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是一个人人都有拖延症的时代。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80%的大学生和86%的职场人都有拖延症。50%的人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开始工作。13%的人,没有人催,不能完成工作。
《福特2017趋势报告》甚至把“拖延症”列入“新兴微观趋势”之一,认为“守时已成为濒临消亡的艺术,拖延症可能会成为一种‘新力量’”。
对,这周就找找拖延的各种报道,来往下看。
19世纪初,一位匿名作者出版了一本书《拖延的愚行》,书中讲述了两位年轻的兄弟—爱德华·马丁和查尔斯·马丁的故事。
他们一个拖延,一个不拖延。爱德华早早地开始做功课,也早早地做完。查尔斯则恰恰相反。放学后,他把书本扔在一边,对自己说:“噢,还早呢,晚上再做功课吧!”然后就开始玩。
夜幕降临,他觉得很困,他又告诉自己:“噢,我可以明早上学之前再做。”到了早晨,查尔斯又把时间往后推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查尔斯发现,他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了。他在那些“讨厌的”作业上草草地写上几个答案,就急匆匆地赶去学校。
查尔斯这种一拖再拖,最终导致作业都没有完成的,就属于重度拖延症了。
讲到拖延,那什么是历史上最悠久的拖延?
《西游记》里妖怪说:“待明日捉了那猴头,与这唐僧一并吃了”,还是《水浒传》里的“哥哥不急,且喝了这杯水酒再上路也不迟”。
据说大文豪雨果为了战胜拖延症,会光着身子写作,而且命令他的管家把衣物藏起来,这样该写作的时候就不会外出乱晃了。
历史上最著名的拖拉机式的拖延症者达·芬奇,这个才华横溢的天才一辈子既追求完美,又源源不断有灵感涌现,导致大量的作品拖延——画《蒙娜丽莎》拖拉了4年,《最后的晚餐》拖了3年,严重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
而且因为太拖,有五六幅画到去世还压在手里没能交付,最终传世画作不超过20幅。达·芬奇本人也在一则笔记中苦恼地写道:"告诉我,告诉我,有哪样事情到底是完成了的?”
当然不能说拖延的人会成功——只是说, 拖延也许并不妨碍你成功 。
看来拖延自古有之,尤其到现代拖延是愈加流行。那我们来看看古典老师的拖延日记。
古典老师尝试把拖延戏剧化写的几种常见的拖延故事:
我的拖延日记——周日要交稿之拖延七式。
第一式 回避场景。
不听不听!不看不看!绕道绕道!卓老板说他在忙写作,不看不看!所有会提醒我进度的东西,绕着走。
第二式 专注不重要的事。
要写文章了。哎呀,不对——没办法,再不洗衣服就没得穿了;哎呀,没茶了,喝杯茶凝凝神。咦,你们怎么都不洗碗啊。我来!(把时间花费在紧急但不重要的事儿上)。
第三式 突然在其他领域发飙。
写论文前夕,突然有了很多关于诗歌的灵感——灵感不能不抓住啊,论文再等等。
第四式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看看大家的进度——嗯,我还不算特别晚的,你看老王这个二货……他还没动笔。
第五式 嘲笑遵守计划的人。
腹黑内心自白“刘润老师竟然提前写了一年的大纲?只有那些自信不足的人才需要提前做准备吧!呵呵呵,我就可以随时写。”结果,扑街。
第六式 侥幸的自我安慰。
上次(3个月前)我只用了最后30分钟就写了个爆文,这次估计也可以。
第七式 推卸责任。
开始做了,发现用时远超自己的预期,开始找外部理由——这次的题目比往常难得多,自己不得已才花很多时间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上。
写完这7式,辨认出拖延借口的所有耍赖点,我终于开始写作了。
看到古典老师的拖延日记,想想他果真是有很多的跃迁技能的嘛!
讲到古典老师的拖延日记,再看看古典老师朋友高地清风的故事。
以前,高地清风是古典老师朋友里最“拖延”的人。他能拖到什么程度呢?2008年因为拖延,他错过了来之不易的留学机会。
不过,后来他不但成功“战拖”,还成为中国第一位全职拖延症咨询师;甚至因此走上创业之路——创建了国内第一家“战拖工作室”,这是当时大家万万没想到的。
高地清风最大的优势是理论与实战相结合,硕士毕业于中科院,博士就读于北师大;是《挑战拖延症》的作者和《终结拖延症》一书的主要译者;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各种平台,已经辐射帮助20多万受众,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称为“中国战拖第一人”。
高地清风曾经的切肤之痛和实战之路,让他的建议总是特别恳切和实用。他认为对于拖延最深刻的认知是“最大的拖延,是拖着不去做自己”。
讲到古典老师的朋友,那我们来看看一位忠实且麻烦不少的朋友。
丹是一个设备维修员,他经常跟他的上司马蒂发生争执。马蒂抱怨丹不能按照预约准时到达客户那里,他在替换零件用完之前没有提出供应申请,他总是不及时递交每周报表,导致会计和工资部门的诸多不便。
马蒂没有想到,在丹的生活中他扮演了丹所熟悉的一个角色,当有人对丹发火的时候,丹习以为常,非常自在。
丹的母亲以前就常常在他后面责骂他,因为丹没能准时回家吃饭,让一家人都等他,或者不洗衣服直到发现连一件干净的裤衩都找不到了。当丹的上司大发雷霆说:“你要知道,我们公司不是围绕着你一个人转的!”
丹对这样的语调很熟悉,丹的母亲以前就经常这样说他:“你不是这个家里唯一的一个人!”只要你目前的生活中有人能够勾起你过去的记忆,你就没有真正从过去的这些关系离开,因为你并不孤独,有一位忠实的伙伴一直陪伴你左右。什么伙伴呢?
对,这位忠实的伙伴叫做拖延。当你面对没有完成的任务、没有做出的决定和没有解决的问题的时候,不论你到哪里,你可能都背着拖延的债务。即使拥有片刻的美好时光,但只要想起自己那些未尽的职责,你的美好时光就会转瞬即逝。
当然,虽然拖延始终是一个负担,但是它也可以是你生活中忠实的伙伴,它会提醒你所有必须去做的事情。
在这样的方式下,或许拖延不会让你感到孤独或者被人遗弃,因为你头脑里始终有没有完成也没法放下的事情。虽然你可能深受其害,但是有了这些拖延之事,你能永远及时的找到存在的意义。
当然,在生活中或许你会有更好的伙伴:买一条狗,交一个朋友,写一份日记。但拖延是一个不像样的伙伴,虽然忠实,但是是一个能惹出不少麻烦的伙伴。
讲到这位麻烦不少的忠实伙伴,我们看看比尔·科诺斯如何应对这位伙伴的。
《如何克服拖延症》的作者比尔·科诺斯是一位教育学博士,也是很高产的作家,写过超过20本书,其中就有一本是专门讲克服拖延症的。
作者科诺斯对自己的方法非常自信,他在文章中,说自己的方法是“绝对不会失败的方法” 。
第一步就是,在那么多想要做的事情中,找到一个对你来说最最最重要,最最最希望能够实现的目标。
想清楚,为什么你特别想实现这个目标?如果实现了,它能为你带来哪些好处?是能够让你获得有价值的提高,还是能够帮你解决一个很重大的问题?把这些优点通通写下来。
然后,将这个目标具体化,让它可衡量、可管理。比如说想减肥,可以改成每周瘦一斤。这就是一个可衡量、可管理的目标了。
最后,把你的目标、它能带来的好处、具体努力的方向,都必须用笔写下来保存到能时刻提醒自己的地方。
第二步就是快动手。
文章中讲了一个主人公叫Tom的人。Tom觉得自己在和别人对话时,很容易动摇,很难坚持自己的观点,导致别人也不是很尊重他。Tom不喜欢这种状态,所以他的目标就是——在必要的时候站出来,勇敢地表达、捍卫自己的观点。如果是直接让他在工作会议上站出来,坚持自己的观点,那对他来说挑战就太大了。
做出改变,最重要的就是开始。他先找一些相关的书来看一看,然后,找出书中他认为有效的方法去尝试一下,从最简单越简单的步骤入手,做起来,他最终走在了成功的路上了。
第三步 战胜拖延的Yes / but思维陷阱。
比如,“Yes,我知道我应该多运动,but,我还没准备好”,再比如,“Yes,我知道我应该努力学英语,but,我还没准备好。”
作者说,你会发现“我还没准备好”这句话几乎是一个万能理由,拖延任何事情,都可以拿这句话来作为理由。
它背后的思想就是——不是我不想做,而是我还没准备好。
Yes / but思维陷阱在于,but后面的句子给了我们足够的理由不去愧疚,推迟我们想实现的各种美好的目标。但可以通过分析发现隐藏在其中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着手开始改变。
当然这三点,确实有点多,但是最最最重要的就是记住,你最最最想克服的拖延和最最最想实现的目标,然后用120%的力量快动手就OK。
讲到作家比尔·科诺斯的应对法,我们再看看下面吴伯凡老师讲过的对应之法。
稻盛和夫第一次听松下幸之助讲水库哲学的感受。松下幸之助告诫在座的企业家们,说你们的企业要办好,就一定要给自己的公司建立一个水库,也就是一个备用性的资源。
当资源充足的时候你可以把你的资源汇入到这个水库里头,当资源匮乏的时候你又可以从这个水库里头获取资源,这样就会大大地降低公司经营的风险。
有人听了以后马上站起来说,你这个说的是对的,但问题在于我们怎么才能建一个水库呢?
松下幸之助很尴尬,说,我也不能告诉你建立水库的具体办法,但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你首先要有一种“不建好这个水库死不罢休”的勇气和决心。
当他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全场都哄堂大笑——觉得这个人是个大忽悠,告诉我们一个美好的目标,又不告诉我们怎么达到那个目标。
稻盛和夫说,全场的人都在笑,但是有一个人没有笑,这个人就是我。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到身上有一股电流,他听懂了松下幸之助讲的是什么意思。就是所有的解决方案在没有形成的时候,就需要有一种不做成死不罢休的勇气。
拖延症的问题如出一辙,就是大家意识到这是病和问题,得治;但是又不肯死心塌地的去治,没有一种不治好死不罢休的勇气;同时,对这种病又不死心,不愿意放弃治疗。那么绝大多数人就停留在这样一种似乎在治、其实没有治的状态当中。
而在拖延症患者中,放弃治疗的和真正治疗的人都很少,中间似乎在治、其实没有治就特别多。
那么这就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市场,各种的看似有用、其实根本没用,而且从一开始也不想有用的各种解决方案给你,各种的按摩手段给你,让你觉得你在接受治疗。
但实际上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的种种的书籍、演讲、课程等等,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就像在医药界流行一种说法,叫“安全无效药”。首先要做到安全、不死人,只要不死人,这个药就有存在的很大合理性。同时要做到无效或者低效,只有无效和低效,这个药才能卖得长,卖得久。
吴伯凡老师看的这么透彻,那他是具体怎么讲战拖的呢?
吴伯凡老师看过一个小节目,9个演哈姆雷特的演员在同一个台上,以他们正确的方式来说这样一段话。
这里头的关键词其实只有三个,一个是 to be,一个是 not to be,还有一个词就是 question。问题好像很简单,要不 to be,要不 not to be。如果你在二者之间不停的徘徊的话,那它就变成了一个 question,而且是一个永远的 question。
过去没有人说拖延症,而是有一个固定的说法叫哈姆雷特综合症。哈姆雷特自己都说过:“ 过多的思虑会让我们丧失行动的能力 ”。
这部话剧一开始,哈姆雷特就知道了问题所在,知道他该怎么做。把他的叔叔杀掉,本来是一个很短暂的动作,也就是一两秒钟,结果由于他在杀还是不杀、退缩还是勇往直前之间反复的思量,让内心的两个自我不停打架,结果一个小动作最后变成了五幕话剧。
对于大家来说,拖延症成了一个经久不衰的问题。正如莎士比亚人人都知道那句话,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但真正的问题不是问题,不是 question,而是 to be 和 not to be。
面对拖延症,不管是说三个字,“算了吧”,求个心安;还有选择一种决绝的勇气去战胜它。
只有当你不再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它就只是一个行动而已。就像哈姆雷特在一再的拖延当中,最后不得已在已经受伤的情况下把剑刺向了他一直想杀的那个人,我相信在那一刻,他一定意识到这其实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
虽然最后这一两秒动作简单,但是在一两秒之前这个时间很重要,别忘了人生的时间终究还是有限的,我们再看看一个运动员的故事。
乔许曾经是一个天才运动员,非常成功并受到欢迎。作为一个大学篮球明星,他希望自己一路走向NBA,但是一次膝盖受伤结束了他的篮球生涯。
从此之后,乔许就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他开始到一家软件公司做销售,在那里他为人友善,受人喜欢,但是却老是错过公司规定的最后期限。
他经常习惯性地推迟递交他的销售报告和出差票据,对销售上的行政事务工作不屑一顾,他非常讨厌那些获得提升的或者为了一份更好的工作而跳槽的“小人”。
他会抱怨说:“他们在自己的生命中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具有特殊意义的事情,从来没有听到过自己的名字在整个体育馆回响。”
乔许的自我形象都锁定在过去,那时他是一个明星。但是不管他喜不喜欢,现实一直在逼迫着他。在妻子怀孕的时候他38岁,接着,他的父亲心脏病发,一年之内就过世了。
在父亲的墓碑旁,乔许惊讶地发现自己拉着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已经人到中年。
我们可以看到,生活在过去或许会给你带去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在令人应接不暇喘不过气来的现实中,它为你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港湾。
对以往荣耀的回忆或者对将来成功的幻想都是应对痛苦现实生活的一种缓冲和安慰,并不解决根本问题。
乔许年轻时一直在刻意回避他人生中的下一个阶段。当然,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会刻意回避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比如中年人或许会推迟到医院做身体检查,期许身体还像20多岁一样活跃和健康,但是身体上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中年人也推迟考虑自己的退休问题,拒绝为自己的财务做安排等等。
这些拖延让人避免提前去面对时间上的事实:时间在不断流逝;未来正在到来;你正在变老;在你一生中,你所能完成的事情总是有限的;其中最为残酷的事实是——最终你将会死去。
一直沉浸在美好的过去或成功的将来,都不如此刻,只做好一个很简单的动作。
此刻就想吟诗一首——明代钱福《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