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随着知识和阅历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觉得,有些行为也许是天性,最好不要去做,因为这样的话,不仅疏远了你和对方的距离,更为重要的浪费你的注意力,消耗你的能量,抑制你的成长。下面我就结合我对生活中观察结合与大家分享一下三种行为,我们尽量不要去做:
爱表现
刚刚参加工作时,我就是一个爱表现的人。有那么一个场景,我记忆尤为深刻,马上要开教工大会了,校长和我说:“小戴,办公室有一张奖状是你的,你自己去拿一下吧。”这张奖状是上级部分发下来的,当时我看到这张奖状,非常开心,我就在想,领导叫我拿奖状,是想直接给我还是想在教工大会当众给我颁奖呢?两个小人在争吵后,我还是输给了自恋的我,将自己的奖状拿给领导,接下来故事,大家应该知道了,校长当众给我发了我的奖状……
一个爱表现的人,非常期待得到别人的认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当时的我因为阅历小,看的书也不多,工作能力也不强,其实内心上还是很自卑的。可是,随着时间的迁移,我慢慢的享受这个外在的奖励,特别是在同事面前,特别爱表现自己,一旦获得某个成就,总想通过各种方式来展示自己,以引起别人对我的注意。
我记得那么一段时间,我获得荣誉了,但是确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可,我非常难受。随着书籍看的越来越多,我慢慢知道,我原来的所在所为都是错误的,我应该将自己的注意力投入到自己的成长上面去。比如说提高教学质量,看更多优质的书,写更多有意义的文章等。
昨天在《自控力》这本书中看到这么一个观点:奖励分为外在的奖励和内在的奖励,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外界给我们的奖励,而是要更多关注自己内在的奖励,这种奖励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认知升级,让自己快速成长。只有我们内在的心灵越来越强大,我们就更加不会关注外在的奖励,外在的认可。只有追求内在的成长,内在奖励,我们才能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久。
嘲讽他人
昨天中午在单位食堂吃饭的时,我打好饭菜,来到一位主任面前,和他一起进餐,这时,这位领导开始说话了:“小戴,学校应该给你配个秘书”,我当时顿了一下,好奇的问:“为什么啊”,他说:“你现在已经是专家级的人物了,学校就应该给你配给秘书了……”,当时的我没有说话,因为我知道,这个家伙是在嘲讽我,没有必要和他辩论。
自从学习心理学后,当对方一个行为或者一个语言引起我的好奇心时,我就不由自主的思考对方为什么会怎么说,为什么这么想,为什么这么做。这个主任其实也不容易,工作已经很多年了,才当个主任,现在看到我走的越来越远时,可能感觉到自己追不上,于是用嘲讽话语和我说话。进而压低别人,来抬高自己,这也是人性的一个特点。人性都是这样的,当身边的人比你好了,自己确没有进步,没有收获,肯定是有点不舒服的,很难受的。
那么对于我自己来说,我觉得我没有必要和对方解释,更没有必要和对方辩论,我得将自己的注意力投入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面去,比如说做课题,写文章,和学生沟通等。让自己的能量最大化。当然,我们自己也不要做这样的人,这样给人感觉你会很low,同时会拉远你和同事之间的距离。
说话直接
去年过年的时候,我回到岳父大人家中,这个时候妻子的表妹,表妹夫来我们家里玩。也许冬天的时候,我穿着厚厚的大棉袄,一进门看见我就说:“戴老师,好像肥了很多嘛,你看那脸,那肚子……”周围亲戚听到这样的话语,有的没说话,有的笑了一下,有的直接走开了。当时我的因为礼貌的说:“是的,最近是胖了很多,单位食堂伙食好,又没运动,要是有表妹夫这样身材就好了……”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我们的大脑是和电脑一样: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那么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类会处理信息,也就所谓的思考。在上面的表妹夫的故事中,表妹夫就没有经过处理信息这个环节,他是从眼睛获取到信息,直接从嘴巴中说出来。很多人都说到高情商,其实高情商就是指,这个人能否关注对方的需求,考虑对方的感受。若是表妹夫,在他的大脑中,说这个话语前,思考一下,我说的这句话,对方会不会不高兴呢。只要他思考这么一点,也许他就不会说出来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越是底层的人,越是小孩子,他们越是会说话很直接。好好说话,其实就是好好思考,前段时间,我写了两篇关于说话的文章《说话得有前奏》,《说话得有前奏二》中就提到,我们说话的前奏有:表感受、说原因、说需要、捆起来、抬起来、忙起来等说话策略,大家可以查阅。
总之,在这个非常复杂的社会中,当我们在做事情、与他人沟通时,得注意一些方式和方法,让自己避开不必要的障碍,将注意力投向自己,提升自己,这样的路才能走的更加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