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L(全局解释器锁)
我的机器有4核,代表着同一时间,可以干4个任务。如果单核cpu的话,我启动10个线程,我看上去也是并发的,因为是执行了上下文的切换,让我看上去是并发的。但是单核永远肯定时串行的,它肯定是串行的,cpu真正执行的时候,因为一会执行1,一会执行2.。。。。正常的线程就是这个样子的。但是,在python中,无论你有多少核,永远都是假象。无论你是4核,8核,还是16核.......不好意思,同一时间执行的线程只有一个(线程),它就是这个样子的。这个是python的一个开发时候,设计的一个缺陷,所以说python中的线程是假线程。
GIL(全局解释器锁)
我们知道多进程(mutilprocess) 和 多线程(threading)的目的是用来被多颗CPU进行访问, 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但是在python内部存在一种机制(GIL),在多线程 时同一时刻只允许一个线程来访问CPU。
GIL 并不是Python的特性,它是在实现Python解析器(CPython)时所引入的一个概念。就好比C++是一套语言(语法)标准,但是可以用不同的编译器来编译成可执行代码。有名的编译器例如GCC,INTEL C++,Visual C++等。
Python也一样,同样一段代码可以通过CPython,PyPy,Psyco等不同的Python执行环境来执行。像其中的JPython就没有GIL。然而因为CPython是大部分环境下默认的Python执行环境。所以在很多人的概念里CPython就是Python,也就想当然的把 GIL 归结为Python语言的缺陷。所以这里要先明确一点:GIL并不是Python的特性,Python完全可以不依赖于GIL。
虽然python支持多线程,但是由于GIL的限制,在实际运行时,程序运行后开启多个线程,但在通过GIL后同时也只能有一个线程被CPU执行。
GIL(全局解释器锁)
参考: http://www.cnblogs.com/zephyr-1/p/6043785.html
GIL并不是Python的特性,他是CPython引入的概念,是一个全局排他锁。
解释执行python代码时,会限制线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直到解释器遇到I/O操作或者操作次数达到一定数目时才会释放GIL。
所以,虽然CPython的线程库直接封装了系统的原生线程,但CPython整体作为一个进程,同一时间只会有一个获得GIL的线程在跑,其他线程则处于等待状态。这就造成了即使在多核CPU中,多线程也只是做着分时切换而已,所以多线程比较适合IO密集型,不太适合CPU密集型的任务。
同一时刻一个解释进程只有一行bytecode 在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