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21-两个孩子的成长日记《2019年12月3日》。
【参加拥抱未来精准教育连续第734天之复训第74天】
冰讲,妈妈,等我长大了,要和你结婚。我说,不行,妈妈已经和爸爸结婚了,不能和你结婚。冰又讲,那我和姐姐结婚我说,不行。姐姐也不能和你结婚,就算你长得再大再大也不行。
三到五岁的孩子在这个阶段里,会认同与他(她)性别相同的父母,小男孩要效仿爸爸,小女孩想要和妈妈一样,同时他们也发展出与同性父母竞争的感觉,想要和异性父母结婚
这是正常的。
成熟的父母需要有条界线允许儿女发展他们在性方面的角色,并将父母与子女的角色划分清楚.我们是一个成年人的,我们夫妻之间的感情纠缠,不应由儿女的承担。我们不能和年幼的儿女说对方的任何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去挑起我们的感情问题,这个既不是他们带来的,也不是他们引起的。如果我们说了,孩子就会以为这个事情是不是因为自己引起的,就会愧疚感,觉得对不起妈妈。然后可能会和妈妈站在一个阵营里,对抗爸爸。视爸爸为情敌。
这个也是俄狄浦斯情结,其实杀父娶母只是恋母情结的极端表现。恋母情结的本质是相似和互补。以男孩为例,他与父亲同性,所以相似,而相似引起认同,使男孩以父亲为榜样,向父亲学习,模仿父亲,把父亲的心理特点和品质吸纳进来,成为自己的心理特征的一部分。男孩与母亲不同性,两性可以互补,取长补短,相依为命,这就是恋爱或对象爱。于是,男孩与自己的父母形成了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种人迹关系可以用恋母仿父来概括。恋母和仿父常常相互促进。父亲爱母亲,而男孩模仿父亲,他就会越来越爱母亲;母亲爱父亲,男孩为了获得母亲的欢心,必须让自己越来越像父亲。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常以父亲或母亲作为自己的性欲对象,父亲爱女儿胜过儿子,母亲爱儿子胜过女儿。孩子也相应地作出反应,若是儿子就想占有父亲的位置,若是女儿就想占有母亲的位置。这些亲子关系和孩子间的相互关系所产生的快感不仅带有抒情的意味,而且也带有敌对的色彩……” [3] 。
恋母情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恋母情结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最早发生的人际关系,长大以后的各种人际关系都不同程度地受恋母情节的影响。可以说后来的各种人际关系都是恋母情结的变形 [3] 。
恋母情结是一种儿童早期的心理固结,是儿童初步认识父母及肯定他们关系的基础上,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家庭地位意识的时期。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都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因为恋母情结的父母不是我们生理意义上的父母,而是心理意象,父母的形象都是经过加工后保存在意识领域里的虚像,这个虚像总是集多种优点于一身,具有超现实的完美性、崇高性,是现实个体的理想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主动对这些形象加以修改,使其符合不同时期的心理需求和现实需要。因此,有些人否认自己曾有过恋母情结这也不足为奇,因为大多数人的恋母情结,只是一种隐性的对父母亲的依赖,由于学习或成长的需要,他们逐渐会远离父母,与家长的实际距离相差的越遥远,分离的时间越久远,他们对父母在心理上依恋就越弱。孩子早期的思想在逐渐与外界的接触过程中,不断得到纠正,最终完全走出父母的怀抱,走上独立的道路,形成自己的生活圈子和健康的性取向。恋母情结的普遍存在性是中西方文学中屡次出现恋母行为的根源,同时也是人们在清醒认识自我成长过程中,对心理逐步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自觉思考 [7] 。
以上是百度百科的资料。这也是推荐的绘本中有这么一本《我讨厌妈妈》在孩子三到五岁时,在孩子说了我要妈妈结婚,或者要和爸爸结婚时,就要明确告诉孩子不行,不可以。这也是我们和孩子分离的一个重要部分。爸爸妈妈是一个整体的。孩子最终要分离出去的。慢慢地,一点点地和孩子从一个整体分离成个体,直到孩子成年!
阳:睡前我们依然读《家春秋》。读到觉民有了儿子,又觉得人生有了希望。为什么?觉民想要把儿子快快抚养成人,然后去实现自己未了的梦想。
阳听到这里大呼,哼,你们这些当爸爸妈妈,自己有梦想不去想办法实现,还要自己的孩子去实现。我说,暂停,你爸爸妈妈不是这样的。爸爸的梦想,他自己想办法去实现
,妈妈的梦想也在一天天推进。你自己的梦想,你也要努力。阳听了,嗯,也是。我爸爸妈妈真棒。
还好还好!有梦就去追好了。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孩子是孩子,他们有自己的世界,我们也有自己的世界,即使他们实现了我们的梦想,可喜悦能属于我们吗?我们能感受到吗?就像对面楼的妈艰,自己有音乐梦,自己不去做,却叫孩子去做,孩子考了钢琴十级之后,再也没动过一下琴。台湾有个孩子,读了博士之后,卖牛肉面。和他妈妈说,你要的博士学位,
我考到了,给你。现在我要去卖牛肉面了。
嘿, 这什么跟什么呀,供一个博士出来容易吗?
所以我们不要去干那种让孩子完成我们的梦想的傻事。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最好的自己,也影响孩子成为最棒的自己!我们各有各的梦,都去拼力追。
2、今天学到了什么
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第二步: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
第三步:一起讨论,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
第四步: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不带任何评论)
第五步: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要付诸行动。
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的。我们看到的,和孩子看到的,并不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要沟通,要交流。上次阳和我说了弟弟的不好。我一一用笔记录下来,不带任何评论,只是听她说,我写。最后,我们又聊了猪的好。最后我们发现问题的所在,妈妈要多爱一点姐姐,多一点耐心就好了。并不是弟弟哪里不好。是姐姐有点忌妒弟弟了。
这也是我们通过记录后,发现了问题。我们互相说出感受和需求,一起讨论,找到了解决的方法。最后妈妈调整上床的顺序,睡前的哭闹就好像马上不见了。
毛主席曾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是的,阳那天晚上哭闹时,就是满嘴的弟弟的不好。但通过我们沟通了觖,其实事情并不是这样的。很开心,我一直坚持学习,不在问题的表面纠缠,而是从问题的表面找到问题的本质,从而解决问题。
加油!把界限课程学了之后再回到沟通课好好学习,觉得我还是没能学会好好说话的。因此学起!
3、亲子共读记录:
亲子共读记录之小猪
共读时间: 睡前
共读时长: 40分钟
共读地点: 卧室
共读内容:典范英语.读书的时长加了10分钟,主要是孩子的兴趣也还很高,妈妈也想多学习一点点。
亲子共读记录之阳阳
共读时间: 睡前
共读时长: 30分钟
共读地点: 房间
共读内容: 聊天读书。
巴金先生的文字功底真是没得说的。把人物的内心描述得很传神,阳说,怎么听着这个故事都感觉听到一根针掉地下的声音了。是的,听书,说书人把书说得如身临其镜啊。自夸一把了,我喜欢读书,更喜欢朗读。这也是我可以一直给孩子读书的原因之一。特别是遇到好书,怎么错过这个朗读的大好机会。厚重的《家春秋》可以让我读上三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