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孩子总是有各种各样让我们烦恼的行为,我们有恼怒抓狂也有思考、尝试理解,无论如何,在引导他们往前走的时候我们也在成长。
那还是节前的事,我们带小妮去外婆家,小妮外婆和小妮舅舅住一起,家里有个非常可爱的小表妹,上幼儿园大班,胖嘟嘟、又特别能说会道,个性也非常率真,小妮很喜欢她,小宝也非常喜欢小妮。只是两家离得不近,宝贝们又都很忙,一年也难得碰到几次。所以每次碰到两姐妹都特别亲热,一块嬉闹玩耍。
再要好的孩子,玩闹中发生冲突生气也是常有的事。
吃晚饭的时候,小宝一边吃,一边用她的小脚丫一晃一晃轻轻地踢踢小妮。小妮虽说比小宝大四岁,却还是个十足的孩子,经不起逗弄,对小宝的举动有些不开心了,一脸严肃地警告小宝不要弄她,然后就有些生气不理小宝了。小妮越不理小宝,小宝就越是要碰触小妮,再加上小姑娘伶牙俐齿,一会就把小妮弄得恼怒得很。
事情发展到后来,就是孩子之间常见的冲突状态,小妮不和小宝玩,小宝问小妮要口香糖,小妮也不给,小宝生气大哭,小妮也撅着嘴犟着一声不吭。
两边的家长开始给各自的孩子做思想工作,对小的说:“你不应该踢姐姐,踢姐姐 ,姐姐是要生气的。"对大的说:“你是大的,应该让让妹妹,妹妹还小不懂事,你懂事,让让她。”可这样的劝架显然没有太大的作用,小宝依然在哭闹,而小妮也愈发生气,一个人跑到卧室去了。
好好地两个小朋友闹成这样,小妮不谦让妹妹,作为妈妈,尤其是来做客的,自然有些尴尬和着急。原本抱着孩子间的问题让孩子自行解决的想法,没打算参与处理的我,看看这个情形觉得袖手旁观也不是个事,决定还是干预下吧。
先安抚哪一个呢?换成以前,我多半会先去哄小的,先安抚别家的孩子,让别人先高兴了,是中国传统文化礼仪所倡导的,结果却常常会让自家的孩子有强烈的被忽视感而更加不愉快。自从涉足心理学领域、学习少儿心理开始,有了更多正确的认识。
当孩子发生状况时,父母的关注和理解非常重要,能帮助孩子增加安全依恋。这个时候,若想让孩子有更好的心理建设、情绪接纳和自我价值感,那放下父母的面子需要,先走向孩子是更恰当的。
于是,我来到卧室,小妮一个人趴在窗口,身影有些孤单,当她看到我时,一脸委屈而愤懑的表情,眼泪也“吧嗒吧嗒”流下来。
“妈妈知道小妮很生气,小妮生小宝的气,妈妈相信小妮不给小宝糖,不和小宝玩,一定有你自己合理的原因,你一定有你的需求需要满足,妈妈先抱一下你吧。“拥抱很多时候比语言有更好的疗愈作用,尤其是对孩子。
很快,小妮好一些了。她告诉我她生气是因为她已经好好向小宝提出不要踢她,不要学她说话,小宝还这样做,她特别不喜欢别人逗她,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
“妈妈特别理解宝宝的感受,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和不能接受的。所以小妮宝贝的需求其实一点都不过分,只是希望小宝能用合适的方式与你玩耍和相处。”
小妮听到我这么讲,更加一股脑的把她的那些小情绪都倒了出来,我只是安静地听着,时不时回应下她的感受,肯定她的需求,问“宝贝,这种情况下,你希望大人怎么做呢?”之类的问题,没有为小宝解释,也没有讲道理,这样的安抚却很快让小妮平静下来。
感觉好才会做得好。这个时候,小宝进来,小妮已经没有生气的样子了,虽然还稍稍有些别扭,却没有反对我抱小宝,就这样,我一手抱着小妮,一手抱着小宝,开始了另一场安抚。
“小宝,姑妈知道你一定不是故意要踢姐姐的,姑妈知道你很喜欢姐姐的,你踢姐姐一定有你自己的原因,是不是你想引起姐姐的注意,想让姐姐回应你对吗?”
“嗯”。小宝用力地点了点头。
“那小宝这个想法很好,没有问题,那我们换种方法让姐姐知道好吗?因为姐姐毕竟没有常常和小宝在一起,能知道小宝要做什么,小宝这样做,姐姐还以为小宝不喜欢她呢,小宝想想,换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让姐姐更接受到小宝的需要?妮妮也说说,怎样告诉小宝,才能让小宝更明白你的需要?”
小宝和小妮各自瞟了瞟对方,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回答这个问题,期间还互相点头补充,还没等说完,两个小家伙就已经嘻嘻哈哈抱成一团,扔下我,手拉手蹦蹦跳跳出去玩了。
有孩子的地方就会有“战争”,因为孩子总是如此毫不掩饰地维护着他们的需求,真实地表达着他们的情绪。需求和情绪没有对错,只是表达需求和情绪的方式需要引导。没有理解他们的情绪,看到他们的需求的批评和说教看似能平复纷争,却可能伤害了孩子。他们会怀疑自己的需求或情绪是错误的,也可能认为我们更爱别家的孩子,从而产生挫败或自责,而无论是挫败还是自责都不是我们想给孩子的。成长需要的是反思改进而不是挫败或自责。
也许在纠正错误,解决问题前,先用心看见听见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会让我们做出更合适的处理。
同样,对于我们自己,我们所需要对待的其他人,多体察所言所行背后的需求,也会让我们有更温和友爱的方式和自己、和这个世界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