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樨,又名桂花。
之所以被称为木樨,是因为它是木犀科木樨属。我不知木樨一词来源于何处,只知,从唐宋时期就被广泛应用了,从唐宋的许多写木樨的诗词中便可见一斑。
木樨与我,有着深深的羁绊。
我是北方人,十八岁以前,只知桂花糕、桂花蜜、桂花酒,都是些关于食物的记忆。曾经在我的认知里,只知道它是一种南方植物,北方是少有的,至少它不存在于我儿时乃至少年的记忆中。
直达后来,因缘际会,去一个南方的小城念书,才对木樨有了具体的认知。
小城所属气候带为亚热带气候,这也是我所不曾领略的风光。
第一次走进母校的大门,就被浓郁香甜的花香所吸引。一开始,我并不知那香味从何而来,只知道,是从未嗅过得,从那时就将这气味铭记心田了。
再后来,要感激于我的专业,我本科学的是风景园林专业,简而言之,就是关于植物,关于设计,关于建筑,关于生态,关于工程。大学的课程《植物学》、《花卉学》、《树木学》使我对各式各样的乔灌草本有了基础的认知,自此便爱上了植物,并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也是从那时得知,这甜香的气味来自于桂花,而桂花的种类也很多,桂花分丹桂、金桂、银桂、月桂等。还有一种四季桂,顾名思义,就是每个两到三个月开一次花,常用作绿篱使用。而我的大学生活,自始至终都有着桂花的陪伴。
在暮色里漫步校园,夏天的炎热还没有散去,南方的小城,空气里湿漉漉的,夏日的水汽夹杂着若隐若现的桂花香,别提有多浪漫惬意了,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这是白居易对木樨的盛赞。曾记得,有年桂花开放时,与好友相约,一起去摘桂花,便每人拿着小袋欣然前往。桂花叶表光滑,花呈淡黄色,花与叶同生着,稀稀疏疏,就像散落在树叶间的小星星。那天,我们的战果也颇丰,那些被我们采摘的细小的花朵,有的做成干花用作香包,有的用来泡水喝,不得不提的是,蜂蜜与桂花真的是很好的伴侣,蜂蜜的甜与桂花的香气相得益彰。
有一年,学校组织专业认知实习,我们去了苏州,苏州的美景,美食让我们乐不思蜀。在那里知道了桂花糯米藕,这种遍布杭州大街小巷的甜品,深受妇孺的喜爱。由于我们一家对甜食都青睐有加,这道甜品也成为我们家的活招牌了,当然这也是后来我学会的。
或许是出于一个吃货的心理,每次进行植物配置时,我都会将桂花作为骨干植物种植,没想到我的专业老师也深表认同,以至于我的植物配置设计竟以高分取胜。内心窃喜,难道老师也是吃货,当然这也是我的主观臆测了。
只是有些遗憾的事,离开了树体,桂花的香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慢慢的散了,淡了。
早年间,听李健,他深情唱到,漫漫长路,起伏不能由我,人海中漂泊尝尽人情淡薄,人随风过,自在花开花又落。一城风絮,满腹相思也都沉默着,唯有桂花香,暗暗飘过。
而如今的我再回母校,往昔的知己好友也都各自散落天涯,也只得感叹尘缘如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