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读《中庸》第十五章上篇,孔子感叹鬼神功德的力量。问题是,孔子信鬼神吗?
现存孔子著作主要是一部《论语》,其中出现过关于鬼神的论述三次,分别是敬鬼神,事鬼神和孝鬼神。
第一句,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虽然我内心是敬畏鬼神的,但我并不去迷信,并不去供奉,也就是说,孔子没有宗教信仰,或者说他根本上是不信鬼神学说的。可以说,孔子对鬼神的“敬”,指的是在祭祀仪式上的虔诚庄重,而不是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事事都要把鬼神请出来,占卜一下,祷告一下,乞求鬼神来帮助自己。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始终坚信人力,而不信鬼神之力。那么,为什么还要对鬼神“远之”呢?
因为孔子担心,“近之则不逊”,凡人与鬼神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对鬼神的虔诚和敬畏。周朝是奴隶制度,等级社会,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是有严格的隔离限制的,就好比如今的印度,依旧保持着种族隔离制度,有高贵人种,也有卑贱人种,不同人种之间不允许通婚,不允许同时乘坐同一辆交通工具,不允许同时裸身洗浴,目的就是为了保持高尚人种的神秘感,通过各种人为限制的仪式感,增加人种之间的敬畏。
第二句,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鬼神之说都是人们对生死现象无法解释的幻想,生之为人,死之为鬼,如果祖宗先人在活着的时候,你没有好好孝敬,又怎能在他死后去恭敬缅怀呢?先把活人的事情处理好,父母在世的时候好好孝敬,比等他死后烧一万柱香都来得实在。
以孔子所处的历史时代,说孔子是个彻底的无神论者,显然是有失偏颇的。比如孔子曾经担任主持祭祀的官员,祭祀天地,也是将天与地作为一种鬼神形式的存在来看待的。但孔子更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倡导的是“活在当下”,无论是管理社会还是治理国家,当务之急都是解决好活人的问题。把活人的问题,矛盾处理好解决好了,才能更好地解决鬼神问题。
第三句,孔子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教育弟子从来不讨论偏邪的,暴力的,犯上作乱的和鬼神的话题。
那么,孔子在《中庸》里谈鬼神的功德,目的何在?我认为,所谓的鬼神论,在孔子眼里是一种工具,一种由限制思想进而达到规范行为的工具。
宣扬有神论,目的不是做科学研究,论证一下到底有没有鬼神的存在,而是通过对鬼神的信奉,祭祀,崇拜等等仪式,要人们相信在社会活动中,除了人力约束之外,还有一种鬼神的监督存在,那么在人为约束机制缺失的情况下,人们怀着对无形而又无处不在的鬼神的敬畏,就会自觉地约束行为,不做犯上作乱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