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阳生百福
——咏冬至节古诗词赏析(一)
王传学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起源于春秋时期。中国古代使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时间在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据《逸周书·时训解》记载:冬至有“三候”:一候蚯蚓结。古人认为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而冬至这天阳气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强盛,土中的蚯蚓依然要蜷缩身体。二候麋角解。麋与鹿虽然属于同科,但它们的阴阳属性各不相同,古人认为麋的犄角是朝后生长,所以为阴,在冬至一阳生时,麋感受到阴气渐退,而慢慢解角。三候水泉动。山中的泉水,在冬至这天开始升温,可以流动了。
冬至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由于冬至特定的节气时令和节日特征,诗人墨客们面临冬至节,都会感叹时光与人生,感叹岁末与寒冬,吟诵冬至节带给人们的启迪与希望。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小至》,描写了冬至节气前后的时令变化,表现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美好景象: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诗中的“小至”,是指冬至日的第二天(一说前一天)。
全诗紧紧围绕“小至”的时令,叙事、写景、抒感,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
首联说冬至后白昼渐长,阳气渐舒,冬至既到,春天也就不远了。诗人以咏叹笔调点明“阳生春来”,与冬至的诗题紧扣,作为总起。
中间两联是分承:颔联承首联“冬至”的自然节令特征,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用葭管动飞灰写冬至节到。颈联承冬去春来的景物特征,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
尾联以抒情作结:在这身处异乡无可奈何的情景下,就让儿子取酒来尽饮吧! 这举动和诗中写冬天里孕育着春天气氛的基调是一致的,这正是诗人感受敏锐,立意高远,选材典型,热爱生活的不俗体现。
《小至》写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诗的末二句写他由眼前景物唤起了对故乡的回忆。虽然身处异乡,但景物与家乡的没有不同,所以诗人教儿斟酒,举杯痛饮。这举动和诗中写冬天里孕育着春天气氛的基调是一致的,都反映出诗人难得的舒适心情。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抒写了游子思家之情: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这首诗写于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岁末,诗人任秘书省校书郎,时年三十三岁。
在唐代,冬至是很重要的节日。这一天,朝廷要放假,民间就更热闹了,大家穿新衣,互赠饮食,互致祝贺,一派过节的景象。诗人写这首诗时,正宦游在外,夜宿于邯郸驿舍中。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冬至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意思。如今远在邯郸的客店里,将怎样过法呢?只能抱着膝坐在孤灯前,在静夜中,唯有影子相伴,想象着和亲友一起欢度佳节的情景。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呀!诗人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家里人一定也过得不快乐。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在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吧!三、四两句使用白描,情感十分感人,也颇耐人寻味:诗人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至于“说”了些什么,则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给予补足。
此诗是诗人早期的一篇佳作,反映了游子思家之情,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乡愁。其佳处,是以直率质朴的语言,却从反向落笔,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有异曲同工之妙。
唐代诗人元稹的《咏廿四气诗·冬至十一月中》,描绘了冬至节气的物候气象特征,表达了期盼国家兴盛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
二气俱生处,周家正立年。
岁星瞻北极,舜日照南天。
拜庆朝金殿,欢娱列绮筵。
万邦歌有道,谁敢动征边?
首联“二气俱生处,周家正立年”,意思是,冬至,是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此刻木星走到了地球的最北端,而太阳则走到了地球的最南端。阴至盛而一阳起,天地日月阴阳二气相生相缠,因此也称作“二气节”。
从周代起,帝王就要在这一天率领百官去祭祀天地日神,歌舞升平、气势浩大。这一天,万国来朝,臣服在天子的脚下,感戴国家的富强、君王的圣明。
颔联“岁星瞻北极,舜日照南天”,“岁星”,即木星。此时,木星走到了地球的最北端,而太阳则走到了地球的最南端。 “岁星”对“舜日”、“瞻北极”对“照南天”,表示天人合一。天地大道,循环往复,人们从中找到了规律。
颈联“拜庆朝金殿,欢娱列绮筵”,用“拜庆”对“欢娱”,“朝金殿”对“列绮筵”,讲述了这一天国家在做什么。“金殿”,象征着帝王与文武百官。他们都会在冬至这天,举行隆重的祭天大典,载歌载舞、开筵相庆。皇家祭天,百姓祭祖。民间有“冬至大过年,不返无祖宗”的俗语。百姓回家祭祖,邀请亲朋好友相聚,诚挚地庆祝冬至来临。
尾联“万邦歌有道,谁敢动征边?”上句说全国都在欢呼国之有道。下句则反问,又有谁还敢在此时,无端挑起征伐战争,破坏这么喜庆的氛围呢?对于战乱时期的人们,冬至未尝不是一个短暂而幸福的时刻。
正是冬至的阴阳交替,才使它成为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的一个。中国人古老的哲学智慧,正是从阴阳开始的。阳气生长,一切都将欣欣向荣,充满朝气与活力;古人于阳气的回升中,盼得好运,祈愿梦想可以成真。
唐代诗人杜牧的《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思念弟弟,感情深挚: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这是一首在冬至日书寄怀弟之情的亲情诗,为杜牧居江南时所作。“一阳生”,指冬至日。
杜牧只有一个弟弟,兄弟甚是友爱,诗人曾因照顾生病的弟弟而弃掉监察御史和吏部员外郎的官职,可见其对弟弟的关心。
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对弟弟情深意切的关心,这种关心,是通过简捷朴素的生活层面加以表达的。诗人善于运用对气候、环境的感受来表达思念骨肉的忧愁、惆怅。
首联点明了节令,冬至到了,气候转冷了,不知远方的弟弟境况如何?写封家书问候一下吧。诗人客居他乡恰逢京使,为能捎信给弟弟而感到欣喜。时令的推移,引发了感情的起伏变化。
颔联把两种感情加以对比,烘托对弟弟的殷切思念。一杯苦酒,默坐独饮,非但无以解忧,反而顿生愁绪无数。这种愁闷,不是遥远的国家之忧,而是更有直接的切肤之感的骨肉之痛。
颈联更是表达了一位敦厚的兄长对弟弟关心的无微不至。诗人以自身的感受来推测亲人的处境:天冷了,不知多病的弟弟是否知道保重自己的身体?是否知道添衣加被?这种关心之情着实感人。
尾联愈加显示了兄长的心情之沉重。飒飒的寒风已让诗人深感不安,更何况是冷雪呢?即使不是雪,难道雪天的到来还会远吗?思念关切之情演变为更深的惆怅焦虑。诗句层层推进,逐渐加强了对亲人的关切之情。
唐代诗人戎昱的《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抚今追昔,感慨顿生: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去年冬至到来之时诗人在长安,手拄拐杖的诗人也曾身居高位,头顶高帽。今年长安又到冬至日,而诗人却身在辰州,走下台阶遥想当年寒冷的霜雪。夜里诗人梦见自己跟随队伍在苍天下前进,然而现在身处穷乡僻壤,难以实现报国之志。诗人身处南方断绝了来自北方的消息,只得站在江边上涕泗横流。
诗人被贬辰州,遇冬至节日,抚今追昔,感慨顿生。想到身处偏远地方,报国难成,不由得泪流纵横。
唐代诗人权德舆的《冬至宿斋时郡君南内朝谒因寄》,充满了对温暖阳光的期盼:
清斋独向丘园拜,盛服想君兴庆朝。
明日一阳生百福,不辞相望阻寒宵。
诗人独自一人在房里向着花园内朝拜,穿着朝服心中想念着君王兴盛国家。相信明天的太阳一出来众生都会受到恩泽,又何必在意这寒夜的阻挡呢。诗人在冬至节心系国家,相信寒冬即将过去,温暖的阳光将会普照大地,带给人们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