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笠无敌
上周六去参加考试,第一门考科叫《综合素质》,综合综合,就包含很宽广的内容。我之前记了中外历史、中外文学以及科学素养的内容,本来信心满满,二十九道选择题中有九道文化素养,做对五六道不成问题吧!结果呢,我背的这些通通没考,什么生物人体啊、化学常识啊、音乐理论啊,动物知识啊,个个榜上有名。考后核对答案,蒙得全错,我要崩溃了!九道题只对了两道,一道是关于动物知识的,这要得益于多年前做少儿图书编辑,负责过很多次动物百科,算是知识积累;另一道是选出哪部动画片属于中国制造,即使没全看过也都听说过,这算是生活积累。(我相信大家肯定都看过:《加菲猫》《猫和老鼠》《黑猫警长》《机器猫》,来选吧!)
我对理科一窍不通,对很多边缘学科也模棱两可,单说考试的话,我倒是不遗憾,毕竟自己这方面功夫没到,只盼着凭借主观题能通过考试吧!但我不得不承认,还是自己的知识面很窄,换了其他文科生,也应该有很多同学能答得出来。
印象很深的,2011年11月份,我在加班加点地编写《可怕的魔鬼地带》,里面列举了世界上发生诡异事件的地方。周末去加班,边写边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然而并没有,后背一阵发凉。也就是那天傍晚,我和大学寝室的老大和慧约定见面,在车站相拥后,我抱怨道:写那些魔鬼地带太可怕了,总感觉有人叫我。老大随口接话:是百慕大三角那些吗?我点头:是啊是啊!老大懂得真多,在此之前,我完全没听过这个词语。
我们老大是个读书面很广的人,而她却是一个文科生,是一个公务员。生活工作中并不接触这些内容,只因不分门类地博览群书,一下子就显得很立体、很令人膜拜,有没有?除了我们的老大,同寝室的慧、欣和梦梦懂得也很多,读书不设限,思考问题也比我全面深刻。
我想说,现在选拔人才的考试,包括成人考和学生考,更加看重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考查内容很全面,也很灵活。这几天看新闻,陆续有一些省份发布要把音乐和美术纳入中考,不是要求学生有多么深的造诣,起码基本的常识要了解。这可以算作真正迈向素质教育的一小步,从注重成绩到注重能力,从注重主文化课的考核到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现代教育的目标在一点点实现。
当然,学习不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为日后工作和生活打基础。走出去接触自然、社会是学习的途径之一,静下来读几本好书也是一种途径。在很多篇文章中,我反复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这是我的切身体会。即使走得再远,你也不可能寻访到恐龙的足迹,即使飞得再高,你也无法探究出下雨的奥秘。有些东西生活可以教会我们,有些则需要书籍来拓展。
我思考,为什么到现在对那些科学类书籍也无感,究其原因,大概与小时候接触不到有些关系吧!小时候能看到的书很少,关于人体、地球、宇宙、恐龙、武器、动植物,完全没有看过,以致我在编辑这些图书时,常常压力山大。编书与看书相比,要求更严谨,更科学。所以,我每接到一个项目,就是自我救赎的过程,先学习再编辑。记得领导常常分我“动物”,结果帮我在若干年后的一场考试中赢得两分!
可见,引导孩子,尤其是引导启蒙期的孩子阅读多种学科的书籍很重要。孩子对书籍的种类是无所不包的,不要单单地给小女孩读公主故事,给小男孩看恐龙王国,也不要人为地给孩子规定看什么不看什么,只要是合法、健康的都没问题。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多角度的书籍,接触过才会了解,了解过才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而这个过程,就是对知识的积累,孩子的视野和知识面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宽广,语言表达、思维想象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整个小孩儿,身上好像也多了一种叫“气质”的东西。与大家共勉。
我是小笠,曾经是少儿图书编辑,现全职妈妈一枚。安爸安妈带着安安离开家乡,在一座1.5线城市打拼。顾家顾娃之余,我会写一些日常感悟和带娃心得,不鸡汤,也不高大上,但仍然期待你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