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美剧《权力的游戏》第六季最后一集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残忍变态的小剥皮最终被自己养大的恶犬生吞活剥了。小剥皮死前一刻还嘴硬,说他家的狗狗绝对不会咬他,结果饿了七天的几条猛犬,下一秒就用行动证明了他的图样图森破。
当然,假如想仅仅用这个故事来说明狗狗是怎么怎么样的,那么就和仅仅用忠犬八公的故事来证明狗狗都是啥样的,一样都是不科学的胡扯。
不过,在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的观察结果表明,狗狗对喂养它的主人确实是比较“忠诚”的——当然,“忠诚”这个带有强烈道德色彩的词用在这里或许并不妥当,但没有更好的词可以替换,就暂且用着吧。
古人对于狗的这一特性,也是观察入微,狗只对喂养它的主人好,其它招牌,在狗狗们面前都不好使。有一个成语叫做“桀犬吠尧”,啥意思呢?就是说大坏蛋桀养的猛犬,看到既是圣贤又是王者的尧,也是照咬不误,“非贵桀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这些不分贤愚善恶乱咬一气的狗狗们,在历史上搞出了不少大新闻,这里聊举一例,简单品评一下。
春秋时期的某一年,执诸侯牛耳的晋国死了国君。这个时候,晋国实际掌握权柄、最有话语权的人物是上大夫赵盾。我觉得这里应该提醒一下,最好不要套用后世权臣的形象去看赵盾,这个时代的人们还没有学会后世的那些蝇营狗苟呢。
废话不多说,回到正题。
晋国死了国君,于是最大的问题就是谁来接班的问题。本来,晋国国君生前立了太子,但太子年龄还小,才四岁,执掌国事的赵盾认为,晋国正是多事之秋,应该从公室成员中选一个已成年、品德好的人来继位。赵盾中意的人选是已故国君的弟弟公子雍。
通过一系列努力,赵盾的目标眼看就要达成,没成想太子的生母、前国君的遗孀穆嬴突然蹦出来横插一脚。她是一位颇有几分头脑的女人。她自然不愿意看到自家儿子的位置被人顶掉,但她知道来硬的肯定不行,所以她就来软的。
那时候,公子雍还在秦国为质,穆嬴趁着他尚未返国的宝贵时间,抱着太子来到朝廷上,嚎啕大哭,并且边哭边说:“先君有什么罪?他的后嗣又有什么罪?舍弃嫡子而到外面寻找国君,你们这么狠心,将把这孩子置于何地?”晋国的大臣们都无言以对。
当然,穆嬴知道,要想保住太子的位置,这一番哭闹还远远不够。于是,散朝后,她又抱着太子来到赵盾家里,向赵盾下跪叩头哭诉:“先君当初用手捧着这个孩子托付给您,对您说:‘这个孩子将来成材,我就敬受您的恩惠;不成材的话,我就死也怨您。’如今国君去世,话语还在耳边,您却要背弃他的嘱托,怎么能这样呐?”这一下子妥妥地刺中了赵盾的软肋。
赵盾是想在历史上留下忠义之名的,穆嬴如此“怼”他,他还真没办法摆脱这个道德困境,于是,他虽然不情愿,也只好变卦把已经进入晋国的公子雍“怼”回秦国去,而拥立太子为国君,此人也就是后来的晋灵公。
没成想,这一改,就改出大新闻来了。
反正,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晋灵公长大后,品性极差,这也怪不得赵盾,又不是他的儿子。
据史载,晋灵公经常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看到别人头破血流惊慌躲避的样子,他连呼过瘾。虽然,晋灵公此时才十六七岁,智商开发慢了一点,不太懂事,但他的做法可不仅仅是熊孩子的调皮捣蛋那么简单,他的那个弹弓,即使不会打死人也能把人打成重伤,所以路人都避之唯恐不及。
晋灵公越来越不把别人性命当回事。有一次,厨师没有把熊掌煮烂,晋灵公一生气,便把厨师杀了,且将厨师的尸体放在筐里,命令宫女们抬着厨师的尸体丢到外边,经过朝堂时那筐里露出的死人的手恰好被赵盾看到。
眼见着立了这么一个不成器的国君,赵盾内心深处是怎么想的呢?这里省略一万字。不过木已成舟,一时之间他也没有办法,只好反复劝谏,给晋灵公念叨下只有一丁点效力的紧箍咒。但这样一来,他在晋灵公心里就越来越讨厌了。
同时,身为晋国执政的赵盾还掌握着军政大权,所以,晋灵公逐渐萌发了一个念头,赶紧把赵盾这家伙除掉,他才能高枕无忧地为所欲为。
他先是派了一位武功高强的武士鉏麑(读作 chú ní)去刺杀赵盾。
没想到,鉏麑乃是血性汉子,刺杀半途而废。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某天天未亮,鉏麑悄无声息地潜入了赵盾的住处,正准备找机会下手,这时他观察到赵盾的卧室门户敞开,居处十分简陋朴素。而赵盾呢,已经穿戴好了礼服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他正坐着闭目养神,同时嘴里念叨着准备劝谏国君的话,可谓极好的刺杀机会也。没成想,鉏麑观察了一会,竟然没有下手就退了出来。第二天,赵盾在门口的槐树前发现了鉏麑的尸体,额头上的伤痕表明是撞死的。
按照太史公的记载,鉏麑临死前还有一番感言:“赵盾这个时候还不忘国事,真是老百姓的靠山;杀害老百姓的靠山,是不忠;不杀却又背弃了国君的命令,那就是失信。左右都不是路,我还是死了算了!”于是鉏麑一头撞死在了赵盾家门前的槐树下。
当然,照理说,鉏麑临死前的话又没有人听到,怎么会被记载下来呢?这里需要解释一下,这个记载最初来自左丘明的《左传》,后来被太史公采用。大学者钱钟书是这样解释这个记载的:“盖非记言也,乃代言也,如后世小说,剧本中之对话独白也。左氏设身处地,依傍性格身份,假之喉舌,想当然耳”。换句话说,是想象,但属于合理的历史想象。
写到这里,我想简单地扯几句题外话。其实,当代比较牛掰的一派史学理论认为,以真实为第一位的历史研究,事实上能够确定的只是一些关键的点,点与点之间需要历史学家运用合理的想象串起来,才能构成完整连贯的叙事,而想象是否合理,正是体现书写者段数高低的分野。太史公自然是超一流的国手,所以,他的带有很强文学色彩的叙事,在后世绝大多数跨入门槛的学者眼里,照样被当作信史。
好了,还是回到本文的故事中来。上文说到,晋灵公的第一个阴谋不但失败,而且暴露了。
于是,晋灵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而且这次他准备放大招了。
第一次刺杀失败,让他认识到,人类这种生物真是太讨厌了,连刺客都有自己的思想,那国君的命令还怎么保证百分之百地被执行啊?所以,杀手锏还是得安排非人类才成!
因此,晋灵公豢养着的大名唤作“敖”的恶狗即将隆重登场了。
不久,晋灵公找了个借口邀请赵盾进宫吃饭喝酒,私下则埋伏好了甲士,同时恶狗“敖”被安排为主攻选手。
由于第一次流产的刺杀,赵盾自然也有了戒心,但国君放下身段相邀,他只好赴宴。
事实证明,晋灵公虽然一肚子坏水,但也确实是个水货,有忠心耿耿的恶狗作主力,都没有刺杀成功。
这样说也许晋灵公会不服气,他要是看过今天的宫斗戏,肯定要学着叫屈:宝宝也没想到啊,宫里的厨师竟然会反水去救赵盾那贱人。
原来,晋灵公的厨师示眯明曾受过赵盾的一饭之恩。几个月前,示眯明曾经差点饿死在一颗树下,恰好被外出打猎的赵盾看到。赵盾给了他一些食物,他只吃了一半,把另一半包了起来。赵盾问他为什么不吃完,示眯明回答:“我已经为人臣隶三年了,不知母亲是否还在人间,愿把剩下的一半留给母亲。”赵盾听了后,就又给了他一些饭、肉。
不久,示眯明凑巧成为了晋灵公的厨师。所以,示眯明十分清楚晋灵公的计划。
宴会开始没多久,示眯明就找机会来到赵盾身旁,对他说:“君王赏赐您酒,只喝三杯就可以了。”言下之意提醒赵盾快走。赵盾其实已经认不得示眯明了,但他本来就有戒心,听了此话赶紧起身,向国君打了招呼就准备离开。
晋灵公当然不乐意,但不知道为啥,他安排的甲士还没有集合好,所以他只好单独把狗先放出来,期望它去成功咬死赵盾。狗果然没有像鉏麑那样掉链子,它才懒得管你赵盾是好人还是坏人,是忠良还是奸邪,气势汹汹地就扑了上来。
这一下彻底伤透了赵盾的心,一边快步往外走,一边使劲摇了摇头,说道:“抛弃人,使用狗,虽然凶猛有什么用呢!”言语之间对晋灵公是彻底绝望了。
果然,恶狗虽然忠心耿耿,但其实是个战五渣,被示眯明徒手杀死。后面追来的士兵也被示眯明阻挡下来了,赵盾才得已逃脱。
逃脱危险后,赵盾问示眯明为什么救自己,示眯明说:“我就是桑树下那个受过你一饭之恩的饿汉呐。”赵盾询问他的姓名,想要赏赐他,但示眯明拱拱手,就转身离开了,从此消失在了群众的汪洋大海中。正所谓“事了拂衣去,不留身与名”。
赵盾虽然对晋灵公彻底死了心,但他也不想与晋灵公为敌,于是开始逃亡。
接下来的剧情就十分简单了。没有赵盾的晋国,自然是一片纷乱。晋灵公以为除掉了赵盾,他就能为所欲为,只能说明他太幼稚了。没有了赵盾的照拂,晋灵公很快就被赵盾的弟弟赵穿起兵杀死了,时年不过十七岁。说到底,都是狗狗惹的祸啊!
于是,全剧终!
所以,历史再一次证明,狗狗们的“忠诚”真不一定是好事!