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年读书计划第11本书。
本应该在4月23日读完的书,但是各种原因,一拖在拖,直到今天才完成,实在是觉得不太好。没想到我群里的小伙伴最近事情也多,4月的读书计划大多数人都未完成。群主还送了我一本《掌控》,真是觉得不好意思。下次还是得提前读完。事情再多,读书的时间也还是可以挤出来的,哪怕只是记了个皮毛,也比一无所知要好得多。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生于1870年2月7日,逝于1937年5月28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阿德勒以“自卑情结”为中心思想,创立了“个体心理学”,并成为这个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出于自卑感以及对自卑的克服与超越。本书共12章,由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2017年8月第1版,共208页,纸质一般,综评四星。建议父母、教师可以读一下。读完此书,细想下来,我原来老师应该也没几个正儿八经地去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所以导致我大学前的校园生活还是相对比较不安分的。但家庭教育确实影响我很深,感谢自由宽松的成长环境,让我相对独立、自由。父母和教师这两种职业,真的应该在上岗前好好培养认证下。
第一章 生活的意义
人类生活在具有意义的世界之中。我们并不是单纯地体验环境,而是以它们对人类的意义去评判。如果有人排除事物的意义而只去关注环境,就会孤立自己,脱离同类,其一切所为于己于人皆无益处。总之,人的存在无法脱离生活的现实,自我封闭毫无意义。我们体验世界,必先赋予其意义,而不仅体验现实本身。
人生都要面对三大纽带:
第一个纽带:我们只能生活在地球的表面,别无选择。
第二个纽带:我们每个人都与他人相互关联,任何人都不是人类家族中的唯一成员。
第三个纽带是:人类有男有女。
这三个纽带又引申出三个问题:第一,怎样在地球自然环境的限制下求得生存;第二,在茫茫人海中,应该怎样给自己定位,以及相互协作、发展共赢;第三,如何进行自我发展,适应“两种性别”和人类的延续和发展依赖于两性关系的事实。
个体心理学发现人类的所有问题都可归于三类:职业、交际和两性问题。人们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回应精确地揭示了每个人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个体心理学认为自我意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真正的意义是从与他人交往中体现出来的。如果一个人不明白自己的成功是建立在为他人做贡献的基础之上,那么错误就难以避免。所有真正“人生意义”的标志是具有普遍性的,即可以与他人共享,并且绝大多数人可以接受。人生的意义即“对整体做出贡献”。在于贡献、关爱和合作。
每个人的经历并不能决定人生的成败,这是个体心理学与决定论的不同之处。一个人的经历不能决定其一生的命运,但会对命运造成影响。然而,成年人中的失败者,大部分都是因为在童年时期就未对人生的定义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一直受此影响,其中包括那些在婴幼儿时期患病或存有缺陷的孩子。家长对孩子过于宠爱也是导致孩子对人生意义曲解的一大因素。受人冷落的儿童是第三种“问题儿童”。实际上,任何经验都无法与依赖感相提并论。母亲最初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一出生就感受到对自己的依赖。继而,她可以帮助孩子将这种感觉的范围扩大,直至周围的所有环境。
儿童早期的记忆对于我们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原因有二:第一,这是他们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最初印象。第二,这是他们主观印象的开始,也是他们人生记录的开始。所以在他们早期的记忆中,我们会发现他们对自己地位的认知:是弱势的或不安全的,还是理想中的强势的、安全的,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他最初的记忆是不是他记忆中的第一件事,或者他记忆中的事是否真的发生过,心理学家克认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记忆对于现在和未来生活的影响有多大。
当我们真正了解了人生的意义,就找到了人性格的钥匙。如果找不到错误的根源,任何治疗方法都不会有效,而唯一可能的有效方法就是培养他们的勇气和乐于合作的精神。
第二章 心灵与身体
个体心理学认为精神和身体只不过是人生中的两种表现形式,它们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人的生命自始至终,精神和身体的合作就在不断地进行着,它们就像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人类的行为由精神所激发,身体的变化由头脑所引导和协助。推到最后,人类的行为无一例外包含某种精神目标。
人在四五岁之前就已经构筑了精神的整体,并在心灵和肉体间建立起了联系。在这一时期,他有着遗传而来的素质和对周围环境的印象,并把这些东西整合在个人的追求之中。在6岁之前,他的人格已经成型。人生的意义,追求的目标,处事的态度,脾气秉性也已形成。这些在日后也许会有变化,前提是他先要摒弃幼年形成的错误思维。人的行为与其认知相辅相成,如果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他的习惯行为就必须与新的认知模式保持一致。
身体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深受心灵的影响,而且可反映出心灵的错误和缺点。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当无法用正确的方法克服困难时,精神上的错误就会体现到行为上。在生命开始的最初四五年之间,腺体本身也会受到精神的影响。腺体的缺陷并不会对行为有强迫性的影响,但是整个外部环境、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大脑的创造性活动,却不断地影响着腺体的成长。每一种情绪都会以一定的程度表现在身体上。而每个人也都会将他的情绪表现在某种可见的形式中。
生活方式是心理学最好的研究题材和研究对象。在个体心理学中,我们考虑的只是精神本身。我们研究的是个人赋予世界和自我的意义,他们的目标、努力的方向,以及他们对生活问题的看法。迄今为止,我们所拥有的了解心理差异的最好方法,就是检验其合作能力的高低。
第三章 自卑感与优越感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希望改善自己的处境。只要一直保持勇气,我们便能以直接、实际和满意的方法改善环境—来使我们摆脱自卑。没有人能长久不变地忍受自卑感,他一定会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
当某个人没有准备好面对某个问题时,他坚信自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时出现的便是自卑情结。由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愤怒、眼泪或道歉都可能是自卑情结的表现。由于自卑感总是造成紧张,所以会利用优越感来补偿自己,但是其目的却不在于解决问题。
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它是人类进步的诱因。人人都有对优越感的追求,它具有唯一性。它取决于个人所认同的人生意义。只要确定了自己的具体目标,个人所有的行为也不会与之背离。个人的习惯和表现也都会完全遵循这一目标。人类对价值和成功的判断,总是以合作为基础,这是我们人类最伟大的共同点。我们对行为、理想、目标和行动的要求,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的合作事业。
第四章 早期的记忆
要想了解一个人并不容易。我们必须对人的整体性格进行了解,从始至终抱有怀疑的态度,直到核心部分昭然若揭。
个人的记忆是所有心理现象中最能揭露其中秘密的。记忆就像日记一样,提醒某人自己的能力范围和环境的意义。记忆绝不会是偶然的,个人选出来记忆的都是他接收到的印象,它们的数量不可胜数,只有对自己的处境有重大关系的才能被回忆起来。因此,他的记忆代表了他的“生活故事”。他反复地用这个故事来警告自己或安慰自己,使自己把精力集中在目标上,并按照过去的经验。准备用屡试不爽的行为方式来应付未来。
早期的记忆是极为重要的。首先,它们揭示了生活方式的形成原因,也是它最简单的表达方式。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出这个孩子与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记忆的准确性并不重要,其最大价值在于,它们代表了个人的判断。
第五章 梦
几乎每个人都做梦,但是了解梦的人却很少。梦是人类心理一种很常见的活动。梦的目的之一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这也表明了个人勇气的不足。只有在毫无压力,真正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之后,我们的睡眠才会不受干扰。而梦是对平静睡眠的一种干扰。由于在梦里不能全盘考虑,问题就会显得容易对付,其解决方案只要求自身做最少努力。梦的目的是支持自身的生活方式,并激发与之相适的情感。如果某个人不想通过常识来解决问题,他可以用梦引发的感觉来坚定自己的态度。梦填满了生活方式和现实问题之间的鸿沟,这样生活方式就无须改变了。
在梦里,我们欺骗着自己。
梦是现实问题和生活方式之间的桥梁,梦的种类千差万别,它表明了当某个人面对困境时,生活方式需要支持的时机。因此,对梦的解读也因人而异。有许多人梦见过考试。有时,他们会很惊讶地发现竟然会这么大年纪还去参加考试,或许是他们很久以前便已经通过的一门科目,现在又考试通过了。对某些人来说,这种梦的意义是:“你还没有准备好对付眼前的问题。”对另一些人,也许会是这样:“以前也许你通过了,但是你必须接受眼前的考验。”一件事情的象征意义对每个人来说绝不相同。关于梦,我们必须首先考虑的是它带给我们的情绪,以及它和整个生活方式的关系。
第六章 家庭的影响
母亲的技能深刻地影响了孩子的全部潜能。这里的技能指的是与孩子的合作能力以及吸引孩子的能力。母亲所处的环境就是她的孩子、她的丈夫,以及围绕着她的整个生活。这三种联系必须给予相等的关注,她必须凭借常识,冷静地面对这三者。如果母亲只想如何使孩子关注自己,那么以后孩子对与外人接触的事情都很反感。他会一直依赖母亲,如果谁想从他母亲那里得到关爱,就会成为他的敌人。所有被宠坏的孩子都会害怕某些东西,他们利用他们的恐惧来吸引注意,结果恐惧就成了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与别人交往的首次经历来自父母,如果他们之间的合作并不融洽,孩子就不能学会合作。婚姻是一种合作关系,没有地位高低之分。在家庭生活中不应该独断专行。如果某个成员的地位远远高于他人,将是一件很悲哀的事。在家庭中不应该有统治者,每一种不平等的感觉都应该设法避免。
怎样创造和谐幸福的家庭?丈夫首先要做的就是爱自己的妻子。夫妻双方认为他们的共同幸福高于个人利益。不要在孩子面前夫妻的爱表现得太露骨。不要过分强调金钱,或者把它作为争执的话题。在孩子的教育上通力合作。不应该对某一个孩子有特殊的偏爱。成长中的问题,大多都是由家庭的对抗和合作精神的缺乏引起的。
第七章 学校的影响
学校教师的工作就是发现孩子遇到的困难,并纠正父母的错误。如果老师想要吸引孩子的注意,他必须先了解这个孩子以前的兴趣是什么,并设法使他相信,他在各种兴趣上都能获得成功。当孩子对某一方面有自信时,再在其他方面给他刺激就会容易得多。教授课程最好的方法就是和生活保持一致,使孩子们能够看出其教学目标和他们所学的价值。在教育中造成最大困难的,并不是孩子自身的智力高低,而是他认为与生俱来的各种缺陷。
认为遗传可以制约人的发展,是最大的教育错误。兴趣是影响智力发展的最大因素,影响兴趣的因素主要源自挫折和对失败的恐惧。假如老师相信能力发展是受局限的,那么他便无法成功地打开孩子为自己戴上的枷锁。假如在几年内,学生们都能跟随同一个老师,那么对他们的帮助会是很大的。孩子们性格迥异,并不主张把他们塑造成固定的类型或统一的模式,只是希望阻止他们走向失败和困难。
第八章 青春期
几乎对每个孩子而言,青春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他必须证明自己已经不是个孩子了。我们也许可以设法让他相信,这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就能消除许多紧张的气氛。假如他觉得一定要证明它,他就会过分强调自己的立场。青春期的许多行为都是各种期望的表现:人格独立、人人平等、男子气概或女性气质等。这些表现取决于儿童对成长意义的理解。
大多数孩子到了青春期都会享有较多的自由和独立,父母不再觉得他们有权时时监督孩子。如果父母想再继续监督孩子,他必定会更努力地摆脱控制。父母越想证明他还是个孩子,他的反抗就会越激烈。这种斗争会形成对抗的态度,结果便构成“青春叛逆”的典型场景。
如果孩子还没有准备好应对成年生活,当遇到交友、爱情和事业的问题时,他们就会变得不知所措。青春期的所有问题,都是由于对生活的三大问题缺乏训练和准备造成的。青春期是一段隐秘的特殊时期。在这一阶段,人的发展阶段被赋予了高度的私人意义,变化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如果这个孩子已经知道了自己与他人互相平等,并了解要奉献社会,尤其是他学会将异性看作是平等的伙伴。那么,青春期只是给他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开始对成年人的生活问题做出独立而有创造性的解答。如果他的认知能力比别人低,如果他对环境抱有错误的看法,就好像他没有准备好享受青春期的自由。那么就很容易适应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生活。但是一旦获得自由,他就不知所措了。
第九章 犯罪及其预防
个体心理学认为犯罪分子不顾及他人,他的合作限于很低的程度,当他不能解决问题时,就会超出限度。当超过这个度时,他就会犯罪。研究罪犯如何解决那些必须面对却又无法解决的生活问题是很有趣的。最终,我们的生活中好像除了社会问题之外,便没有问题了。只有我们关爱他人,这些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把生活的问题分成三大类。
第一类是和他人关系的问题,也就是友谊问题。第二类的问题包括与职业相关的各种问题。第三类囊括了所有的爱情问题。
在目前的情况下,社会是绝对无法与犯罪完全隔离的。在每个犯罪案件中,我们都能看到追求着虚幻的自我优越感,并且对人冷漠、不肯合作。找出罪犯在童年的认知错误,是我们唯一的补救方法。只有认识到了环境对罪犯观念的影响,我们才能真正让他参与合作。容易遇到特殊问题的儿童有三类:第一类是身体有缺陷的儿童,第二类是被宠坏儿童,第三类是受到忽视的儿童。我们该做的就是要让他们学会合作,对他们进行教育与帮助。
第十章 职业
人类学会了合作,所以才有了劳动分工的伟大发现。有些人试图逃避职业问题,他们不愿意工作,却总是恳求别人的帮助。他们依靠别人的劳动生存,自己却无所事事。这是被宠坏孩子的典型生活方式。母亲是第一个影响子女职业发展兴趣的人。训练的第二个步骤是由学校执行的。如果一个人童年时就知道将来喜欢从事什么职业,那么他的发展就简单多了。
第十一章 人与同伴
互相交往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活动。正是对同类的兴趣促使了人类不断进步。与同伴之间的合作是在学校和家庭中训练出来的。父母必须关系融洽,并且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样他们的孩子才会觉得在家庭之外,也有值得信赖的人。在学校里,应该使孩子觉得自己既是班里的一份子,又是其他同学的朋友,并能够充分信任他们。这样,他才能积蓄勇气,沉着冷静地处理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的办法。
第十二章 爱情和婚姻
爱情是属于两个人的任务。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真心付出,情真意切是婚姻的内在要求,任何人都不能动摇这个基础或者想法逃避。但是婚姻总会有破裂的可能。不幸的是,我们并不能阻止他的发生。但是,只要把它当作一项必须完成的社会任务就很容易避免了。然后,我们就千方百计地来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