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经常推着小儿出来转转玩玩,在小区里也会碰到其他娃娃,大人凑在一起总喜欢交流孩子的成长情况。看着对方的孩子,一般会先问几个月了,夸夸人家娃娃长得好长得白个头不小之类的,再说自家的多大了,彼此交流娃娃都会什么了,添辅食了没有,都吃什么好……
几番下来,我发现了一个大多存在的情况,二胎娃娃普遍比头胎发育慢些,“三翻六坐八爬”不再适用,六翻八坐十爬爬的反而不少。虽然我在朋友圈里也见到一个朋友的二胎娃娃三四个月就会翻身了,五六个月就会爬了,但感觉这是个例,不常见。小区里抱二胎娃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姥爷姥娘的,我碰到的人里有不少这么说,感觉这老二不像老大当年学东西快了。
我本想对此认同的,后来回家反省了一下自己带小儿的模式与带大儿时的模式,感觉娃娃的发育进展快慢还是取决于大人。
我生大儿时,大家都还住在一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全部身心基本上都放在孩子身上了,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也比较多,起码大家轮流陪伴下来,除了孩子睡觉的时间,其余没有空档。在引导孩子翻身、爬行这些事上,也都会乐此不疲地去做。
而有二娃后,无论跟不跟老人一起住,我们带娃的心态多半有了变化,觉得反正有经验了,做起来熟门熟路了,可能一切就更顺其自然一些。就像网上流传着的那句话说的:“头胎照书养,二胎当猪养。”
单从我怀孕时期就看出来了,头胎孕期前后吃叶酸吃DHA喝妈妈奶粉吃鱼等各种补,还不敢吃辣椒;二胎时想吃啥吃啥,不是太注意忌口,辣椒也是想吃就吃,本就不喜欢喝奶粉的我这次也没再喝妈妈奶粉。生下来后也就月子里母亲在这里帮着做做饭,等她回老家之后,白天的时间爱人上班大儿上学,基本上就是我和小儿在家。我尽量在他睡着时做家事,但随着他一天天长大,白天睡觉越来越少。大部分时间需要陪同他,我渐渐地也做不到时时刻刻陪着他玩耍说话了,有些事没处理完,我便把他放在有围栏的小床上,或者放在书房有围栏的地铺上,给他几个玩具自己玩着,我继续忙我的。
小儿的身体变化明显比当年的大儿要晚一些。大儿是三翻六坐八爬的典范表现,出牙也早些。小儿到六个月才学会完整翻身,到现在七个半月了,才萌出下面两颗牙齿,而且还坐不稳,放到床上不喜欢躺着,总一骨碌翻过来趴着。有时两手撑着上半身要立起来的样子,两腿经常往后蹬着空气,颇像游泳姿势,但却没有助力能让身体往前爬行。周围有东西吸引住他,他会以肚子为中心转圈挪移,或者利用连续翻滚的方式,去摸到他想要拿的东西。我用手在后面托着他的小脚他才会往前拱几下。
如果说有一点特殊的话,就是大儿是在六七个月时才会喊妈妈的,小儿却早在三个多月时就会发出“姆妈”,到四个月发出连续的“妈妈妈妈”,再到五六个月时清晰明白呼唤我“妈妈”,可以说这是他早于他哥哥的地方。这或许也跟白天家里只有我们娘俩相处有关,而且我在任何时候跟他说话都是在重复妈妈怎么样妈妈在做什么我是妈妈你是凡凡这之类的话。或许正因如此,他才能早早地就会喊妈妈了吧。
在添辅食方面也有不同。在大儿四个月时单位因人手短缺就召我回去上班了,婆婆也开始给大儿添辅食。前些年育儿手册上也写四个月后可以添辅食。但这几年改成了六个月,说四个月的孩子肠胃发育还不完全。我曾经在小儿四个多月时尝试喂过他两口牛油果,结果第二天开启了拉肚子模式,持续了十来天,每天几次。后来不敢再给尝试任何食物了,直到六个半月才开始给他添辅食。小儿发育进展不如大儿快,也或许跟添饭早晚有关系。
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孩子看到妈妈时那立时绽开的笑脸,那兴奋地蹬动的小腿,跟妈妈互动时发出的笑声、尖叫声、喃喃学话声……
虽然以前犹豫过要不要二胎,怕自己的不惑之年很辛苦;但真正面对这个小生命之后,之前所有的担心顾虑都不是事了,每日都有惊喜。
爱人虽然跟小儿相处时间不多,每日早出晚归的;但早上总会过来抱抱他,去上班前也要亲亲我们娘俩再走。大儿也有样学样,排在爱人身后等着跟他弟弟吻别,也要我亲亲他,他才会下楼。晚上回来大儿也总想去逗弄他弟弟。只要小儿还没睡,爱人都会抱着他给他唱歌听,小儿在爱人怀抱里经常就甜甜地睡着啦。
抱着小儿爱不释手的爱人有时一想到正处于三年级小叛逆的大儿,便觉得小儿这个时期的可爱将来会一去不复返,便开玩笑地说真希望时光就停留在这一刻,小儿若永远长不大就好了。这当然是不行的,做为母亲,我还是希望他快快长大;虽然孩子成人后我们想陪伴也陪伴不了,到时就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生活去闯荡了。
我想到昨天一位朋友打电话问高中招生的事的时候,问起她孩子报哪个校区,她说想让孩子继续在身边看着高中三年,不想让孩子住校,哪怕就在学校旁边租房子。还说等孩子考上大学离家远行了,想陪都陪不了;现在能多陪一年是一年,能多陪一天是一天。听了后我深有感触。
现在的我,更应该珍惜两个儿子在身边的日子了。无论大儿小儿,无论他们成长进步是快还是慢,都是我的心头肉。无论大儿期末能否考双百考三百(多了一门英语),平时多淘气多能玩,他都是我的孩子;无论小儿多晚学会爬行,何时学会走路,他都是我的孩子。我看着好就行了。
从容走,慢慢来,不着急。珍惜当下的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