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每天一篇文章的第95篇。
花了好几天写水池模型,今天需要总结概括一下。
实际上我们任何的生意归根到底是资金的使用,买卖买卖,买是付出资金,卖是得到资金,得到的比付出的多,并且能持续,那多出来的资金就是留存,自由使用。
这就是水池模型的根源,我们把复杂事情简单化归类了而已。我还是把这个重要公式列出来:
A(进水量)〉B(出水量)
有一些重要观点今天讲讲:
水池的留存水量不代表利润和亏损。
有些人理解成盈利和亏损,这就非常偏差了,昨天的文章说了亏损情况下水池如何留存了水量,也有盈利很好的情况下,公司倒闭的情况。因为很可能出水量突然大了,但进水量却没跟上,水池就干涸了。
2017年,万达危机,为什么是危机呢?万达商业一年利润几百亿,去年金融机构不给他贷款(进水口关闭了一个),从香港私有化后有一个巨大的出水量承诺,2018年到期(出水口多了一个),造成一家利润良好的公司出现干涸危机,后来就看到变卖资产增加进水量的挽救危局。
(相关报道各新闻网站都有,百度搜“2017年 万达危机”。)
这在很多零售型公司很典型,为什么呢?因为零售型公司需要备库存,库存是预先买回来的货,是预先出水口出水,如果市场发生变化,收入没同比例放大,比如突然某季产品卖不动造成收入增长不够,水池就会干涸。这时候如果股东融不到资补充,公司就倒闭危险。
所以,做产品零售的公司,风险控制大部分其实是在控制库存上。这是命脉!
当然,利润是增加水池留存的充分条件,有它,水池留存水量更好积累。但是呢,如果你永远能让进水量大于出水量,那你亏损也没关系,只是这样的项目凤毛麟角。
快快收钱,慢慢付钱!
无论做什么项目,这都是原则,除非我们快付钱能确保更快进钱。这句话是让进水速度快,出水速度慢,留存可能性提升。
我们可以把我们自己的项目做一次分类。进水的部分,哪些动作会让进水产生,除了收入,我想押金,定金,会员费,预付款等等这些进水量项目都可以考虑。
同样,出水的部分做结构化分类,付钱项目哪些可以延缓付出资金,我前面有很多文章谈的一些方案归根结底就在说这个,比如柔性供应链就是一个系统解决方案,库存变少了,或者等量库存的价值变低了,比如供应商帐期,生产资料月结等等等等。
水流中断是场灾难!
水池的留存必须是要水流在流动,一旦业务中断或停止,整个水池就有崩塌的危险。
这怎么理解呢?很简单,假设你和供应商月结,理论上你是先买了他的货回了资金收入再付他上个月的货款,你留存了其中的差额,这实际上相当于水池里除了你的价差还有供应商一个月的货款,因为持续流动它都在里面,万一水流停止,是需要还给供应商的,这很可能就是水池干涸的根源。一般不到非常情况,供应商不会来要这个留存,他们也知道客户的水池干了,他可能属于他的部分就彻底没了,只要水流在流动,他才有希望。
如果你在使用自由现金流做别的用途,你最好管理好你的供应商预期!
像乐视那种情况,我认为其实是给雷军一条朋友圈压死的。雷老板说某个友商欠了多少多少钱,结果大家都找乐视要钱,银行,供应商,服务机构等等各出水口都找乐视要钱,造成挤兑。当然,乐视的倒掉并不只这一个因素,但给根结底是现金流管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