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出没寺庙,不参拜,只是静静地游走,看那里往来的人/诵经的师傅和升腾的香火。
有时候会对着佛像发会呆,用片刻的宁静涤荡下心底旺盛的烟火气。
喜欢和向往的地方,也多是宗教氛围浓厚的地域,有着虔诚信仰的藏区和尼泊尔这样的东南亚小国。
时间长了,有人不无担心的提醒我:亲,你可别看破红尘啊。
哈哈,不会。虽然也想过短期出家或者清迈禅修这种事,但纯粹是为了收获体验。一生就这么长,清心寡欲地活着也怪无趣的,胡紫薇说的:“活一场,不热烈点不白活了。”我还要在这红尘热浪中翻滚呢。
但我确实活得越来越虚无。好坏各半吧。当你觉得一切都没必要攀援执着时,你会习惯放任自流,不管是遇到的人还是事,来则来,去则去,不留不恋。得失心轻了,对人事物的热情也寡淡了,不舍得用力地去爱也不舍得用力活着。
这可能跟我读的书有关,我总是瞎读书,没有目的性也没有系统性的瞎读。我看书基本靠遇,比如某篇文章里提到某本书,而书的内容和气质恰好吸引我,我就会去读一读。
大学时不小心读了叔本华,对他的悲观论调心悦诚服:人生就是一团欲望,满足了就无聊;不满足就痛苦。人生的基调从这里起了变化,以前的壮志雄心逐渐佝偻了起来。之后又听了蒋勋版的解读《红楼梦》,听完全是幻灭感: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如果以墓地为起点思考问题,世上真的便无难以取舍难以抉择难以平复难以了断的苦恼。那句话怎么说的:“没有人认真装修租来的房子,每个人却都在拼命粉饰从死神那租来的生命。”
再然后,就是遇见了《正见》这本书。好像是在书店闲逛的时候看到的,加之之前读过作者宗萨仁波切的文章,他的观点“难以改变的习气是轮回,每一个发自内心的小小改变都是涅槃。宗教是致幻剂,修行是迷局,你只是哄着自己往更好的方向走去而已。”让我有种拨云见雾的感觉。于是看了这本《正见》。
虽然讲宗教,宗萨仁波切使用的语言和修辞都很通俗,整本只讲佛教的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我不信仰任何宗教,但面对佛教时总觉得亲切,大概是因为佛家眼中的现世就是我所理解的生活:诸行无常,一切事物皆为合和而成。万物都是由不稳定的元素所组成,一点小的刺激就会分崩离析。并且物与物之间相互依存,没有一项是以独立/恒常与纯粹的状态存在的。
就像床头的一束花,除了构成花的分子,她还是水空气和花农的产物。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一切事物不可避免地会从目前或原始状态中解体。
诸漏皆苦,诸法无我。一切情绪都是我执的结果。仁波切说自我其实是一个误解。当我们看着自己的身体(色)/感受(受)/想法(想)/行为(行)/识(意识)时,我们通常制造出一种自我的概念。而心经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所以证悟的结局不是快乐,而是寂静,五蕴皆空,涅槃寂静。
前几天远在他乡的凯同学说我最近的微博都是探讨人生,怎么活了这么久还是没学会跟自我和解。我说自己的困惑在于陷入了巨大的虚无感中无法挣脱,聊人生是想抓住一只手拽我一把,但是无解。
在我写的大多数给读者看的文章中,我都会收一个正能量的结尾,告诉大家生活多么值得经历,我们该如何向阳地活着。但实际上我从来没有真正说服过自己。生和死我们都没有选择权,能让我感受到存在的只是当下的每一个瞬间感受。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不知道在哪里,所以要信马由缰地活着,别委屈了自己,要爱便爱,要恨就恨,要得到就别怕失去。
有人说人只有在年轻的时候才急着把自己解剖给别人看,所以长大后我们都学会了沉默。知道我每天的工作都要写写写的朋友,聊天时都要问一个问题:你怎么不开个公号,写点自己的东西?我基本都以懒为理由搪塞过去。确实也是懒,更重要的是觉得表达没意义。据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知道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都与其他人无关。感受性的文字每个人都有,何必脱光了给别人看,在朋友圈写这种独白,有种裸奔的感觉。更尴尬的是,你都把衣服脱了,别人还一脸懵逼的不知道你在抽什么风。
后来还是胡紫薇的文字给了我答案,关于写还是不写,她也有同样的疑虑,她的答案是:“后来,成长了一些,慢慢活明白了一些事,知道了很多不甘心来源于未及发生。活到最后,我们总是宁可因为做什么而后悔,也不愿意错过什么而抱憾。既然举心动念,无非是罪,那就不要把念头只是隆重地供奉在心里吧。你写了,别人要不要听,也是别人的因缘,何必把众生的因果背负在自己身上。太自矜了,反而是因为在乎。”
于是,就有了这篇小文。看得见看不见,懂得不懂得,随缘。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