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初五,我们姐弟一般是齐聚大姑家。这是不成文的规矩,同时也是在大年初二时再次明确了的。
大年初二,习俗是回娘家。有儿媳妇的,有女婿的,一般是初三回。但在我家,初二时,大姑会带着儿媳携着女婿,一起回奶奶家。不为什么,这是表弟和表妹夫强烈要求的,“就是想到舅舅家热闹热闹!”
于是,初二,大姑一家,小姑一家,我一家,携儿带女,外甥外孙齐上阵,浩浩荡荡奔赴我奶奶家。吃吃喝喝玩玩聊聊,热闹过后,相约初五大姑家再聚!
初三初四,没走娘家的走娘家,没看外婆的看外婆,初五齐刷刷大姑家聚齐。
我妈和小婶去看我的姑奶奶,没来;大弟妹镇街店里开门赚钱,没来;小叔留守在家没来。大弟开车带着我奶奶和两个娃从家里赶来,小弟带着媳妇孩子从县城赶来,表妹一家赶来,小姑一家赶来。哈哈!算算人吧!和初二一样热闹。
三姨姥爷肺癌年前在南京动了手术,回来后一直住在县城儿子家。初四我得知他们回到了村里,赶紧给小叔打电话,安排来走亲戚。于是,大弟到了大姑家后,放下小孩子,带着奶奶和两个姑姑又齐聚三姨奶家。当然,到了三姨奶家后,兄弟是必来娃爸家的。我们是一个村嘛!
你要问了,大姑和小姑串门走亲戚了,谁在家留守做饭呢?哈哈!小姑父啊!表弟媳妇和我小弟媳妇打下手。图片上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就是出自他们之手。
大弟来后,我和娃爸带着孩子们出发,大弟去三姨奶家接了奶奶姑姑们,都到大姑家吃饭。去大姑家不能不去小姑家,虽然小姑不在家,但是孩子们在家里等着我去接呢。拿上礼品放在小姑家,接上孩子们,直奔大姑家。亲戚近了就是好吧?一会儿功夫能串好几家!
大姑家的屋子高,院子大,封了走廊,点了炉子,太阳很好,屋里屋外,热气腾腾。
宴开两桌。男人在屋里喝酒,女人和孩子在院子里吃饭。表妹夫是个场面人,车里随时备着酒。院子里放了一瓶红酒。小姑家的两个表妹以为是葡萄酒,拿起杯子,呼呼的倒了很多,喝了一口,嫌苦,都享不了。哈哈!我来喝。我拿了小杯子,和表弟媳妇,和小姑,你一口我一口热的热火朝天!
“发大财!”“闺女上清华!”“儿子上北大!”“瘦十斤!”“变俊!”“变年轻!”……我的这祝酒词不错吧!
饭毕,表弟拿出了麻将。没有桌布怎办?哈哈!不喝酒的小弟在席还没散的时候就去镇街上买了来!表妹拿着酒盒子坐在表妹夫后管钱,表弟的口号是“赢的钱给媳妇换个新手机”。“钱直接扔在地上,让你们看着我赢钱!”这豪橫!小姑父不太会当麻将,但他作为长辈,还想当。一会儿让表妹夫给他看看,该出哪个;一会儿说,“让我想想!”哈哈!哪有让对手做军师的?小姑父就是这样的人!不在乎输赢,输了全当给孩子们发压岁钱了!一年就这一次,图个高兴!大姑提着茶壶,给这个倒茶给那个续水,忙得不亦乐乎,喜得笑逐颜开!
奶奶和表弟的奶奶聊的很开心。俩亲家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看着一院子的孩子们,心里特别高兴。
估计有人问,大姑父呢?亲家公呢?在天上呢。九八年,大姑父生病去世。这么多年,大姑任劳任怨,忙里忙外,在亲家爷爷奶奶的帮助下,一人拉扯着表弟表妹,看着他们成家立业,个中苦楚,可想而知。表弟爷爷,过世已经十年。亲家奶奶,帮助大姑,看孩子做饭干农活,从不惜力。大人们疼惜孩子,孩子们听话孝顺。一家人和和睦睦,相亲相爱,把生活过的红红火火。
吃着喝着聊着玩着,时间过得很快。太阳西斜,小姑和大姑去厨房烧汤了,非让吃了晚饭再走。
我可不能再吃了,午饭还没消化呢!打道回府吧?“不行!没玩够呢!”孩子们发话了。
嘻嘻哈哈!感谢这美好的时代,感谢相亲相爱的家人们!有你们,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