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说

前不久,惊闻朋友圈一位母亲心肌梗塞,撒手人寰。乍一看,连我这个局外人,都难以接受,不敢相信。

她,较我年轻好些岁。算下来,母亲应正当年,很难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痛失"。

也是受到这件事的冲击,一直心念这一话题的我,才终于动手写写“死亡”。

"死亡",在中国人眼里,是十分忌讳提及的话题。特别是对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仿佛提及此事,就会招惹到不好的事儿;而不提,这就像件遥远的,或有或无,永不发生的事儿。

虽然我们每个人,自呱呱坠地之日起,都行走于这条通向死亡的道路。某种意义而言,这是一切生物,必然走上的一条不归路。然而,当我们囿于日常时,却如空气般,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对年轻人而言,血气方刚之时,相信世界"是我的,只有我想不到的,没有我做不到的"。

随着时间推移,社会的磨练,慢慢意识到人生的"不确定性","努力能增加收获所想的机率而非必然",我们开始学习去感恩,他人给予的机会/帮助/甚至挫折。

而年迈之后,随着看待问题的通达,愈发意识到自我力量的渺小。

上两周,与一位年逾70的长者吃饭聊天时,他说,“人的一辈子是偶然,靠的是机会”。

这种观点,相当有代表性。

我答曰,“嗯,到了您这个年纪,这么看,很自然”。

其实,这反映的是:

不同阶段,随着人的成熟度增加,自然看到同一事物面相也会随之改变;

而前提是,每个人在不同年龄段,要去做/也做了该做的事儿;

可以判断的是:

若没有年轻时的努力/付出/积累,相信他未必有机会获得,而今在专业技术领域的深度及影响力;

而没有那些时代的、偶然的机会,也无法成就个中的高度。

几年前,有篇"向死而生"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疯传。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看后很受触动。

然而,不用多久,这种触动,很快在日常琐碎中,消失殆尽。我依然按照之前的节奏,去做那些该做的事儿,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改变。

之后又过了若干年,等到不惑之后,才开始对这一话题有了更深的体会。或许就是因为年龄到了,不论后知后觉,抑或先知先觉,我们愿不愿意,或多或少都开始感到生活的真实"意味"。

不少人将之解读为,"中年的压力/生活的无奈";于我,更准确的描述,则是一种"向死而生"的感觉/受。

一方面,死亡的确已离自己的世界,不再遥远。

早在2010年初,一位比我仅年长三岁的前公司高管突然离世的冲击,至今仿若发生在眼前。在他离世前三个月,我们高频率地工作过。毫不夸张地说,眼睁睁看着一个精力旺盛的大活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转身成挂在墙上的黑白照片。那种感受,无法言传...。

由此,我开始切实感受到:

生命的无常;

努力工作的同时,要学会关爱自己的身体,要去挤时间做自己一直想去做的事儿;

健康的重要性,大过天;

失亲之痛,于他人,终会过去;于家庭,却成永远。

再之后,开始发现:

更频繁滴,在不经意的聊天间,就能从周遭亲朋好友同事处,听到病重/死亡的讯息。

而近几年,暮然回首,发现:

离开这个世界的人,已逐渐从爷爷辈移到了父亲辈,死亡真的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向我们走来;

频频听/看到,他人的这种失去/重病的煎熬,悄然生发出一种更切骨的"生命感受"。

另一方面,父母辈的老人们纷纷年逾古稀。与古稀伴随而来的,是体力减弱/不适应/情绪波动/对生活环境熟悉度的更高要求。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没来由地突然出现,性情的某种执拗。其底层动因,或许只是对体力衰减的不习惯/不知所措,亦不排除对走向死亡,有更切实的感受,而心生恐惧/畏惧。

这一过程,让我明了:

三十年后,我亦会走上,与父母辈同样的道路;

也让我学着,从更长远,看待日常的优先/取舍。

无论具体如何取舍,对于任何年龄段的人,除了日常即定的节奏外,重要的是:

花/挤时间/精力,去做那些一直想做,过去常因"没时间/今后做"的理由而搪塞过去,尚未行动的事儿;

去学习探索,于探索过程中,花些时间,去感受/体味生活细微的美好。那怕只是,午餐的一杯好茶,一口合胃口的饭菜,一份家人做的爱心早餐。

由此联想到,一位好友谈及新近练习钢琴时,眼中的熠熠生辉。这些点滴的乐趣,向往已久而终于行动且小有成的喜悦,自然在平凡的生活中,泛起涟漪,焕发光彩。

高晓松的那句"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一度很流行。不少人将之当作自己彻底放松休息的理由,其实不然。

诗和远方,永远都需要用实力说话;

诗和远方,亦并非只发生在未来"当我如何如何之后"的某个时点;

诗和远方,其实可以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任何一个不起眼的时刻。

"向死而生"的思考角度,或许对年轻人太早,对而立/不惑之年的人们,却大有裨益。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这句诗和远方,是高晓松在184天监狱生活中写下的。

我想,若是没有那段隔绝日常的日子,他未必有时间停下来,静下心来想想,"我到底要什么"。

而这也正是,每个忙碌的人,面临的困局。我们的确偶尔需要,花些时间思考,排漏补差,找到内心的"诗和远方",并开始行动。

"向死而生"的感觉,则是将我们间中抽离即定生活节奏的助推者。现在开始的"行为改变",在未来五年/十年或是更长的岁月里,将会为我们带来,做出改变之时,从未意料的好处。

只要我们永远不停下脚步,去改变,去学习,我们就能一直看到,比常人更美的人生风景。

终有一天,当我们最后一眼,回望这个世界时,能做到"了无遗憾"。

这,或许,才是"死亡"存在的意味所在?

p.s. 又及,昨夜突闻一好友的朋友突然离世,死亡的确与我们只在咫尺之间,为逝去的灵魂祈祷祝福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6,099评论 5 4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2,473评论 2 37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3,229评论 0 32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570评论 1 26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427评论 5 35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335评论 1 27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737评论 3 38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392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693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730评论 2 31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512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349评论 3 31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750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01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90评论 1 25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706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904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