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不完美,正是你的成长历程》
在这一周,热搜上出现了一条话题:泰妍 抑郁症
内容是,有一个人在泰妍的ins下方提出问题:
-你得了躁郁症吗?啧啧
泰妍回答道:
-不啊,正因为抑郁症而辛苦中,又在认真的进行药物治疗,为了好起来努力着。不管是躁郁症还是抑郁症,请不要带着啧啧的口气说话,像有人那样很差的眼光看待,都是痛苦的患者们。
粉丝在评论区都心疼地安慰着泰妍,希望她能尽快走出抑郁症的痛苦。
同时这也让我想到了一篇关于抑郁症的文章,里面说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抑郁症发病率约为3%-5%,目前已经有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
2600万是什么概念,是几乎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个抑郁症患者。为什么抑郁症现在这么的广泛?
我在《心理学:一个人为什么会患上抑郁症?》这一篇文章里面得到了答案。
其实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有过抑郁的经历感受,比如考试失利的时候,感情受挫的时候,身体受病痛折磨等等各种遭遇不舒服的时候,我们心里或多或少都会有抑郁的感受,但很多人可以通过调整很快就从抑郁状态中走出来,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他们走不出来,也就是这样慢慢地就患上了抑郁症。
而有些人为什么就走不出来呢?他们究竟做了些什么?想了什么?
是因为他们经常会抱怨:为什么命运对我如此不公,让我经受这么多的坎坷和痛苦。
在他们的脑海里,他充满的是对这个世界的消极认识,觉得世界已经遗弃了他们。
正是由于他们对世界、自我和未来的这些消极认识,使得他们的情绪一直处在一个很压抑的状态中,慢慢地,身体状态也越来越差,身体疲惫,难以睡眠,没有食欲,这些身体症状会导致情绪变得越来越抑郁,从而造成身体症状越来越严重,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长时间在这种状态中,慢慢地就发展成了抑郁症。
那对于抑郁症,除了用药物控制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这些患者的症状呢?
答案就是心理医师,我在武志红老师的《感谢自己的不完美》里面了解到了该如何正面看待自己的心理问题。
武志红,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畅销书作家。1992年的时候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在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并在2009年成立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已帮助成千上万的人收获幸福。
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心灵的七种兵器》《七个心理寓言》《解读“疯狂”》《解读绝望》《梦知道答案》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黑暗面,当把这些黑暗面压抑在自己心中太久了的话,我们的心里就会得病,进一步的伤害我们的身体,在生活上,我们要学会接受自己的黑暗面,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那该怎么做呢?
武志红老师在书中说到的方法,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学会接受和转变坏习惯、学会走出悲伤、学会给自己仪式感。
三个微不足道的方法,却可以让你释放自己内心中的黑暗面,与其现在去怀疑方法是否有效,不如让我们走进这本书,亲自感受一下。
学会接受和转变坏习惯
每一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坏习惯,就拿拖延症来说,它就是大家最常见的一种坏习惯。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小刘的例子,在其中小刘是一个拖延症大王,每一次上司交给她的工作,她都会拖到最后一秒再去完成,尽管平时她的时间很充裕,可以及时完成,但她就是要拖,硬是把自己拖到凌晨十一二点,把眼睛熬红了,一身疲倦才罢休。
别的同事觉得她工作态度特别的认真和刻苦,传到老总耳朵里,老总都对她特别的夸奖,殊不知这是在无形中强化了小刘的拖延症。
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就是行为发生—得到奖励—强化,这三个步骤,拖延症也就是这么养成的,想想我自己也是这样,以前在上大学的时候每一次不想完成作业了,我就给自己无数借口硬是告诉自己时间很充裕,等到真来不及了,就奋笔疾书,弄得整个人精神紧绷,赶在最后一刻交了作业。
你们觉得我交完作业之后会不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呢?要是我真反思了自己的行为,我当时也就不会有拖延症这个陋习了,当时就觉得自己特别的辛苦,赶紧买了一杯奶茶犒劳自己,在无形中助长了自己的拖延症。
同上所看,大家也可以知道,要是想要改变自己的坏习惯也可以从行为发生—得到奖励—强化这三个步骤来改变,如何做呢?
就像是小宝宝刚开始学走路,父母在前面拿着小玩具诱导宝宝走路,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走到爸爸妈妈那边就可以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他们就会笑嘻嘻的走向爸爸妈妈,无形中就学会了走路,这其实就是典型的习惯养成方法,先让你有行为发生,再用奖励(玩具)激励,最后不断重复这些动作,就可以让人养成习惯,即使不提醒都可以做的很好。
所以不管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他们都是有同样套路的,至于该怎么做,就要看你怎么选。
如果当时我是先写作业,然后买一杯奶茶犒劳自己的话,我会有大把的时间来玩,这样的情况会比后写作业,后得犒劳,但没有时间玩更好。
所以,当你拥有套路的时候,你要学会把它往好的地方套,而不是往不好的地方套。
学会走出悲伤
我们现实中有很多的人在做错一件事情之后,就觉得自己这做的不好,那也做得不好,特别的痛苦。
明明只是一个小事,但是就会被他放大到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全面否认自己。
书中作者就提到罗女士以及华先生的事例,两个同样是职场老板,但是罗女士做生意亏损了200万就觉得自己永远都垮了,每天都特别的痛苦,而华先生做生意亏损了500万元,他却认为,我这辈子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
为什么他们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待痛苦的表现呢?
原因在于他们对待痛苦的心理活动不一样,华先生对待挫折带来的悲伤,他会内心强大的相信自己可以打败困难,但是罗女士就会内心脆弱觉得自己从此以后就会一蹶不振。
面对自己的失败,华先生会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因为自己以前是一个大学教授,现在下海做生意,知道自己不适合做“大生意”,明白自己的优势一直在文化方面,所以他就转变商场,该做出书的“小生意”,他懂得在困难中找到一条路给自己走,不会让自己一直困在死胡同里面。
并且华先生懂得控制悲伤,懂得这里失败了就是失败了,不会把失败放进自己生活的每一处地方,自己给自己添堵。
一件事值得你悲伤,那就给这件事情划分区域,让它独自悲伤就好,不要随意的牵扯进自己的生活,没有意思,反而会像一个毒瘤,你把它种在了自己的美好世界中,它就会恶意生长,把你的世界弄得一塌糊涂。
学会找到悲伤的源头,用正能量化作一把铲子,把悲伤的种子铲出来,这样你的世界就会更加美好。
学会给自己仪式感
作者在书中说道:一次生命,是心灵不断成长的过程。只是,对于心灵的转变,我们常处于混沌的状态,不知自己已经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这时,我们就需要一个仪式来提醒自己,甚至引导自己的转变。
仪式感就像是一道门,可以提醒你,将要学会开门走到另一个世界,这就是为什么每一个人的18岁都要来一场隆重的生日派对,来庆祝寿星从一个孩子变成一个成人的祝福。
18岁成人礼,这个仪式不需要有多隆重,就算是简单的祝福,它都在提醒孩子,你已经进入一个不同的人生阶段了,你即将成长为一个与以前不同的人了。
你要学会给自己的灵魂做一次次的仪式感,就比如说,你每周打扫一次房间,也是让自己的心里有一种舒适的仪式感,你每次生日吹一次蜡烛,也是一种仪式感,你每次睡前说一句晚安也是仪式感。
这些仪式感虽然不大,不隆重,但是却可以让你安心无比。
其实我们的心特别需要被呵护,他们就像是一个个小宝宝一样脆弱,你一直一位自己有铜墙铁壁般的坚强,其实不是的,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很脆弱,要不然怎么会有心理医生这个职业的存在呢?
心里要是生病了,记得不要去抑制它,抵抗它,你要学会的是对它敞开双手,拥抱它,对它说,谢谢你一直在坚持,谢谢你一直再爱我,谢谢你一直都在,你要感谢这么一个不完美的你,正是这些不完美,才让你这么与众不同,让你可以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