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朋友在不到三十分钟的时间花了三千多元购买了一个线上课程。付完款后很高兴地给我打了个电话,说终于为自己花了一笔钱,以后要好好学这个课程。
我知道他平时省来省去的,就很好奇,是什么课程能让他这么果断地出手这么多钱。
我就问他课程主要讲什么呀,是谁讲呀?
他说,他不知道。他也是今天第一次了解这个课程,只是以前听一个朋友也在上这个课程,说是很有用。
我说那上这课你的目的是什么,他说就想给自己花点钱,投资一下自己,充实一下自己。
等我问完了,他瞬间陷入了懊悔当中。他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冲动,责怪自己竟然这么不理智。他几乎绝望地说,自己平时在淘宝上买几十元的东西都要看半天,货比三家,再看看评论。为什么这一次花三千多元,他连考虑都没考虑。他发现自己的这一消费行为完全出于冲动,而不是建立在理性思考之下。他至少应该试听一下,了解一下这个课程的内容、授课人的水平、平台的可靠性等等。
三千多元已支付,但他对消费的内容近乎完全无知,只是抱着为自己花点钱的想法去消费。
他只是想为自己花点钱,至于花到哪,花得值不值他不在意。
很多时候,我们确实更关注的是消费行为本身,而不是消费的内容。比如我们去某地旅游,或者去某家店吃饭,只为发个照片刷朋友圈,而食物吃的马马虎虎,逛得走马观花。
我们只是为了消费而消费。消费行为或者说消费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代的消费内容,给我们带来了心理上的满足和快乐。
自从有了智能支付,我们的消费行为越来越频繁,消费节奏也越来越快,简单便捷的支付方式使我们的消费方式也越来越不理性。
正是这样,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我们更有必要时常反思自己的消费理念、消费行为及消费感受。
即使几块钱喝一杯豆浆,我们也有必要知道它是五谷杂粮现打的,还是豆浆粉冲的,只有了解了豆浆的制作和自己的需要之后,这才决定要不要花这个价钱喝一杯豆浆。
现在的商家为了促进消费打出的口号是:“买买买,成为更好的自己。”但这口号本身也是令人怀疑的,也许买买买,只会成为又穷又糟的自己。只有更好更理性的买,也许才会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个买一定是有限定词的。
突然有点怀念以前,有周期地从银行小心翼翼地取现金,怀揣着现金很开心地去买自己蓄谋已久的东西,买到后爱不释手的心情绕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