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孔老夫子的人生目标,那就非“平天下”莫属。
如果用一个词来说明平天下的“平“字,我以为“上下有序”很合适。构建一个上下有序的天下。
如果要列举一个孔老夫子心中平太下的范例,那非鼎盛期的周朝莫属。孔老夫子做梦都是专梦周公的。以至现在人把睡觉都说成梦见周公了。
周朝最重要、最核心、最著名的治国政策是什么?当然是分封制和宗法制了。
那什么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呢?我百度一下,复制过来,稍稍有点长。
分封制:周朝初期,周统治者开始分封诸侯。受封的主要为同姓子弟,不过也有异姓功臣。周天子把土地以及居民分赐给受封的诸侯,叫他们在自己的封地内建立诸侯国。
诸侯有权管理封地内的居民,有权将自己的封地以及居民分封给自己的亲族,叫他们作诸侯的卿大夫。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分封制形成了以周天子为首的等级制度,是周朝社会的基本结构。
分封制确定了周朝从周天子到普通平民百姓的大金字塔的等级结构。而且通过层层分封,使得这个大金字塔可分解为众多小金字塔,再层层往下分,直到最小的元素家庭。
一个个从小到大的圈子,最小是家庭,最大是天下周朝。分封制确定了天下的上下关系。
宗法制: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
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
可以看出宗法制是与分封制相配套的。而其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的原则,完全避免了竞争。所有的一切,出生了一声哭叫,就完全定好了。不用争,也不必斗。所以宗法制使这个有上下的天下避免了争斗,保持了有序。
孔老夫子所处的春秋,天下已乱,礼崩乐坏。孔老夫子心中的稳定稳固的大金字塔倒塌了。而孔老夫子却一心想重建这座大金字塔,要重建上下有序的天下,要和天下!
地球人都知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孔老夫子却一心想开历史的倒车,想重新回到周朝。怪不得有从批孔,说孔老二搞复辟。
孔老夫子真想搞复辟吗?
道家链接:
道家老子的最高目标是什么?《道德经》35章有讲: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
简单说也是整个天下和谐有序。天下往,安平泰。和儒家的平天下是一样一样的。
只是老子认为这种稳定的大系统自周朝后以不复存在。系统内部的强力振荡已使这个天下已不能维持大而稳定。
在大(天下)和稳定(安平泰)之间,在两者不可得兼的前提下,老子选择了稳定。于是老子在《道德经》80章说:
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大而稳定不行,老子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小而稳定。稳定的小系统。
而孔老夫子仍是执着于大而稳定,一种固执的执着。
从《论语》找证据:
《论语》学而第2节: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明显可看出孔子反对犯上作乱。这里两层意思:社会分上下,分等级;二是上下等级是要维护的,不能犯上,也就是说上下要有序。
《论语》八佾有: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要服从金字塔尖。
《论语》八佾有: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讲的是揖让不争,不争是为了和谐有序。
《论语》里仁有: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让是为了不争,不争即为和谐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