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玄奘结为兄弟,资助他西天取经的不是唐朝皇帝,而是一位西域国王


《西游记》家喻户晓,剧中唐僧是奉唐朝皇帝之命前往西天取经,皇帝感激之余,和唐僧结为兄弟,全力资助他西行。这其实是虚构的,真实的玄奘在西行途中确实和一位国王结为兄弟,并得到了这位国王的大力资助,才能克服千难万险,取经成功。但这位国王不是唐太宗,而是另有其人。

真实的历史究竟是怎样的呢?

公元643年,玄奘取经东归,到达佛国于阗。此时离他告别19年的大唐故土已近在咫尺,但他却开始止步不前,心中满是忧虑和担心。

他心事重重的给大唐太宗皇帝写了一封信,言辞极为恳切:“17年前,玄奘为了求法,违抗陛下的命令,私自出国。浩浩流沙,巍巍雪岭,历五万余里,虽危险重重,但仰仗陛下的天威,所幸没有遇到太大的阻碍……。


玄奘取经竟然不是奉皇帝之命,而是违抗皇帝的禁令,私自出逃。虽取经成功,但大唐皇帝会不会谅解他,接纳他,他完全没有把握。他派人快马加鞭的把信送往长安后,就开始忐忑不安的等待。

他当初为什么不惜违抗禁令,冒着巨大的风险执意要前往西方的古印度学佛求经呢?那大唐至古印度数万里行程,中间沙漠阻隔,雪峰横亘,盗匪横行,他如果孤身前往,虽九死一生。也难到达。那么是怎样的机缘巧合使他得到贵人相助,才历尽艰险到达印度的呢?


一、冥冥佛缘

玄奘俗姓陈,名祎,出生在隋朝洛州陈河村(今河南偃师缑氏镇)的一户官宦人家,父祖以上数辈都是朝廷命官,显赫一时。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玄奘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儒学教育,接受着中华文化的熏陶。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就出类拔萃,不同凡响,他的人生和仕途似乎一片光明。

但他的母亲却总是做一个奇怪的梦,梦中的青年玄奘,一袭白衣,骑着白马向西方疾驰而去……。

也许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他的人生不是求仕做官,而是要完成上天赋予的一项重要使命,他的功业,在那遥远的西方。


果然,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变。

5岁时。他母亲因病去世。10岁时,他父亲又撒手人寰,他祥和宁静的生活被打破,瞬间无依无靠。他哥哥无奈之下,把年仅10岁的玄奘送进了寺院,这是他的宿命。

几年后,朝廷选拔一批剃度僧人。但人数有限,要选拔考试,并有严格的要求。小玄奘本来年龄不符,但他的儒学学识和聪明睿智打动了主考官,他破例成为大隋帝国年纪最小的剃度僧人。这一年,玄奘13岁。


寺庙的生活在一般少年的眼中会显得枯燥和无聊,但玄奘却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适和惬意。他喜欢在袅袅青烟中感受那份宁静和神秘;他喜欢在庄严肃穆的佛前无边无际的想象,他喜欢有节奏的木鱼声声声敲击着他的心灵……,他全身心投入到虔诚深奥的佛缘当中,从不分心。不到20岁,他就在洛阳一带声名鹊起。

公元618年,因洛阳附近战火频仍,玄奘离开洛阳,开始了长达7年的游学生涯,他走遍大江南北、遍访名师高僧、苦研佛学典籍,他的佛学修为日益精进。

但是,玄奘心中的疑惑也越来越多。当时佛教已传入中国近600年,但典籍依然残缺不全,讲义五花八门,以各自对佛典理解不同而衍生的众多门派各执一词,相互攻讦,对于佛道的根本问题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没有哪一个高僧能说清楚佛法的真谛到底是什么?

佛学的乱象使玄奘的人生变得迷茫,他急切地在迷雾中穿梭,想要寻找前方的路,想要寻找终极的答案。


这时有人告诉他。答案在佛学的发源地古印度。

这是一个叫波颇的僧人,他来自印度,他告诉玄奘,印度有一座叫那烂陀的寺院,里面保留着齐全的佛学典籍,而且那里的主持戒贤法师通晓一切佛法,只有他能阐明佛学真谛,解答玄奘心中的诸多疑团。

波普的话让玄奘迷茫的心瞬间腾起了光明,虽然那光明的火源在遥远的西方,但他一定会全力去追寻,再远的距离、再难的路,他也一定会锲而不舍,执着前行。


二、险阻重重

此时和玄奘一样释疑解惑,寻求佛法真谛的年轻僧人不在少数,他们联名上书刚建立不久的李唐王朝,请求西去印度,但朝廷以边塞战争为由加以拒绝。

不准西行的禁令给玄奘西去的理想安上了一道大铁闸。时间一长,那些曾经志同道合的的伙伴渐渐散去,只有玄奘还在等待,他刻苦的学习着古印度文,为随时可能的西行做准备。

机会终于来临了。

公元627年,这一年是贞观元年,唐太宗李世民刚登上皇位,但上天却好像是在严格的考验着他。这一年,突厥兴兵南下,逼近长安;各地反叛势力又死灰复燃;而这年秋天,关中地区竟然秋降寒霜,冻死了所有的庄稼。

一场巨大的饥荒不可避免,皇帝果断下令,让老百姓提前逃荒找食。于是,长安城城门大开,人群像潮水般涌出,向各地散去。

玄奘随着汹涌的人群离开了长安城。由此踏上了西行的旅途。这一年,他28岁。


他早已做好了应对西行路上路上重重困难的准备。但现实远比他想象的更艰难,他这一去,就是遥遥五万里,他这一去,就是漫漫19年。

他过秦州(今甘肃天水)经兰州,风餐露宿一个月后,终于到达河西走廊的门户——凉州(今甘肃武威),但艰难与险阻由此开始了。

凉州城戒备森严,禁此私自西行。玄奘被迫滞留凉州,他开始设坛讲筹集盘缠,等待时机。不久,他西行的意图被人告密,被勒令返回长安,但当地僧人冒着被砍头的风险,将他护送出境。

玄奘从此进入了大唐官方的黑名单。大唐法律规定,私自越境者一律处死。玄奘只能隐姓埋名,昼伏夜行。他的西行之路一开始就陷入了极度困难和危险的境地。


他辗转来到大唐边境的瓜州(今甘肃安溪东南),这里是与突厥作战的前沿,处处如临大敌,防范更加严密,玉门关横亘在前,五座烽火台一字排开,完全封堵了西去之路。

玄奘徘徊数日,却无计可施,他只能到寺庙祈福,希望佛祖能庇佑他脱离困境,顺利西行。也许他的诚心感动了佛祖,这时出现了一个胡人,他已暗随玄奘多日,想要拜他为师。这个胡人名叫石盘陀,常年在这一带经商,对地形非常熟悉,他答应带玄奘偷渡边境。

于是,玄奘有了第一个徒弟。很多年后,敦煌的壁画上有了玄奘和这个胡人徒弟的画像,画中胡人满满脸毛发,活脱脱像只猴子。于是又过了很多年,《西游记》问世,唐僧的第一个徒弟变成了石猴孙悟空。

但石盘陀没能追随玄奘修成正果,他不久就后悔了,怕玄奘一旦被捕会出卖他,于是起了杀心,决定杀玄奘灭口。睡梦中的玄奘骤然惊醒。在发誓不会出卖石盘陀后,他才离开玄奘,躲过了西行路上生死第一劫。


虽然绕过了玉门关,但横亘在西行路上的5座烽火台依然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当玄奘夜晚在第一座烽火台下取水时,他被抓住了,等待他的将是严厉的处罚。但佛祖又一次保佑了他,这座烽火台上的将领王祥竟然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不但放走了玄奘,还给他准备了足够的饮水和干粮,并告知他第四座烽火台的将领是他的宗亲,也是虔诚的佛教徒……。

玄奘终于逃离了大唐的边境,但前面并不是坦途,从玉门关前往西域的唯一通道是被称为“死亡之海”莫贺延碛大沙漠。


三、沙海遇险

莫贺延碛方圆800里,《三藏法师传》记载:“上无飞鸟、下无爪兽、复无水草……”,沙漠中狂风迭起,沙暴横飞,极易迷路。在当时,能穿过这片沙漠的人都是九死一生。

玄奘进沙漠不久就迷路了,而且更致命的是他在慌乱中打翻了水袋。看着眨眼就被沙漠吞噬的生命之水,玄奘感到了惶恐和绝望。

他想回头,但他记得自己曾发誓——再难也不走回头路。他毅然继续向西走。此后四天五夜他滴水未进,终于倒了下来,昏迷过去。皓皓月光下,漫漫黄沙中,静静的躺着这个渺小却伟大的生命。此刻正无助的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夜晚的一阵凉风吹醒了他,顽强的意志支撑着他爬了起来。,只要一息尚存,他就要继续西去。佛祖又一次庇佑了他,那骑的那匹枣红马竟然驮着半昏迷的他找到了沙丘后面的一方水潭,他得救了。


《西游记》中有白龙马是唐僧的第四个徒弟,屡次救助唐僧转危为安,应该就是受此启发,赞扬这匹枣红马救玄奘于危难之中。

玄奘终于单人匹马走出了沙漠,这绝对是一个奇迹,因为大多旅行者都会葬身在这片沙海之中。执着的信念、坚定的意志、佛陀的保佑,是玄奘最终战胜了沙漠,死里逃生。

他终于来到西域第一个国家伊吾,在一座寺庙前,望着前来迎接他的汉人老僧,劫后余生的玄奘百感交集,不禁潸然泪下。


四、高昌结义

高僧到达伊吾的消息瞬间传遍西域这个小国,路过的高昌使者马上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他们的国王鞠文泰。一封言辞措烈的高昌的国书很快送到了伊吾——高昌王勒令伊吾人即刻将唐僧送往高昌,否则刀兵相见!

高昌是西域一带最大的国家,兵强马壮,高昌王为了一个僧人而如此大动干戈,态度强硬坚定,志在必得,这让伊吾王和玄奘都没有了选择……。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玄奘不得不改变路线,他本来打算走丝绸之路西线从伊吾经过可汗浮图城(今新疆吉木赛尔)沿天山北麓西去,但此刻他已身不由己。

他不知道这个意外不但改变了他西行的路线,也改变了他西行的命运。

高昌是著名的佛国,这个在戈壁荒漠中靠片片绿洲生存的国家,精神和信仰的力量尤为重要,荒凉苦寒的环境更需要佛陀的庇佑。高昌王麴文泰就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受他影响,高昌上自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对佛法顶礼膜拜,无比尊崇。

玄奘在凉州讲经时早已声名远播,这样的高僧来到西域,麴文泰岂能错过?


公元627年深秋,玄奘来到高昌,高昌王亲自到宫门迎接。望着伟岸庄严的玄奘,麴文泰顿生敬意。而在随后的深入交谈中,玄奘玄奘高深的佛学和儒学修养。让高昌王深深折服。

鞠文泰是汉人,他的家族从统治高昌已达百余年,高昌国的管理体制也全部师法中原,儒佛两道是国家治理的两道利器。对于中原的高僧,他有特殊的亲切感,而玄奘儒佛双修的造诣国中无人能及,如果玄奘能留在高昌,对于高昌国的影响不可估量。

他如获至宝,决定无论用什么办法都要留下玄奘。

他许以玄奘国师的高位,这在几乎政教合一的高昌国,是一个神圣和崇高的位置。他期待着玄奘带领高昌臣民开启新的篇章。

但玄奘毫不犹豫就拒绝了他,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西行。

高昌王耐耐心劝解,并表明自己的态度:“大师,你无论如何要留下,葱岭可以移动,我供养大师的心意也不会改变”。

玄奘意志坚定:“我西行只为求法,绝不会半途而废”。

高昌王见挽留不成,便以遣返大唐作为威胁,玄奘针锋相对:“国王可以留下我的躯体,但西行之心不可留”。他不惜以死相抗。

随后,玄奘开始绝食,数天水米不进。到第四天,他终于陷入了昏迷。麴文泰知道玄奘西行的决心不会更改,他不想两败俱伤,让这样一位高僧断送在自己手里,他屈服了。

他敬仰玄奘的佛法道行,更敬重玄奘的毅力和品格。他要与这个大唐高僧结为异姓兄弟,并尽最大的力量帮助他完成西行取经的使命。

在威严的菩萨前,在袅袅的青烟中,国王和僧人义结金兰,许下心愿,两颗虔诚的佛心交融在一起,汇聚成一条稀缺的光明之路。


玄奘答应麴文泰取经归来后先在高昌讲经三年,以资报答。

漫漫西行之路,物资准备也是繁琐而细密的,玄奘也利用这段时间在高昌开坛讲经,国王鞠文泰每次都会执弟子之礼,手持香炉在前引路,极尽虔诚尊崇。

分别的这一天很快来到了,看着鞠文泰为他准备的物资人马,玄奘有点瞠目结舌,如此庞大贵重而又细心的人员和物质准备,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他百感交集。

此前鞠文泰已在国内挑选了四个出类拔萃的僧人,剃度为玄奘的弟子,一路照顾他。

除了这四个弟子保护,玄奘西行的队伍非常庞大,有随从24人,马30匹,并有一个叫欢欣的官员负责管理。

鞠文泰给玄奘准备的路费也堪称豪奢,有黄金100两,银钱30万,绫捐500匹,这些财物可供玄奘和他的队伍在路上花费整整20年。

为确保西行畅通无阻,鞠文泰分别给沿途24位国王写了信,并准备了厚礼,其中给突厥可汗的信是这样写的:“玄奘法师是奴仆我的兄弟,希望可汗可以像关照我一样关照法师,请你下令西边的国家赐给我兄弟马匹,并护送出境……”。

这是他一生中最言微辞卑的国书,一切只为了这个法师兄弟顺利西行,知道西突厥王喜食水果,又特意带上两车。

此外,国王和王后还想到了一切可能出现的困难,给玄奘准备了各种季节、各类气候穿戴的衣服30多套,另外还有特制的防晒面纱和防寒手套。

西行的这一天,麴文泰率王公大臣、寺庙僧侣、国都百姓倾情相送,这是玄真玄奘一生中最温情的一幕。这位异姓国王兄弟以倾国之力帮助自己修行,比亲兄弟还亲。自小孤苦无依的玄奘百感交集,不禁潸然泪下。“我十岁父母双亡,20年来四处漂泊,何曾有过这种亲情?”

玄奘在高昌的遭遇堪称传奇,他没有想到不但结识了国王兄弟,而且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悉心援助。也许是冥冥之中佛祖的保佑吧!从此他不用再单人匹马,去面对浩浩流沙,巍巍雪岭,他的西行之路开始变得开阔光明,也更定了他完成取经使命的信心。


五、助力西行

西行路上的险阻和艰难超出了包括玄奘在内的所有人的想象。虽然有高昌王委派的一个庞大的团队保护着他,他依然多逢险境,九死一生。

他们刚出高昌到达邻国焉耆境内时,危险就不期而至。一大帮突厥强盗突然将他们包围,快马利刃,目露凶光。这些强盗杀人不眨眼,通常商旅遇到他们都是货失人亡。

随从官员欢信打出了高昌王的旗号,并给了他们不菲的钱财,那帮强盗才悻悻离去。如果是玄奘单人匹马,后果不堪设想。他们亲眼看到,曾经和他们同行的一队商旅因在他们前面出发,全部被杀死在焉耆国都附近的河沟里。

他们终于来到了葱岭脚下,望着连绵高耸的雪峰,所有人心中都掠过一丝寒意。


葱岭(帕米尔高原)是阻隔西域和中亚的天然屏障,是西行的必经之路,也是西行路上最凶险之处。《三藏法师传》记载:“雪峰与天空相连,抬头仰视,望不到边际。散落两边的冰块,或高百尺,或广数丈”,……蹊径崎岖,登涉艰难”。

而且山上风雪肆虐,温度极低,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可以休息,累了只能躺在冰上。队伍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缓缓从一处叫凌山的地方攀登,一路让玄奘惊心动魄而又伤心欲绝,随行人员一个个倒下,有跌下悬崖的,有冻死的……,这是一场挑战生命极限的极限的悲壮之旅。

7天以后才走下凌山。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徒侣之中,冻食者十有三四,牛马甚逾……”。30多人的队伍损失近半,其中包括玄奘的两个徒弟。

玄奘转身对着雪山深深祈祷,如果他孤身一人,是走不过雪山的。但为了他的西行,为了他的安全,这么多人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他充满了悲伤、感激和愧疚。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向佛祖为他们祈福,同时一定要取回真经,造福大众。


翻过凌山就进入了中亚大草原,从这里一直到古印度都属西突厥汗国的势力范围。突厥人凶猛强悍、四处抢夺、更无礼仪。要穿过茫茫突厥人驰骋的草原,如果没有突厥可汗的支持,将凶多吉少。

但高昌王的信和厚礼帮了玄奘,在突厥王庭碎叶城,可汗以隆重的礼节接待了他,但可汗对印度印象非常不好,说那里天气炎热,人们赤身裸体,皮肤黝黑,劝玄奘不要前往,当得知玄奘执意前往的决心后,可汗马上给沿途的国王写了信,并派了一位到过长安并精通各国语言的将军,带领一动一队人马,护送玄奘一行穿过广袤的西突厥帝国。粗犷复杂的大漠瞬间畅通无阻。这支军队一直护送玄奘到印度边境才回去复命。


六、无尽遗憾

玄奘的西行之路。充满了惊险和传奇,其中的浓墨重彩应该是高昌王的支持。如果没有高昌王的鼎力相助,玄奘的西行之路将倍加艰辛,不可预测。他也许会身陷流沙、埋身雪山、倒在荒漠,也有可能死于盗匪之手。一切的一切就都是未知数,那历史就会改写;佛教的命运也会改写;中国的历史文化也会改写,我们现在看到的将是另外一个世界。

所以,高昌王麴文泰对玄奘的支持,是玄奘西行取经成功的关键,因为这位国王兄弟的支持,他能才能完成这个不可思议的壮举。高昌王以倾国之力帮助玄奘,该记大功一件。


19年后,玄奘东归,他急切想见到他的国王兄弟麴文泰,先在高昌讲经三年,以报答资助西行的大恩。可当他再次翻越帕米尔高原来到佐沙国时,却意外得知高昌国已灭、麴文泰已亡的消息。

这个消息如晴空霹雳,使玄奘久久不能回过神来。他心中最亲的亲人已然离去,不但未能报答他的大恩,连最后一面也没能见上。修为已达化境、极少动情的他再一次流下了眼泪。佛道是追求圆满的,但世事机缘却极少有圆满的,只留给他一生的遗憾。


原来玄奘走后,高昌国选择和突厥结盟,截断前往大唐的通道,抢劫去往大唐的各国使节,数次侵入唐朝。唐朝数次警告均被他无视,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以为唐朝大军不可能越过大漠流沙来讨伐他,但他低估了唐朝的国力和唐太宗的决心。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太宗李世民派侯君集和薛万均率军越过沙漠,突抵高昌城下。麴文泰惊惧而亡,举国投降,高昌灭亡。唐在此设置西州。

高昌王和他的国家没有等到玄奘东归,送走了玄奘,也送走了他们国家最后的希望。如果玄奘留在高昌,以他的道行智慧辅佐高昌王,高昌王必不会昏招迭出,错判形势,自取灭亡。那么历史上就会多一位贤明的高昌国师。而没有了改变佛教命运的玄奘大师。

历史没有如果,也许高昌王最大的历史使命就是帮助玄奘西行,完成佛学东移的壮举,这已足够让高昌王麴文泰的名声镌刻在佛教和中华文化的历史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