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再也不是读完大学有个相对不错的工作就到头了,优胜劣汰的情形每天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上演着。昔日的同学好友都像开了外挂一样,一眨眼的时间就踩尽油门超出我们好几圈。看着他们的转变,你是否也有迷茫焦虑的时候呢?你是否也有无所事事的时候呢?面对这样的情况你又会怎么调节自己呢?
我的答案是用高效阅读,填补你的空闲时间。也就是在几个星期前无意中遇见了日本作家渡边康弘所著的《高效阅读》,里面很多观点触动了我,今天想在这里分享和记录下我与此书的缘份。
坦白的说我是一个不怎么爱读书,拿起书来读不到几页就犯困的人。但是我却有个与之相矛盾的爱好,那就是逛书店,超级喜欢像覔书店那种格调的地方。每每看见这类调调的书店都会跑进去转一转,享受触摸和翻阅书籍的乐趣。
与渡边先生的《高效阅读》也是在这种环境下结识的。当时被封面上的“一张纸+1支笔=20分钟读懂一本书”所吸引,但是由于此书书店里没有免费阅读的样本书,怀着质疑和好奇的心我掏出手机搜了下此书的相关信息,发现这本书里有些观点蛮新颖的,于是就将它捧回了家。
起初以为自己还会像以前一样读到一半又会把它扔到某个角落里接灰,没想到在不知不觉中我竟然全部读完了。下面就来说说我对本书的理解和感想吧。
一.高效阅读的理论
书中渡边先生提出一个玄妙的理论,就是人接触任何物体的瞬间都能感知到它的能量。比如,当你拿起一本书随意的翻阅着,就能对这本书产生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完全不需要仔细的阅读,只是通过这一动作就能够增进对书中内容的理解。我想我能认真的读完整本书也是因为这个感知能量吧。
渡边先生主张书可以不用从头读到尾,从中选取能和作者产生共鸣的地方读起或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读起就好。这种观点是因为作者想表达的内容未必与读者想摄取的内容是一致的,即使是一致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方面的不同也会对所读的书产生一定的认知偏差。所以渡边先生认为读书没必要一定要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
对此我深表赞同,以往我们都会觉得买回来的书只有从头翻到尾才算是真正读过书,也不枉费我们花钱买它。其实不然,一本书的价值不是在于我们有没有读完而是在于从中我们学到了什么,记住了什么。
即使逼着自己把整本书都翻完了,能记住的东西却寥寥无几,也同样失去了读书的意义。与其逼迫自己去看那些繁琐冗长的部分还不如从我们感兴趣的,能和作者产生共鸣的地方读起,只有真正印在我们脑海里的东西才会化作我们自己的东西。
二. 共振阅读的方法
此方法为本书的核心,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以下五个步骤:
步骤0:接触书本,明确自己的目的。
步骤1:通过随意翻阅,让大脑“下载”信息。
步骤2:在三栏表格中绘制曲线。
步骤3:从曲线中感兴趣的那一页上摘出单词。
步骤4:凭着感兴趣的单词,带着问题去阅读。
步骤5:基于从这本书中所获得的想法,制订出行动指南。
这里渡边先生论证了信息的传递是从接触开始,不是我们以往认为的从阅读开始。在翻阅书籍时摘录自己感兴趣的“共振”词语,通过绘制三栏曲线完成共振地图以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些需要配合的细节,比如呼吸调节,集中注意力等。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只有先弄清楚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意图才能够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然而渡边先生却强调我们要做书的主人,作者的想法我们无需理会,只要关注自己,站在自己的角度来阅读书籍,从书中摘取出我们需要的知识,其他的可以以后再说。这就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阅读效率。
三.输出和行动与输入同等重要
共振阅读的方法是全书的核心部分,但是渡边先生却仅仅用了二十几页来跟我们讲解和说明共振阅读,其余大量篇幅都是在说行动和输出,可见输出和行动的重要性。
很多人应该都会有这样的一个状态,书读的很快但是读完后却记不住。就像熊瞎子掰玉米一样读完一本忘一本,一年到头书读的很多,最后能记住的却没几本。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学会输出,可以和周围的同事朋友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也可以写读后感记录自己从中学到的东西,只有多记录多分享才能让我们记住所摄取的知识。
初中时我们都学过胡绳的《想和做》,文章中提到“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不动脑筋,埋头苦干,那是‘死做’。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读书也好生活也罢,不论我们有什么梦想都要付出行动,今天一个小小的行动或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将会成为我们的一大助力。只要有梦想,敢于付出行动,生活才会变得丰富多彩。
阅读使人聪慧;使人明智;使人充实;使人快乐,在这个从“信息化时代”逐步转向“知识创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阅读可以让我们不被现实改变所摒弃。所以让我们一起学会用高效阅读填补空闲时光,做一个敢于实现梦想的行动君!
PS: 第一次尝试给自己的文章动手画插画,感觉棒棒哒!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和开篇的插画,请动动手指给我点个赞以示鼓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