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我是这样理解的,人的性格有大部分是由基因决定的,基本固定,三岁时候所显现的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
到了七岁,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基本成型,这时候,我们的人生态度会结合自己的天性与认知形成独有的体系,即使日后随着渐渐长大会有些许调整,但大方向不会改变了。
如果我们想深入了解一个人,就要了解TA对小时候的记忆,因为那个阶段发生的事情塑造了今天的TA。
《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中是这样写的,
早期的记忆是极为重要的。首先,他们显示出了形成人生态度的原因以及其最简单的表达方式。
对于小时候的记忆,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一个是那时候的家,那是一个院子,坐北朝南的两座房子相连,东边的爷爷奶奶住,西边的我们一家四口住。房子北面有一小条菜地,南面是个大空场。爸爸养过一段时间的小汽车,回来就停在空场上。
东厢是个下屋,放着煤坯之类的杂物,我们有时候捉迷藏会藏在里面。下屋南边搭了一个狗窝,里面有一只身高1米左右的大笨狗。这狗性情温顺,我经常搂着它脖子跟它一起窝在狗窝里。
正屋前面还有一个狗窝,是两层的,上面住了几只鸡,下面住了一只小土狗。这只狗虽然体型小,但是脸酸,凶猛,拴了链子,负责看家护院。那几只鸡白天放出来溜达,每天晚上爷爷会挨个抓回去。
东厢有一个废弃的小客车车厢,里面空着。有时候我会进去呆一会。
院子四周种满了树,杨树和榆树。榆树钱成熟的时候,我就爬上去撸着吃,很甜。榆树很容易生毛毛虫,我喜欢抓几条虫子放蚂蚁洞口,然后过几天再去看,毛毛虫只剩了一张皮……
我还曾经用塑料布和铁丝做个棚子放在蚂蚁洞口,想给它们挡雨……
我的这段最深刻的记忆中,没有什么人,那阵子爷爷对我最好,所以我记得。后来我长大了,爷爷宠爱的对象变成了老叔家的小妹妹。
我还常常回忆起搂着那只大狗的温暖感觉。或许,我不喜欢跟人接触的根源真的就在童年记忆中。我记忆中的院子基本没有人出入,或者说,我不愿意把人放进来。
另外一段深刻的记忆,是围绕着一个人,那是我表哥。我们有几个表亲年龄相仿,一起长大,这个表哥对我很照顾,我特别喜欢他,喜欢跟他在一起。
有一次他骑自行车带着我从姥姥家到他家,要骑很远,我在后座搂着他的腰,跟他聊天。每次想起来,心里都塞满了温暖。日后一旦遇见这种给我温暖感觉的人,我就无法抗拒的被吸引……
如果不是看到《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我不会意识到我的人生态度真的形成于那么早的时期。我以为经过这许多年的学习与历练,我已经脱胎换骨成为了新的人,然而并没有。原来,这就是所谓的注定。
在人的所有精神世界里,只有记忆可以透露出人的真情。记忆就像他的影子,时时提醒着自身的限制和环境的意义。记忆都不是偶然存在的——每个人都会从他的记忆中找出那些他认为有用的东西进行保存,不管其清晰与否。所以,这些记忆就成了他的“人生故事”。
不过,人真的不能改变了吗?应该不是的。这几天,我就明显感觉到了自己的改变。前提是我必须深入自己的内心,找到导致我出现问题的根源。从内而外的改变,才是彻底而持久的。
人的记忆和生活方式绝不会背道而驰。随着他人生态度的改变,他的记忆范围也将有所改变。他会记住不同的事情,或者对记忆中的事情作不同的解释。
这是挺有趣的一件事,我等明年这个时候再去回忆以前的事,或许出现在脑海中的就是另外一幅画面。不自觉的有一点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