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大自然写作家。
法国除了写出耳熟能详的《昆虫记》的法布尔之外,还有一位文学家,儒勒·列那尔。他的作品有《胡萝卜须》《自然纪事》《日记》等等,因为一直住在法国的乡村,所以喜欢大自然,描写自然的散文较多,文章清新可爱,童真有趣,返璞归真。
但是当你了解他的生平过往,你就会知道他虽然生活在环境优美的法国乡村,却有一个十分痛苦的童年,他的父亲性情粗暴,反对教会。母亲是个虔诚的宗教徒,严厉苛刻。父母亲都偏爱哥哥姐姐,儒勒在家里动辄得咎,老是挨打。
父亲反对教会,母亲却是虔诚的宗教徒,父母之间的种种矛盾都体现在列那尔身上,都偏爱哥哥姐姐,忘记了列那尔,他成了父母相互之间并不妥协的产物,彼此漠视彼此愤怒。
多子女家庭的孩子严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厚此薄彼,儒勒·列那尔在他的作品《胡萝卜须》里面有很直白的描述,主人公胡萝卜须因为头发是赭红色的,皮肤上也有不少雀斑,所以妈妈叫他胡萝卜须,他有哥哥有姐姐,都得到父母的偏爱,惟独他,尽管家里最艰巨的任务都交给他完成,却仍然没人欣赏他,半夜,鸡窝的门忘关了,哥哥姐姐都声称害怕,又都一致胡萝卜须最勇敢,被捧迷糊的他,只好冒充好汉,硬着头皮去了,回来不但没有得到父母的表扬,母亲反而用平静的口吻地说:从此以后你要每天都去关鸡窝的门。他和哥哥肩并肩耪地,不慎,他的额头着了一镐,一家人赶紧将他哥哥抬进屋,因为他哥哥一看见他流血了,吓昏了,一家人围着哥哥转,而流血的他却没人理睬,他妈妈还说他:你就不能当心点吗?
《胡萝卜须》这部小说简直就是一部少年受伤心灵史,不幸的童年将优美的法国乡村风光撕碎的干净。
好像每个痛苦的小孩童年都这样,得不到表扬和宠爱,只有无辜的责骂和挨打,生活中没有爱,没有温暖,受尽折磨。幸运的是作者并没有成长为一个性格有问题的少年,后来他志愿投身于写作,写过诗和小说,写过散文,与友人创办了文学期刊《法兰西水星》,后来又出过另一本刊物《白皮杂志》。
生活看起来积极向上又平静正常,但是童年时光终究是刻在了他的内心,他一直都在大自然里寻找慰藉,《自然纪事》里面的种种描写细致优美,一瞬间的静止是他的描写方式。
所以你能在这本书里看见:
在月夜打猎休息的当儿,观察到草丛中细碎的月光;
说鸽子:在屋顶上隐隐的打着鼓;
描写天鹅:他在湖面上滑行着,仿佛雪白的雪橇似的在云影间悠悠的溜达着。
说小狗德德矢死去:德德矢卧在小筐做成的窝里,静静的等待,眼睛满是哀伤,一墙之外的我们,个个神色疲惫,颓然的坐在椅子里,没人说话。
阿德勒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儒勒·列那尔一生都在作品里寻找童年的慰藉,痛苦的童年让他的心灵敏感又善于捕捉到细微的感受,因为小时候受到伤害的孩子没办法排解自己,只有不停的去感受去想象去寄托,进而转化承受的痛苦和悲伤。
《自然纪事》这本对大自然的描写散文,因为作者善于观察而描写细微,家里的狗不得不死去,站在墙外悲伤;奶牛死了,作者心里难受,让敲钟人响个丧钟,因为:“家里人死了。”
我想,这便是他终究还是被法国乡村治愈了,大自然的一切,可爱的动物们,儒勒·列那尔和它们建立了特殊的情感,从细微处都能发现别人看不见的美,就好像草丛里一点点细碎的月光都被捕捉到,治愈了自己一生都想被妥帖对待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