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建筑的瑰宝,圣母百花大教堂的面前,我们见证了一个家族的衰败,同时也见证了一个传奇的诞生。
相信《刺客信条》的玩家们都有着同一个震撼的经历——当艾吉奥两兄弟爬上领主宫,随着雄壮的BGM俯视整个佛罗伦萨,那个瞬间简直美炸!
中世纪晚期,亚平宁半岛城邦林立,各自占山为王,相互攀比。繁荣的经济和宗教压力下让他们的攀比方式更上一个层次——修建教堂。于是人傻钱多佛罗伦萨人决定修建一个大教堂来彻底压倒其他城市的风头。
圣母百花大教堂因此被提上了建造日程,它其实是一组建筑群,由大教堂、钟楼和洗礼堂组成。大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状,长达82.3米,东边歌坛突破了教会的限制,设计为集中式的八边形,对边宽为42.2米。教堂的东、南、北面各突出的八角形巨室,巨室外面就是5个呈放射性分布的小礼拜堂。
圣母百花大教堂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它独特的穹顶了。饱满,充盈着张力的穹顶直指天际,白色拱肋在红砖上画出了八条完美的弧线,最终聚拢在天窗采光亭上。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这个穹顶曾一度是佛罗伦萨人的耻辱。
虽然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要修建一个巨大的穹顶,但是当八边形的歌坛建立起来之后,人们才发现空间跨度已达42.2米,在这么大的跨度之下再进行穹顶建设,在当时的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当时的建筑师都极力回避这个问题,将注意力放在教堂的其他部分。于是教堂的建设进入了停滞状态,期间整整100多年都没有人能拿出解决方案,骄傲的佛罗伦萨人快要绝望了。
天才的伯鲁乃列斯基
在这个时候,伯鲁乃列斯基横空出世,用他天才般的想法完美的解决了困扰人们一个世纪的难题。
伯鲁乃列斯基出身工匠行会,是杰出的雕刻家、画家、工艺者和学者,精通机械。在罗马逗留多年,学习拱券技术,测绘古代遗迹,潜心钻研古代建筑。
搭建穹顶的难处有两点。第一,穹顶跨度极大,达42米。当时人们修建穹顶的一般方法是先在基座上铺横木,建起一个临时拱架,用来支撑砖石,直到顶端插入拱顶石,砖石由重力作用下联结在一起之后,才拆除临时拱架。然而穹顶的大小对临时拱架的长度和强度有一定的要求,而且起拱线又离地面很高,承受不来太重的压力。因此一般的方法很难在实现。
第二,支撑穹顶的八角形鼓座不能承受穹顶的侧推力。当时一般的解决方案是使用哥特式建筑的飞扶壁来支撑推力。但这些起突出穹顶效果的纤细墙壁只能承受竖推力,不能承受侧推力。因此这些方法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因此伯鲁乃列斯基想出了两个解决方法:一,穹顶轮廓采用双壳结构。二,用骨架券结构,将穹顶分为内外两层。
双壳结构,即我们看到的拱形壳内还包着一个拱形结构,而两层拱中间则是空心的,形成夹层,这一设计较一个实心的“大壳”比起来更加轻盈,大大减轻了穹顶的重量。两层之间的空隙宽1.5米左右,内设阶梯供攀登和维修。
伯鲁乃列斯基用白色石料在八个角上砌了肋架券、在顶上用来一个八边形的环收束。又在每一边砌了两个稍小的次券。在相邻的两个券之间各砌了九道平券,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在副架券之间,砌筑了“蹼”,下部用石头,上部用砖头,表面全用红砖覆盖。“蹼”并没承重,而是把重量都压在了券之上。八条肋架券点缀的红墙上,在视觉上加强了穹顶的整体性和力量,同时将采光亭、穹顶和鼓座等结构连接起来,构图更为严谨。同时采光亭因为自己的重力作用,和尖供的作用力相互抵消,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采光亭更是设计的点睛之笔,借助巧妙的古典式飞扶壁,将圆顶的八个肋拱和天窗的各个角联结在一起。每个飞扶壁顶上,都有一个反旋的古典式斗拱。尖塔是外观呈波浪形的圆锥形角塔,顶上立着一个在宝球之上的十字架。
一个世纪之后,米开朗琪罗在设计圣彼得大教堂穹顶时,自认比不过伯鲁乃列斯基的设计:“我会造一个相仿的圆顶,比他的大,却不能比他的美”
虽然穹顶是大教堂的一绝,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了其在细节上的特点。当时的教会强调苦修,禁止享乐,因此教堂大多采用粗糙的材料装饰外部,巧妙精细的大理石往往被视为奢饰材料。而大教堂的外部却使用了大理石为主体,与同样以大理石的乔托钟楼相辅相成。除此之外,大教堂的外墙上采用了很多罗马风格的装饰:拱券、柱式和圆形窗。
此外,大教堂在窗户上将五层递进式的圆窗作为大的采光窗,采用哥特式的船形窗作为小窗廓的基本元素。完美地结合了古罗马的材料和装饰、拜占庭的外部组成艺术以及哥特式细节造型艺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这一切都能反映向古典文化学习以及反对教会思想束缚的文艺复兴时期精神。
圣母百花大教堂的意义
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的意义不但在造型和结构上有巨大的创新,而且还在于突破了教会的禁忌。在此之前,集中式型制被认为是异教徒使用的,为教会所禁止。穹顶的修建被视为人们突破教会精神束缚的表示。其次,罗马和拜占庭的穹顶在外观上都是半漏的,不会将其作为外形的重要表示,而这次用鼓楼将穹顶全部表现出来,在欧洲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客观地来说,圣母百花大教堂并不是一个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而是多种建筑技术的综合体。主教堂的结构和轮廓参照了拜占庭的建筑形式,同时在造型和细节方面带有明显的哥特风格,甚至还利用了很多古罗马的建筑元素。但这种将百家技艺融为一体的设计思想,正是文艺复兴思想的体现。教堂象征着对人性的肯定,对古典艺术的复兴。圣母百花大教堂屹立在城市的中轴线上,犹如一道高举的火炬,象征着文艺复兴的第一缕阳光,同时也是建筑史上的一大步。
本文首发于十五言
资料来源:
《外国建设史》,《外国古建设二十讲》——陈志华
《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马月兰
《建筑灵魂的升华》——张楠、朱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