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会想起以前青春期的时候,周末或者暑假的下午在家午睡,
那种睡了三四个小时依然觉得没有睡饱,还想再睡一会儿,结果又是两个小时的感觉非常清晰,
但我那时候好胜心太强,总觉得别的同学会趁我在午睡的这小会儿时间学习,
所以总是强睁眼睛摸到书桌前。
而我现在已经很难有那样的感受了,如果半个小时左右还没醒过来,在梦里总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即使睡醒,也容易头昏脑涨,一直到晚上睡觉,还是觉得不清醒,
这当然是一种不太愉快的体验,
但是十四五岁的时候并不会觉得“午睡能睡得不想醒来”是一种短暂的幸福能力。
我在大学时候上网,看到过这样的言论:大意是这个世界是操蛋的,二十出头的男孩拥有最好的精力,却和女朋友找不到像样的场所一起完成生命的大和谐,而等到人到中年拥有足够好的物质时,却没有了精力。
我当时觉得说这话的人故作惊人之语。现在虽然依然不喜欢他用这样的表达方式,但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体验确是千真万确的。
但我们是很难准确地预测到哪种能力是消逝最快的。
当然会有过来人的经验之谈,但当下的我们怎么可能相信自己到四五十的时候会内分泌紊乱唠唠叨叨不停,明明现在就是可爱的美少女啊。即使有更年期这回事,那也是别的大妈,不可能是我。
因为我们以往的经历里并没有出现过这样不可挽回的人生体验,人生不会这样的,我们都很乐观。
所以,我们也常常不重视现下的舒适体验,“现在辛苦一点,以后再慢慢享受嘛”“年轻人就是要吃苦啊”
但是受苦太多人往往会把美好想得过于美好,觉得存在那种一直很甜的生活,就像现在的生活一直很苦一样,
其实那种只有好没有坏的生活根本是不存在的,也许会有不像现在这么坏的生活,但到时候它一定会出现其他的坏。
所以只有在坏的时候,抓住出现的那一点好,才算是拥有了真的好。
因此,用以往的经验预测分析未来成了最大的短视。把苦吃在前头,把好留在后面,也是另一种幼稚和短视。
虽然我们喜欢那样做。有时候也不得不这样做,因为我们是很难想象未来自己的样子的。
我们都会说,早知道结果是这样,我就怎么怎么样……但生活妙就妙在我们永远不可能早知道。
尽管这也一种用经验预测未来的蠢做法,但我还是决定,如果下次遇到“还想再睡一个小时”的时候,就不要再克制了,管它是要迟到还是要扣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