉,那么这些情绪就会潜伏在他的心底。在成人自我没有任何意识的情况下,这会慢慢演变成伤痛,出现相似的经历时:那个不开心的受排挤的阴影小孩会经常愤怒,并把它的怒气转嫁到其他人身上。
内心的小孩会受到内心信念的影响,这种信念经常扮演着感受的探路者角色。尽管信念产生于童年,但是它们却深深扎根在我们的潜意识层面,并会变成成人阶段的心理模式,对我们的认知、感受、思考和行为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
阴影不仅来自伤害,也来自溺爱
消极的信念不仅仅产生于贫困、忽视,也产生于过度保护。
那些过度溺爱的孩子的父母会给他们的孩子留下这样的信念: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并不需要为此付出多少努力。这种信念会让他们高估自身的意义和重要性,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如果事情没有照着他们所想的去发展,他们会非常伤心和愤怒。
如果一个孩子受溺爱的程度太高,他对悲伤的容忍度会比较低。无法忍受哪怕是程度很低的沮丧,缺乏适应能力。他们没有学会如何融入并适应这个社会,因为他们一直都是父母的小皇帝或是小公主。
这些信念会导致这些孩子在幼儿园、学校或者长大成人后会出现适应性障碍,他们经常会得罪身边的人。当他们喜欢一样东西但是造到遭到拒绝时,他们会感到非常绝望,因为他们不习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5、信念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你的想法决定了你的感受
信念把人凝固在同一个角度,从这个角度,人们只能看见信念内的东西,不断陷入同一种感受。对信念影响感受的套路了解得越深入,越能从内心深处入手,改变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角度。随着方式和角度的转变,我们就能觉察到问题的根源,也就是那些过程问题的负面信念、感受和想法。不这样做,我们永远也无法摆脱它们的纠缠。
童年时期,人们和父母在一起留下的经历比所有理智的思考都真实。
不管是阳光小孩,还是阴影小孩,他们都会用过去童年的经历解读今天遇到的事情。对于阴影小孩来说,他们的问题是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对现实感到恐惧和焦虑;对于阳光小孩来说,他们的问题则是戴着童年天真烂漫的眼镜看待当下发生的事情,很多时候,他们正面的童年形象会让他们变得天真,容易轻信他人。
不同的情绪和遭遇会迅速让我们产生情绪,这种情绪会“占据”我们,并控制我们的思考和行动。这种情绪可能是愤怒、伤心、孤单、害怕、嫉妒,也可能是快乐、幸福和爱意。尤其是愤怒、害怕、伤心和嫉妒这些情绪会严重妨碍我们自身我们与他人的关系。
原始信任或原始信任缺失是身体中的深层记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会意识到这种感觉,却很容易唤醒这种感觉。那些缺少原始信任的人总是觉得自己没有安全感,甚至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他们时常处于阴影小孩的模式中。那些拥有积极信念的人可以支配自己的原始信任和自身完整的自我价值感,所处的阳光小孩模式也是积极向上的。
6、发现我们的阴影小孩
我们的自我形象基本上由内心的信念决定,并会把这种形象投射到别人的眼睛中。如果内心的信念是正面的,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那么我们就会觉得别人也这样认为。相反,如果内心的信念是负面的,自我感觉不好,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那么我们就会认为别人也这样认为。
实际上,情绪时判断和评估事物的重要指标。情绪会告诉我们一件事的重要程度。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情绪不够了解,就会产生需求认知障碍。正因如此,不少人都在抱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处理问题时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不考虑感情。多与自己的情绪交流,可以给人直接提供理性方向。只有充分考虑了感情因素的决定才会让我们感到心安理得。就算是潜意识中感受到的情绪最终也会决定我们的方向。
7、接受自我,发现阳光小孩
我们的压力越大,约会跟自己抗争,这是一个心理法则。很多人的一生都在跟自己作斗争。这会让人疲劳,也不会带来任何结果。接受自我是放松和有效工作的前提。接受自我并不意味着自我必须完美,或者只接受自己的有点。它意味着肯定自己身上所有的东西。
人的大多数烦恼都要归结于:害怕犯错,害怕做出错误的决定。我们努力追求正确,很少原谅自己犯下的错误。许多人产生烦恼不仅仅是因为犯了错误,而是他们认为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他们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不够优秀。这种情绪源自于阴影小孩和他的负面信念。
阳光小孩是我们喜爱的一种内心状态。他无忧无虑,不忧虑过去,不担心将来,是一种活在当下的能力。他快乐活泼,积极主动,对事事充满好奇。他从不怀疑自己,喜欢自己本来的样子,也从不把自己跟其他小孩比较,而是倾心外面的世界。他会大声地说笑、蹦跳、歌唱和享受人生,也会静下心来学习和工作。
想走一条新路,与旧模式告别,我们必须有一个坚持到底的目标,以及一种替代旧模式的新模式,它就是阳光小孩。请寻找为自己幸福负责的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必须是百分百属于你自己的。不要去等别人改变,或者期待一些好事发生,你要自己主动进入你的人生,去改变你想要改变的事情。
价值观是一种神奇的对抗方式,人们把它称为对抗恐惧的良药。找到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它将以一种健康的方式帮助你克服阴影小孩的弱小和恐惧。
施特.凡克莱在他的作品《给予的意义》中写道:我们的大脑对利他主义的渴望跟对性以及巧克力的渴望相似,如果认为自己的行动有更高的价值,能服务社会或者他人,那么,我们感受到的幸福指数会更高。
人们在行动中寻找意义,没有意义的生活会让人抑新的信念,价值以及对自身优点和资源的。认识能够帮助我们治愈阴影小孩,让阳光小孩重新焕发活力。
希腊人对于幸福原则的理解是:幸福不是通过外界因素达成的事情,而是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引发的结果。正确的生活方式包括自强不息、自律和美德。幸福原则与想了主义完全不同,享乐主义是感官的享受。感官的快乐会给我们带来短时间的快乐,但是正确的生活方式会给我们带来平静而持久的幸福。
8、从保护策略到价值投资策略
你对自己的接受程度越高,越没有必要躲避这个世界。你表现得越真实,你的人际关系会越融洽。你自我发现的程度越高,就越能更好地跟他人相处,别人也越能更好地跟你相处。
人们对于关系的渴望根深蒂固,而保护策略的指向则是人际关系,目的在于帮助我们获取他人的认可和喜爱,并保护自己免受攻击和拒绝。整个世界的运作原理是认可度原理。
保护策略就像一层壳,在躲避和隐藏中,让我们丧失了真诚。正如攻击和反击不会让人变得亲近一样,保护策略的角色扮演和隐藏也不会。真正的亲近来源于真实和坦诚。
真实的自我比完美的自我更能拉近我们与他人的距离。在那些真实展现自己缺点的人面前,人们会感觉更加舒适。而在那些看起来很完美的人面前,我们会感觉没有价值,地位低下,甚至惭愧。完美尽管会让其他人对我们产生嫉妒,但是不会让我们真正受到欢迎:真正讨人喜欢的是那些有缺点的人。
灰天使:他们是打上引号的天使,因为他们不是用自己的善良来帮助别人,而是通过自己的缺点帮助别人更好地认识自己。
对于灰天使这类人来说,唯一有意义的解决方式是自己觉察到这种关系的扭曲,果断脱离,断开和他的联系,如果不可能的话,至少从内心跟他保持距离。
9、抛弃完美的外壳,做真实的自己
如果你想要解决你的问题,或者你想要更好地自我发展,你必须自己承担责任并且主动研究自己,获得觉察,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样你才会发现自己认同了内心的阴影小孩。只有你自己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带来改变。
保护策略是一种固定模式,它会让人不断地重复同一种套路,做同一件事情,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多次。人们会频繁地使用保护策略,经常陷入阴影小孩的消极情绪状态,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糟:当我们想要撤退是,却发现自己身陷囹圄;当我们情绪化使用保护策略时,却发现自己已经变得不可理喻,更具攻击性;当我们追求完美时,却发现自己就像被绑架一样,身不由己,没有办法停下来。
了解自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的唯一途径
如果人们能够开口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所带来的好处要比想象的多得多,既可以让你做真实的自己,也可以让别人觉得你不是一个软弱可欺的人,还可以让朋友清楚你的底线,知道该如何与你相处。
只有你自己变得轻松,你的人际关系也会随之变得简单。因为只有你自己变得真实,用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够产生真正的和谐和亲近。
学会处理冲突,构建自己的人际关系
那些保护阴影小孩的人,在迎合别人、追求和谐的过程中,缺乏主见,就像一片落叶追逐着每一阵风,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也难以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去完成自己的目标。完成目标需要明确的方向,需要定力,但他们却缺少这种能力,终其一生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别人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他们害怕冲突,总是被动接受人际关系,而不是主动建立起自己的人际关系。他们有反应,没行动,常常乖乖去适应别人的想法,从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他们迎合他人的代价,就是窒息自己的想法。他们很少反驳他人,遇到冲突时,只会选择撤退、逃离,或者中断与对方的联系。
这些人很少表达自己的想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根本不清楚自己的想法,或者对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不确定,抑或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他们不敢去争辩,无非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他们不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去处理事情,而是按照“谁会输,谁会赢,谁有优势,谁处于劣势”的标准权衡问题,认为这样的策略才能保护阴影小孩不受伤害,他们的行为缺乏是非观,犹如一棵墙头草。第二个原因是,觉得对方始终处于优势地位,认为对方更有能力,说得更有道理,自己只有跟随的份儿。
要保持良好的心情来表达所有的事情,包括棘手的问题。如果你说话的态度是友善的,想表达的信息也会是完整的。如果你完全带着友好和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对方,无论你说的事情是好还是坏,他都可以接受。请注意:如果对方说的有道理,请给予赞同。这会让你立场独立并且讨人喜欢。相反,如果你顽固坚持自己错误的观点,则会显得既不独立也不讨人喜欢。观点、友好的态度和判断能力是理解的基础。
如果交流一方被自己的阴影小孩强烈的感知扭曲所束缚,再好的言辞也起不到任何作用,智能通过避开这个人,才能保护自己。
练习自己的同情能力
高情商不是能说,而是会听。伟大的美德之一是能够真正倾听对方。倾听是同情的桥梁。很多人觉得倾听很难,没听别人说几句,就心猿意马,开始想自己的事情,或者琢磨自己的想法。
倾听不仅涉及说话的技巧,更包括一种内在的态度。你要敞开心扉,对别人说的内容真正感兴趣。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把自己的事情和思考放到一边。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对方身上,从而进入忘我的状态。
抢夺别人的话语权是倾听的大忌,但一言不发也会令对方讨厌,这种涉及倾听应该遵循的第二条规则:再次表达。在倾听的时候,你也应该尝试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是,你在表达意见市,要确保自己真正理解了对方的意思,这就是所谓的再次表达。
再次表达看起来十分简单,但是我们彼此的沟通常常就是败在了这上面。
再次表达是一件非常简单而又困难的事。简单是因为人们可以通过它提高互动交流的质量。困难是因为集中于别人说话的内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切合实际的再次表达会让说话者感到豁然开朗,而错误的再次表达会让说话者失望、生气甚至愤怒。所以,运用再次表达时,你必须认真倾听,弄明白对方真正想说的是什么。在任何情况下,你都应该确保自己听懂了对方的话,真正理解了对方的意思。
请把注意力和力气集中在自己身上,这样一来,你就能跟不幸福的关系保持健康的距离,你会照顾那些与你直接相关的人。从根本上来讲,你把自己照顾得约好。给自己充越多的电,你在人生的道路上才会跑得越欢实。
你已经做得很好,可能别人并不满意。你管得了自己的言行,却管不了别人的嘴。
信任生活,而不是控制生活
每一种尖锐情感的背后都隐藏着某种柔软的情感。愤怒是尖锐的情感,无能和无助是柔软的情感。感觉到自己无用,人才会恼羞成怒;感觉到无助,愤怒才会成为人最后的选择和出路。
10、找到回家的路,解决所有的心理问题
人们可以利用速溶话语,来回应基本上所有实际或者臆想中的无力行为。
没有意义的废话有时候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暂时阻挡你愤怒的节奏,让你有时间思考确认一下,自己所处的情景。
答非所问。你可以保持严肃,表情和声音看起来好像是在回应对方,但是回应的内容完全是另外一码事。你也可以乱用俗语,这些俗语会发挥作用,最终打破攻击——反击的循环。
还有一种消除攻击锋芒的技能是夸大所说的内容。
还有一个非常好的速溶话语叫做:“你说得有道理。”认同对方,是化解对方攻击最有效的武器。
你可以让别人失望
失败是生活的一部分,告诉你的阴影小孩,人生中唯一的失败是因为害怕失败而放弃尝试,依赖他人。请把你的阴影小孩拥入怀中告诉他,错误使最好的老师,每个人都是在错误中成长,没有理由去怀疑自己。同时,你也需要让你的成人自我明白,大多数的决定都是可以重来的。如果一个决定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你还可以进行改正。
也请告诉你的阴影小孩,不要害怕别人失望,作为一个独立成长的人,你完全可以让别人失望,这是你的权利。阴影小孩必须明白,成长意味着分离,他必须脱离父母,开始自己独立的人生。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不再爱自己的父母,而是指,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医院来筑建自己的人生道路。
意志力是一种肌肉活动,在强劲的压力之下, 这种活动也会消耗殆尽。这意味着,人们使用意志力的频率越高,意志力就越容易疲惫。
懒惰定律:就算没有原因,休息的身体更愿意休息。就算没有原因,行动的身体更倾向于行动。应对懒惰定律最好的办法,是制定明确的日常规划。
请思考那些对你来说非常重要的事情,然后制定出你的每日和每周计划,这会给你很大的帮助,可以让你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开始计划。开始需要巨大的气动力,之后的事情会变得容易很多,尤其是当你的计划进入“自动驾驶”时。自动驾驶,意味着你能够持之以恒地前进。
纪律是激情的保证。没有人可以仅仅凭借激情生活一辈子,没有纪律的激情早晚会翻车。没有几率的激情会让人的知识和能力浮于表面,无法深入钻研一件事情。长此以往,人们会对自己不满意,觉得自己肤浅,没有深情地活在这个世界。纪律能提高我们投入的能力,投入并深入研究一件事会让我们感到深层次的满足和幸福。这会让我们自我价值变得健康。
要战胜懒惰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改善自己的气动力,二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持久力。万事开头难,启动力弱的人会患上拖延症。所谓拖延症,缺乏的就是启动力。这些人总是把重要的任务往后拖延,无法启动自己去做某件事情。人们之所以患上拖延症,一是因为懒惰,二是因为阴影小孩所产生的强烈的自我怀疑。拖延症患者的阴影小孩总是害怕失败。这种潜在的无法胜任工作的恐惧会导致,他一直把工作往后拖延。而内心的成人却完全持相反的观点。
回家的路,是一条寻找内心支撑的路,也是一条成为自己的路。
制 人的想法和期望来摆脱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