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陪伴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我常常感受到对生命的敬畏。
往往苦心费力,反复教育的,未必有效,而他自然展现,令人惊喜的,却又与灌输无关。于是常常思考,我们到底能教给孩子什么?知识和技能?生活的态度?习惯和价值观?......
当陷入焦虑时,我会不自控地讲上一通大道理,当时感觉义正词严,铿锵有力,过后冷静下来一想,有谁会在内心充满抗拒的时候,虚心接受你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抛出的一堆貌似正确无比,其实与己无关的大道理呢?翻来覆去,做的都是无用功,那些大道理无非是焦虑的释放以及变形的软暴力,传递给儿子的信号则是——你怎么就不能做得更好?!
再将心比心,我们自己也从未被大道理改造过,否则成功学早就成功了,那些无法融入生命体验和生活实践的空洞道理,再正确也是然并卵。
关于教育,我喜欢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所说的: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真正的教育,是浸润,而非灌输,是唤醒,而非强制!
道理是从生活中高度抽象概括出来的,而日子却要一天天过,孩子要一天天长,做父母从来都不是什么轻而易举的活儿。
上周日,儿子用我的手机听音乐,一转身,耳机线把手机扯到了地上,凄惨屏碎了。
前段时间,我发现儿子很爱抱怨,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马上指责对方。为什么会这样?是我在他犯错时,用了同样的方式,被他模仿到了吗?想到这里,我开始比较有意识地去觉知,尽量避免使用负面否定的方式去表达,哪怕是在焦虑和生气时。
这不,考验来了!手机屏碎成了蜘蛛网,不知修理要花多长时间,而我写文章、阅读,几乎离不开手机,怎么办?懊恼总是难免的。孩子一看闯了祸,赶紧道歉,“妈妈,对不起!”,很短的时间内,我让内心恢复平静,事情已然发生,指责和抱怨统统于事无补,我平和地对他说:“手机屏碎了,妈妈是有点心疼,但你不是故意的,这只是个意外,妈妈不会怪你,事情发生了,无法改变,咱们想办法怎么去解决就好!”
明显地感觉到儿子放松了。面对突发事件,父母以怎样的态度处理,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会成为未来他处理同样情境的模板。平静地接受变故,在情况失控时,不以指责和抱怨替代解决,这才是一种成熟的心态,可这一点连很多成年人都无法做到,更何况是还在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所以只能慢慢学习。
有一天和儿子下了公交车,他突然拉着我喊:“妈妈,你快看,快看!”我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发现车窗玻璃里映出我们两个人的头像,但脑袋是变形的,儿子的头被拉得老长,像个大凤梨,我的脸则被拉得很扁,像个小南瓜,看起来实在太搞笑了,我们俩对着车窗傻傻地大笑,一直到车开走。事后,每次回忆起来,都能笑上老半天。
平淡的生活,哪有什么波澜壮阔,能够从平凡的小事中发掘出快乐,是多么宝贵的精神。保有细腻的童心,和孩子一起为微不足道的小事开怀大笑,这就是在传递一种生活的态度。而漫长的一生,只做正确、正经的事将会是多么乏味啊!
做父母的总想刻意教育好孩子,却可能没有意识到,言语的教导之外,我们还在无形地影响着孩子。那些没有说出来的信息,潜在的价值观,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教育是心对心的滋养,是灵魂对灵魂的唤醒,教育不是单向的,否则父母承担的便是一项苦役。童年不仅仅是为成年所做的准备,它本身就是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教育的导向从把孩子塑造成跟我们一样的成人,变为生命自身的不断成长和完善,从成人本位变为生命本位,我们既能更加开放地看待生命本身的成长,也能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完善。
正如纪伯伦在《先知》第四章“论孩子”中写下的那首著名的诗: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放下对完美的期待,我们越接纳自己,便越接纳孩子。否则,我们无法自我接纳的部分,迟早会变成焦虑投射给孩子,我们无法做到的,会强迫孩子为我们实现。当我们把希望压在一个孩子身上时,爱变成了操控的理由,教育变成了对孩子的捆绑,而我们自己,则错过了自身的成长。
成长将是贯穿一生的主题,在家庭中,首要的是自我教育,其次才是对孩子的教育。
昨天,和儿子并肩回家的路上,他突然蹦出一句话:
妈妈,等我长得比你高了,咱俩走在一起,别人会不会以为你是我媳妇?
我不禁哈哈大笑,为孩子的天真,更为他的成长!
无戒21天持续写作训练营之第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