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煕宁;赵顼;隆准龙颜;濮王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庆历新政
冗官、冗兵、冗费;厚待柴氏子孙
神宗皇帝思除历世之弊,务振非常之功
富弼;官人、信赏、必罚;
曾公亮;吴奎;韩琦;山陵使
张方平;辨奸论;獾
【课程文稿】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讲的课文是《答司马谏议书》,就是王安石写给司马光的一封回信。
我们都知道,王安石是改革派,而司马光是保守派,两人是死对头,所以这几封信的议题当然就是王安石变法,又叫煕宁变法,煕宁就是宋神宗的第一个年号,就像历史上所有的维新改革一样,这次变法的真正的主导者当然就是宋神宗。
所以,这篇课文的两位主人公王安石和司马光,要想了解他们的故事,就要先说说宋神宗,宋神宗叫赵顼,是宋朝的第六代皇帝,他之前是英宗,非常的短命,再之前就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宋仁宗,好像前两年有一个电视剧叫《清平乐》,好像说的就是仁宗,是吧?我没看过啊,所以中国的观众就都熟悉仁宗了,好像是这样。
据记载,赵顼出生的时候,祥光满室,而且产房里有一群小老鼠吱吱叫,吱吱叫不说,这些小老鼠口吐烟雾,烟雾经久不散,结成五彩祥云,可见赵顼的出生跟一般人也不一样,也是一副帝王之相。
赵顼长大之后,长得也是异于常人,怎么不一样呢?史籍记载叫隆准龙颜,什么叫隆准?就是高鼻梁。《史记》里面记载,汉高祖就是这种长相,帝王之相。
赵顼小的时候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从小爱读书,阅读能力很强,因此,平时说话办事都是非常的符合皇家的礼仪规范,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夏天再热也不乱扇扇子,冬天再冷也不穿裘裹衣,所以很有帝王范儿,尤其是他入宫之后,就皇上家的藏书比他们家濮王府里面多了去了,所以就更是如饥似渴的阅读,特别是治国平天下的书籍,就对富国强兵最感兴趣。
所以当他看到当年王安石给仁宗上书,也就是那篇最著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立马就被王安石的言论深深的打动了,特别是王安石的理财思想,王安石的理财思想是什么呢?就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就是说不增加老百姓的负担,但是能够增加国库的收入。
赵顼就对这一点特别感兴趣,喜欢搞钱,对吧?神宗登基之后第三天,主管财政的大臣给他上了一道奏章,皇上登基了,换新掌柜的,账房得给掌柜的报账。就跟皇上说,掌柜的,咱们现在账房里,除了账本和耗子屎,别的啥也没有了,银子没有,银子都哪去了?银子呢?这怎么回事?神宗很生气,朕刚一继位就这样啊,钱都哪去了啊。
其实,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但是国库里居然拿不出多余的钱来。主要就是因为宋朝从仁宗开始,连年用兵,主要就是跟西夏打仗,一场战争下来,几千万贯就填进去了,军费开支几十个亿,然后北方的契丹趁火打劫,你就得花钱买太平,对吧?这个众所周知,所以入不敷出,到仁宗这儿就已经把宋朝一百多年来的积蓄扫荡无余,国库都空了,所以在仁宗庆历年间,宋朝的财政就已经有点入不敷出了。
所以,宋仁宗曾经启用范仲淹和韩琦进行变法,也就是庆历新政。咱们之前讲过啊,最后也无果而终了。
那么造成这种窘境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三种问题——冗官、冗兵、冗费,宋朝的官实在是太多了,俸禄还倍儿优厚,主要是文臣,因为宋朝他重文抑武,对待文人士大夫特别的好,所以这些臣下是光拿钱不管事,而且官是越来越多,政府还白养了那么多的兵,而且没有退伍一说,七十多了,他还在军籍,当兵就是终身,终身你得给他发工资,你白养了这么多拿不动枪的兵,还有没有枪高的兵,花这么多钱,结果这些兵在战场上全是怂包蛋,就想逃跑,老弱病残,所以这个打仗也干不过西夏,国库入不敷出怎么办呢?国家没钱了怎么办呢?那就只能收税。
但是有人就讲,说当年太祖皇帝在宫里面立下石碑,只有后来继位的皇帝可以看,三条:厚待柴氏子孙,不杀士大夫,不增田赋。前面两条基本上都做到了,但是不增田赋,这个谁能做到?
官员士兵的数目不断的在增加,不增田赋,那钱从哪来?靠什么给官员发俸禄啊?给士兵发军饷?所以田赋只能增加。可是宋朝不立田制,他不给农民分配土地,所以官僚地主大量兼并,兼并完之后,官僚地主又有种种特权,比如说免役的特权,不交税的特权,即便没有这些特权,他们也会想方设法地把税负的负担转嫁到农民身上。
所以,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农民受到的压迫越来越重,所以农民、士兵就不断的起来反抗,虽然规模没有太大,但是常年不断的这种反抗,严重地破坏了一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所以,在宋朝,维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朝廷又要在这方面花大量的经费,因此种种,宋朝明明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最富裕的王朝,可是却出现了这种所谓的积贫积弱的局面,这就给刚刚继位的宋神宗出了一个大难题。
不过皇帝并没有气馁,他继位的时候只有20岁,正是血气方刚,奋发有为,tooyoung too simple 的年龄,读了那么多年的圣贤书,就是盼着有一天能够理论跟实践相结合,大显身手。
史籍记载,“神宗皇帝思除历世之弊,务振非常之功。”表现出励精图治,大有所为,“奋然将雪数世之耻”的一番政治气概,决心在自己的治理下达到富国强兵的标准。
神宗明白,宋朝的这些问题必须要在体制上进行一番变革,你得是体制改革,你光弄那些表面化的东西不管用。那么神宗首先就对朝中的元老重臣给予了希望,先召见了前朝的名臣、老宰相富弼,富弼曾经出使过辽邦,习于兵事,所以皇上就先把他招进宫来问对,爱卿,你对咱们大宋跟西夏、跟辽国边境的战事有什么看法?
富弼当年是非常支持范仲淹“庆历新政”的,但是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岁月蹉跎,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他见皇帝提问,毕恭毕敬地回答,臣希望陛下二十年不言兵事,就是你别跟西夏、跟辽国打仗了。皇上接着问,那你有什么治理国家的良策?富弼回答了四个字,“安内为先。”就不说话了。神宗这叫一个失望啊,你这不等于没说一样,朕难道不知道攘外必先安内吗?我也知道“安内为先”啊,但是怎么稳固国内啊?富弼不说话。
于是皇上又召见司马光,说富弼建议朕安定国内,爱卿有什么良策吗?司马光也没有当年砸缸的那份机智啊,他只讲了六个字——官人、信赏、必罚,什么意思呢?就是要任用贤才,赏罚分明。皇上一听,这不废话,这还用你教我。
所以,神宗就对这些老臣们非常的失望,只会说片汤话,然后就会磕头,皇上圣明,指望他们,神宗是根本得不到想要的答案,所以神宗现在急需要一个人才,这个人既要有创新能力,有创造性思维,有变革与时俱进的思想,又要有破釜沉舟的气魄与才干,朕就指望这样的人为大宋江山注入一针强心剂。
既然朝中的大臣都不顶用,还是把目光放远一些,哪怕从京外中下层干部当中,选拔一位能臣来辅佐自己。
于是皇上就把组织部的档案调来,把官员的花名部从头看到尾,眼前一亮,一个名字跳入了皇上的眼睛,谁呢?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刚才说了,早在仁宗的时候,王安石就写了一篇《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给仁宗看,里面指出了宋朝繁华盛世下隐藏的危机,并提出了如何处理的方法。
可惜,王安石的这篇进言没有得到皇上的认同,仁宗对王安石的这封上书没什么兴趣,倒是对他的文笔很夸奖,这哥们文章写得真好,骈四俪六,对仗整齐,至于内容嘛,麻麻地,就这么回事。仁宗不感冒,就勉勉强强地夸了几句。
所以王安石满腔的报国热情是付诸东流,而且他又是一个很轴的人,他认定的事儿就要干,你不让他干,他就撂挑子不干,所以这件事王安石很受伤,而当时的神宗皇帝只不过是濮王府里面的一名小王子,他读到王安石的这封上书,因为邸报是要发表的,那个时候不叫报纸,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参考消息,大内参这种东西。当时神宗是击节赞叹,哎呀,这个人太有见识了。
神宗有一位贴心的幕僚叫韩维,跟王安石关系很好,神宗在做太子的时候,韩维就经常给他出主意,神宗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有一些什么看法、做法,要征求韩维意见的时候,韩维就跟他嘡嘡嘡一讲,你应该怎么着。神宗就觉得,老韩,你怎么这么有见识啊,你怎么就能什么事看得这么远,想得这么透。韩维说,微臣我哪有这么大的本事,我说的这些话,都是我哥们王安石说的,那时候神宗还没有继位,就对王安石由佩服转为了仰慕,王安石这个人真是一个神人,我想到所有的事,人家都想到我前边了,而且还给出了答案,因此,神宗分分钟就变成了王安石的铁粉。
王安石是22岁中的进士,当时是以第4名及第,被授予了淮南判官一职。按照惯例,一界任职期满,进士出身的官员可以向朝廷申请,请求通过考试来认一份馆职,也就是说在中央担任文书工作,因为这样可以接近最高决策层,机会很多,而且地位尊崇,随时可以大获重用。
所以,当时的仕人基本上都走的是这一条快捷方式,但是王安石在期满以后并没有走这条路,而是主动要求调到地方任知县。等到他再次期满以后,同僚都认为他这回应该回京了。没想到王安石再次要求外任,根本没有进中央的打算,所以他这种特立独行的做法一下子就引起了朝野的轰动,别人都是削尖了脑袋想往中央钻,他一反常态,安于基层,我就在地方做事就完了,对官场现实有些想法的人,也很快就注意到了不寻常的年轻人。
欧阳修一再保举他担任言官,就是想破格把他调进中央,可是王安石竟然还是老样子,谁的账也不买,小伙说了,谁召我入京我都不去,我只想做事儿,不想做官,这简直就是一股政界的清流。
王安石已经就变成一个传说了,在官场上越传越神,大家都以结识王安石、结交王安石为荣,江湖上虽然没有哥,但是永远飘着哥的传说。全天下人都觉得瞧人王安石那样的人才是做宰相的坯子,人家那种人才应该做宰相,真有才学,不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天子呼来不上船,人家属于这料,你用王安石天下才能太平,安石不出,天下不安。
这么一来,王安石逐渐就成了举国当红的政治明星。
那么神宗在旧臣那里碰壁之后,当然就想召王安石这样的人才入京,没想到王安石居然连皇上的账也不买,皇上,我病了,不能出门,一吹风就完蛋。神宗明镜似的,扯吧你,哪有这么巧的事,我一召你,你就病了。皇上实在是不理解,召来了几位宰执大臣,就问他们,说你们谁跟王安石熟,先帝在的时候,屡次召王安石入京做官,都被他拒绝了。大家都说王安石为人不恭,说这哥们太狂,天子呼来不上船,你眼里还有谁?你真有这么大本事吗?现在朕召他,他又说自己病了,你们觉得他是真有病呢,还是在那装呢?
他这一番话说完,宰相曾公亮首先接过话茬,说王安石是有经天纬地之才,他不做宰相简直是屈的慌,“安石不出,奈苍生何”,这句话本来是说谢安的,因为谢安,字安石,而且他也是宰相,所以人们就把这句话用在了王安石的身上。他要不做宰相啊,天底下就没有配做宰相的人了。陛下一定要用他,他说他病了,他肯定就是真病了。
曾公亮说完这番话,参知政事吴奎就反对,说臣曾经跟王安石共过事,一起做过地方官,他对手下人特别的护短,而且刚愎自用,他的所作所为所想,完全不切实际,如果他要受重用,肯定紊乱朝纲。
宋神宗蒙圈了,王安石不求名利,俨然是一个又红又专的好干部,想把王安石调到中央来做官,没想到宰执大臣们的意见却是如此的水火不容。同样一个王安石,为什么评价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呢?
其实,曾公亮并不是有多欣赏王安石,他之所以那么说,是因为他跟当时的首席宰相韩琦不和,韩琦是三朝元老,两朝宰相,可以说是宰相中的第一人,因此所有后来的宰相都是他的晚辈,宰相不止一个,但是他是首席,难免就有点独断专行,曾公亮就很不爽,韩琦什么事都不跟我商量,就自行安排,所以他希望引进王安石,结成同盟军来抵制韩琦,结果还没等王安石进京,韩琦就主动向皇上上书求去,不干了。
为什么呢?因为韩琦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千万别走到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的那一天。
宋朝一般皇帝驾崩以后,宰相就是做山陵使,负责营建皇陵,等安葬完英宗,韩琦再三上表求去,铁了心了要走。皇上一看,韩琦去意已决啊,就只好同意了。韩琦听说皇上答应了自己的请求,就入宫谢恩。神宗流着眼泪,拉着韩琦的手说,爱卿,你这一走,谁能接替你的位置啊?你来推荐一下,行不行?我听说有一个王安石,名满天下,你觉得王安石怎么样?韩琦一听,觉得自己为大宋江山的社稷考虑,必须要实话实说,所以韩琦就说,王安石这个人做个翰林学士还可以,如果让他当宰相,一定搅得天下大乱,万万不可。
神宗听完韩琦这番话,瞅了韩琦一眼,没说话,韩琦就明白了,皇帝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要王安石去挑大梁,那就没有必要再跟皇上争辩了,反正自己也不想蹚这个浑水儿,不想管这个烂事儿,于是起身告辞,出宫去了。
不久,坚决反对王安石入朝的参知政事吴奎也被调出了京城,贬到山东的青州去做知州,后来就死在了青州。
韩琦、吴奎出朝之后,张方平接任参知政事。没想到张方平也坚决反对王安石入朝。神宗就琢磨啊,这么多人反对我的偶像,干脆把张方平铲走得了。
没等皇上考虑好往哪安排张方平呢,张方平他爹死了,古代的官员,父母死了,要回家守孝三年,称为丁忧,张方平就回家丁忧去了。
这个时候,另一位宰相富弼也劝皇上不要用王安石,而推荐文彦博做宰相。苏轼他爸苏洵,更是写了一篇文章叫“辨奸论”,历代的学生都把他当作范文来读,辨奸不两立,句句含沙射影,字里行间全部指向的是王安石。
还有一个大臣叫李世忠,他给王安石看相,他说王安石这个人白眼仁多,黑眼仁少,是个大奸臣,是个奸诈之人,如果用他,必然天下大乱。众多的大臣都强烈反对重用王安石,但是神宗决心已定,一定要用王安石来推动自己的改革大计。于是神宗下旨,召王安石进京,几经波折,王安石总算是进京了。
神宗与王安石从未谋面,王安石进京之后,两人面机,皇帝终于见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偶像,主持改革的人选,他觉得改革的时代终于要来临了。
皇上虽然只任命王安石为翰林学士,但是批准他可以越级进言,你随时可以来找我提意见,都可以。君臣一见面,神宗皇帝迫不及待的询问王安石,定国安邦、治国用兵之术,你觉得当下朝廷最紧急的事应该是什么?王安石马上就说变法,制定新的制度,皇上非常满意,这就是朕想要的答案。然后又问,你觉得唐太宗这个皇帝怎么样?
治下是海内升平,四夷宾服,贞观之治被誉为垂风万代,朕想效法唐太宗,开创大宋的盛世。王安石说,取法乎上,难免其中,取法其中,仅得其下,要学咱就学最棒的,尧舜禹汤文武,是吧?没有必要学唐太宗。神宗听了说,你对朕的要求太高了,朕恐怕达不到,但是希望你能尽心的辅佐着。王安石跪地磕头,陛下放心,微臣粉身碎骨,也要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
这两位就开始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怎么变革,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有一次进言侍讲结束,皇上特意设座,就是让王安石挨着自己坐,以示恩宠,然后讨论国家大事。神宗说,唐太宗必然得到魏征这样的人,汉昭烈帝刘备必然得到诸葛亮,所以他们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但是为什么现在我朝就没有这样的人呢?魏征、诸葛亮难道都是不世出的人吗?王安石就说啊,陛下如果想做尧舜这样的君主,就由贤臣来辅佐您,您想做商汤,也有伊尹来辅佐。我朝成平100多年,全国有智慧、有才能的人多了去了,只不过是没有被发现而已。只要陛下您发现人才,进贤退不肖,朝政清平指日可待。
上海最有名的网红餐馆一条街,进贤路,路的东口往南一点就是兰心大戏院,南京大戏院再过来茂名南路,这边是上海老锦江,这边是花园饭店,然后再往南就到了洋气的不得了的淮海中路。再往南这边就是瑞金医院,瑞金酒店,这边思南路上面的思南公馆,上海我都熟,想念上海。
王安石的这番话在神宗的心里燃起了一团火,神宗听得是连连的点头,君臣两个人目标一致,变法图强,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于是君臣俩就开始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702年,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变法终于要开始了。
经过君臣俩的一番对谈,王安石跟神宗表示当务之急是变风俗、立法度,神宗击节赞叹,就让王安石主持变法,为此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叫“制置三司条例司”,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由王安石挑选,也就是说,神宗把变法的全部权利都下放给了王安石,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要富国强兵,但是既然要变法,那就不可避免地会动摇祖上传下来的旧法。
因此,变法刚一推行,就遭到了保守派的极力反对。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司马光。司马光,字君实,是山西夏县人,据说他的原祖可以追溯到西晋的皇族司马氏,父亲也是朝廷的命官,曾经出任河南光山县的县令,所以给儿子起名叫司马光。
司马光天赋异禀,那么你想那么小的年纪,就知道砸缸救人,据说司马光是一位神童,从小就博文强记,妥妥的学霸一枚,别的孩子还在学《千字文》、《百家姓》的时候,司马光就能读《左氏春秋》了,而且他自学能力非常强,到哪都手不释卷,废寝忘食。
如果把司马光同学搁到一间屋里,给他一摞书,你就甭管他了,司马光小朋友能一直把自己看成化石,这么样的勤学用功,司马光同学19岁就考中了进士,王安石是22岁。之后司马光出任地方官,这就跟王安石成长的历程基本上差不多,到基层去锻炼,是吧?踏踏实实完成本职工作,然后被朝廷调回京师任职起居舍人,同知谏院,其实就是做了一名谏官,历任仁宗、英宗两朝,深受皇帝的信赖。
司马光是一个书迷,尤其是喜欢什么?同学们应该能猜到,对吧?历史。因为那个时候的书主要是史书,因为中国人特别喜欢修史,书看多了以后,司马光就动心思了,我是不是自己也可以写一本书传之后世,让我司马光的名字永垂不朽。于是他就从战国开始写起,写到秦朝一共是八卷,叫做《通志》,写完之后呈给英宗皇帝看,说这只是小意思,毛毛雨,大部头的还在后面,臣还要继续往下写。
英宗看到这个《通志》,非常的高兴,觉得如果他在位的期间能够完成这么一部大部头的著作,也是一项政绩工程。
于是,英宗就把司马光的这部书纳入了国家发展计划,以后你就不用一个人战斗了,你编书是国家的项目,咱们专门成立一个编写组,你挂帅,国家给你拨钱,设置一个专门的机构,编这么一部煌煌巨著,可惜英宗没等这部巨著编成就驾崩了。神宗登基以后,就继续支持司马光的编书工作。司马光的这部书定的宗旨就是“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就是提供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供今天的皇帝行政作为参考,堪称是一部皇帝教科书。
神宗鉴于司马光编书的主旨,从里面摘出了几个字,赐名为“资治通鉴”,这就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神宗亲自为这本书作序,这绝对是一个国家级的大工程了。司马光学问这么大,皇上就想提拔他做翰林学士,司马光说,臣做不了,皇上反问他说,你怎么做不了?有学问的人缺能力,有能力的人没学问,像你这样的既有能力,又有才华,最适合做翰林学士。
司马光说不行,微臣我不会写四六句的骈文,皇上说那怎么可能呢?你是进士出身,怎么可能不会写骈文呢,因为那个时候的诏书都是骈文的,你不会写,你学学不就完了吗?
司马光说干不了,干不了,一边说着,一边倒退着就要出殿,皇上一看,司马光要跑,赶紧派太监追上去,把他给提溜回来,逼着他当翰林学士,这回司马光没辙,嘟噜个脸,留在皇帝身边,就跟他死活看不上眼的王安石一殿为臣了。
司马光和王安石差不多的身世背景,不相上下的文采天赋,同样也是刚直不阿的性格,还有始终为国家百姓办实事的这种理念。
这样看来,同是天之骄子的两个人本来似乎应该通力合作,然而司马光不但极力反对王安石的变法,甚至打心眼里他就瞧不起王安石这个人,为什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商人逐利。王安石整天嚷嚷富国强兵,富国强兵,变法图强,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脑子里想的只有搞钱。在司马光这派传统的士大夫眼里,王安石就是一个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孜孜以求的是小人,所以司马光怎么看王安石都觉得不顺眼,这家伙不是好人。
话说神宗登基改元的那一年,率领文武百官祭天,照例要给文武百官发红包,新领导来了嘛,哥几个都拿点好处,以后好好做事,有这么一个流程,结果宰相就跟皇上讲,咱们现在国用不足,国库里除了欠账单,就是耗子屎,啥都没有,咱们这个红包能不能就别发了?
虽然皇上也觉得有道理,但是列祖列宗从太祖太宗开始,每个皇帝继位都给百官发红包了,到我这就没有,你说大家怎么看我?
于是皇上就问大臣,你们说说这个红包应不应该发?司马光说,不应该发,现在确实是国用不足,能省就省,首先应该削减大臣的官奉,王安石就很不以为然啊,这能省几个钱啊,反倒是有损于皇上您的颜面。其实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能人给陛下理财,只要有理财之术,国库会很充盈,这个红包根本不是问题。司马光一听,这个气儿不打一处来,当时就跟王安石吵吵起来,你整天就是钱钱钱,你有什么理财措施?无外乎就是增加百姓的负担而已。为了给大臣发奖金,增加百姓的负担,你陷君王于何地呀?
王安石说我有措施啊,我有安全措施啊,既不增加百姓的负担,还能增加国库的收入。司马光哈哈大笑,你不扯的吗?你蒙鬼呢?这个钱不在朝廷手里,就在百姓手里,他还能在哪?在天上还是在地下?还是在龙宫里?还是在你们家床垫子底下藏着1.2个亿,你要是想让朝廷手里有,百姓手里就没有,百姓手里有,朝廷手里就没有。这个道理拿脚趾头都能想明白,你跟大家说什么山崩啊一天到晚的,王安石说你等着,我绝对有办法。
皇上一看两位大叔又吵吵起来了,就出来当和事佬,说两位爱卿,不要吵了,朕的意思与司马爱卿相同,也确实觉得不应该发,但是王爱卿说的也有道理,这点钱对于朝廷来说,毛毛雨,省也省不了多少了,朕以后少吃两顿大餐也就是了,该发多少还是发多少吧。
表面上看,皇上捧了司马光,爱卿说的很有道理,但最后还是按老王说的做。这下司马光明白了,在皇上心目中,王安石最重,人家现在是爷俩穿一条裤子都嫌肥,我就闭嘴了。
司马光和王安石同殿为臣,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改革派,俩人都是有头有脸的名人,常常因为变法而争的不可开交,而宋神宗是支持变法,他才是幕后主事人,还是憋足了劲,要改革出个样子来看,自然是会偏向王安石。因此在两人的政治斗争中,司马光常常落于下风,甭提多不爽了。然而司马光和王安石一样,都是有着执拗的性格,虽然知道形势不利,仍然要据理力争。
有一次,司马光跟王安石因为一个美女又开始闹起来了,不过这不是争风吃醋,这两位大叔都不好这口,就是在山东住着一位美女,家里把她许配给了一个丑男,她听说自己一朵鲜花要插在牛粪上,非常的生气,这大姐脾气也够爆的,拎着一把刀就上丑男家去了,准备把这丑男给宰了,我宁可死,我也不嫁给丑八怪。
进了丑男家一看,丑男正在睡觉,美女举起刀准备就剁,临剁的时候啊,心里可能有点不落忍了,他就是长得难看,可是长得难看不是罪,出来吓人才是罪啊,人家没出来吓人,我这一刀就下不去,美女正在那琢磨,正好丑男醒了,看见明晃晃的刀要落下来,伸手一挡,脑袋保住了,一根手指头给切下来了。
于是丑男的家属就把美女抓起来,送到了衙门,衙门很同情这个美女,觉得美女配丑男实在是不般配,地方长官想为美女开脱,就跟美女说,你就说你是投案自首的,我们按投案自首宽大处理就完了,美女就按照官老爷的嘱咐就认罪了,案子报到了朝廷,等待朝廷的批复,王安石觉得这么办就可以了。既然美女已经主动投案了,就ok了。
可是司马光不干,司马光说地方官这么做简直就是枉法,谋杀亲夫的大案怎么能随随便便就减罪,只要司马光赞成,王安石肯定就反对。王安石说人家是投案自首的,罪减一等,何况又没杀,应该无罪释放,或者轻罪,赔人点钱就完了,带丑男上三甲医院,把手术都给接上。可是司马光说,按照律法,应该把美女处死,甭管丈夫多难看,也不能谋杀亲夫,这是杀人罪,绝对不能轻判,一定要判死罪,吵吵到皇上,皇上您看怎么办?
神宗肯定是向着王安石,而且皇上也觉得美女配丑不应该,也同情这个美女,因此最后还是维持原判,按地方官说的判,司马光跟王安石的较量又一次败下阵来,两人也就越来越不和,但是不管怎么不和,俩人并没有私仇。司马光曾经跟人讲,别人都说王安石虚伪,我觉得这家伙就是拧,就是轴,刚愎自用,目空一切,这是毛病,不是虚伪。
神宗皇帝问起司马光的时候,王安石也讲,“司马君实,君子人也!”这可真是一个厚道的君子,即便是后来王安石取司马光而代之,也丝毫没有落井下石的意思,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两人最根本的政见上的不合当然还是变法,所以司马光就给王安石写了三封信,咱们这次学的课文就是王安石的一封回信。
有一种动物叫做獾,同学们听说过,而传说王安石就是一只獾变的,更有甚者,说王安石其实是一只狐狸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的辅导课咱们继续讲这篇课文的历史背景。同学们傍晚见。
---来自ZY筑基课之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