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部分源于网络,诗文原创。
佛法刚开始传入中国的时候,汉朝经历了“无为而治,民养生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阶段,然后至魏晋玄学,三玄广为流行,即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周易《易经》,这个时候是用“格义”的方法来翻译佛经的,因为佛法要想有一席之地,必须和中国本土情况相结合,但是“格义”强行用老庄之学去解说,有时候却会失去佛经本来的韵味,中印融通的鸠摩罗什大师则主张直译和意译相结合,还原了佛经的本然韵味,又不会难以理解,所以《金刚经》翻译的很有水平!
《金刚经》的原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无为”来自老子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历来人们对无为的解释不一,与“无为”相对的自然就是有为了,这又涉及到“有无”的争论,魏晋玄学里这是个重点。王弼主张贵无论,“崇本息末”以及“圣人体无”,裴頠则是崇有论,“自生而必体有”,而郭象则说“物各自生,独化于天地玄冥”。追求“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庄子说“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列子还是有待的,不是真正的超脱。只有无待如至人,神人,圣人般,才真正到达“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的境界。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无是比有更高明的一个境界,这里的无并不是完全没有,而是一种超乎想象的存在,否则那就落入“顽空”了,正如“天清地浊,阳生阴降”中的阴阳关系,阳好比无,阴好比有,又如道家的“阴神”和“阳神”两个不同的阶段。佛家讲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道家有三宝:精,气(炁),神;还有传统的阴阳两仪,太极,无极,修行人知道他们是对应的,这里是一个大秘密。虽然这些依然还是有为的境界,并未超脱五行五蕴,三界轮回,但是确是要我们一步步修上去。就算是顿修,也是靠累世的修行,这辈子才有超乎常人的根基,如六祖,又如一生补处大菩萨下一站成佛般,你明白了吗?所以无和有,对于我们凡夫而言,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所以,正如《大般涅盘经》所言:“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又如《金刚经》所言:“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所以真正的无为是圣贤们的修为境界,有为是向无为过渡的阶段,凡人要想达到无为的境界,先得有为去行。世间和出世间,正是有为和无为,有待和无待。
所以我才说“一切有为法,皆向无为去,法无对错,人有阶段。”六祖也说“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人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身心感受,如修行人,其处于什么样的阶段的时候,自然会被相适应的法所摄受,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世人都是一样的,在红尘中争渡,大家都只是处于人生中的某一阶段罢了,再过多少年,物是人非,所以说“诸法无我”啊。那又有什么是永恒的呢?或许是“无为”的境界?亦或者是“常乐我净”的究竟?问题遗留,届时再来浅言。
附小诗一首:
《心见》
修行如登山,风景各不同。
山上望山下,高低互兼容。
退后需有数,前路迷雾重。
一步算一步,历久大道通。
好,今天就先说到这,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